呂蒙這個人,作戰勇猛,奇襲有謀,出身寒微依靠個人奮鬥獲得上層賞識,作為謀主尚可,但不足以擔當戰略的決策者。
論「內外政策」,他只有內政策,領導同事關係搞得很好;沒有外政策,制定戰略只看地理因素。他的英年早逝,對東吳集團來說,獲得了及時調整戰略的生存機會;對自己來說,是隕落於人生巔峰,避免了日後死於孫權的政治打壓。
呂蒙應該算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或者才華家喻戶曉,而是因為他奇襲荊州,然後殺了關羽。
呂蒙作戰勇猛異常,作為先鋒與黃祖交戰,黃祖派遣精通水戰的都督陳就應戰。呂蒙把他殺個大敗,還親自斬陳就首級。說起來,估計是小兵們把陳就劈倒,剛好呂蒙來到,就手起刀落,把陳就斬首,因為記載僅僅是「親梟就首」,倘若是交手並斬之,應該用「陣斬」才對。黃祖見陳就戰死,嚇得膽戰心驚,馬上棄城而走,但給乘勝追擊的呂蒙軍擒獲。
呂蒙受到孫權重用,其同僚從來不妒忌呂蒙,這一切,是因為呂蒙有才華;但一方面,也是呂蒙的高尚人品。
我認為為人來說,呂蒙宅心仁厚,不計前嫌,忠於孫權,他孝順母親,舉國皆知,還義結同僚,助徐顧等撫育孤兒,宏量不計較與蔡遺、甘寧間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人品還是棒棒的。
軍事上來說,斬殺陳就為孫權打敗黃祖立下重要功勞,南郡之戰,為周瑜獻計謀,大敗曹軍,濡須口之戰屢獻奇計,為孫權奪取皖立下汗馬功勞。計奪三郡,輕鬆打下劉備賴帳的其中三郡,濡須會戰再次擋住了曹操的進攻。背白衣渡江,幫孫權拿下原本屬於孫權的荊州,而且攻心為上,基本上沒有損耗就接管劉備荊州地盤和力量。最後還擒拿關羽。
軍事上來說,呂蒙戰績很優秀。
可惜就是早死了一點。
唐六十四,宋七十二均入列。陳壽說: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貌似宋前對他評價都不低,是不是宋末開始,對呂蒙評價轉變了,從而影響了羅貫中成書。
舉報/反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qh0lG8BxtCz63RLBS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