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離婚了,兩個人剛領結婚證的第二天就果斷離婚。原因是學姐化了個淡妝,婆婆說不正經,而老公卻站在了婆婆那一邊,態度上也認同婆婆,卻認為沒有和婆婆相處好,是學姐的問題,這讓事情更加僵硬,最後分道揚鑣。
學姐的老公我認識,他們當初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一塊吃過飯,他表面給人印象很好,那個男人看起來也還算是靠譜,談吐也不俗,工作穩定,學姐不和他繼續生活,我還挺好奇的。
對於這一段婚姻,學姐倒是沒有什麼遺憾。她說,其實從一開始兩個人剛談的時候還是挺有感覺的,一激動先去扯了結婚證,第二天去見他媽,然後那個男人還很貼心地提醒她:「別擔心,那是我媽,很好相處的,將來你們肯定能夠處好。」
我開玩笑的取笑學姐:「這麼體貼、優秀的男人,你錯過了不會後悔嗎?」沒想到,學姐毫不在乎的搖搖頭:「我當時和你想的一樣,感覺自己真幸運。只可惜呀,他是一個道貌岸然的渣渣男!不!比渣渣男還可恨呀!只不過當時我還不明白,他這句話的潛台詞是:那可是我媽,她很好相處的,如果你們將來相處得不好,都是你的錯,你要改。」
剛到他家坐下來,他媽就明確地說不喜歡化妝的女孩。記得第一次見面,他媽就很挑剔的告訴學姐:女孩子一定要自重,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短褲、短裙,這樣很容易招來壞人的覬覦,對自己影響也不好。
更過分的是,他媽一邊拐彎抹角的質問學姐以前的情感問題,說一個女孩子不要交太多男朋友,這樣的女孩子會被別人看輕,一邊又自顧自地誇他兒子老實本分,有能耐,找一個結婚的對象,一定是乾乾淨淨、本本分分正經人家的姑娘。
化妝、穿短褲、短裙就不正經嗎?
學姐這下忍不下去了。在她的認知里,第一次上門拜別別人,畫個淡妝、注意著裝得體是一種禮儀,更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怎麼到了他媽的嘴裡就成了不正經呢?真是一朵萬年奇葩。
原本兩個人剛扯證,她還指望著這個男人替她應付兩句,可沒想到他不但不制止,反而一臉贊同的對她說:「她是我媽,我媽這麼說有她的道理,也是為了你好,你聽我媽的,准沒錯。」
最後,他還說了一大堆他媽養他不容易,一個人辛辛苦苦地為這個家操心,自從離婚了以後怕她受委屈,也沒有再改嫁,依然堅持一個人帶著他,各種他媽如何如何的經歷艱辛將他培養成才等等。
更可笑的是,他媽也是一臉得意的樣子,兩個人一唱一和的,把學姐給氣的只能笑了,真是一家子的奇葩呀,這個世界只剩下他們這一家子了還是怎麼滴,怎麼就自戀成這個樣子?他現在就這樣義無反顧地站在他媽的那邊,幫著說自己,以後只會變本加厲。當時飯都還沒有吃完,學姐直接果斷的和他說:「走,離婚去,你和你媽過吧!」
「她是我媽,她很好相處的。」
相信無論任何一個風度翩翩的男人說出這句話時,都會讓人心生好感。而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錯,錯就錯在這句話所擺出的高高在上的姿態,滿滿地維護著,毫不遲疑的信任。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能在原本親密的夫妻關係之間插入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婆媳關係已經是世界上最難的一個題,大部分家庭的矛盾都是來源於此。
當然,對婆婆來說,兒媳婦本來就是外人,是來和她搶自己兒子的。所以,婆婆對於兒媳婦的各種刁難、挑剔,這種看起來的不順眼,嘴巴也不把門,有的沒有的都全怪在這個兒媳婦頭上,自己還覺得理所當然。
而對於這個新的家庭成員媳婦來說,只有丈夫這麼一個熟人,如果婆婆之間有一點意見不合或者發生了小的爭執,毋庸置疑她肯定是滿懷希望的得到丈夫支持和理解,讓她在這個孤立無援的新家庭里感受到一點點的溫暖與在乎。如果丈夫毫不疑遲地維護婆婆,那麼她肯定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一個明智的丈夫一般會選擇站在妻子那一方,先維護自己的妻子,然後私底下再去做媽媽的工作,畢竟那是自己的媽媽,溝通起來也會更好。只有這樣一個為雙方都去考慮的丈夫,才值得一個女人全身心的信任和愛他,這也是一個家庭和諧的關鍵。
「她是我媽,她很好相處的。」說這句話的男人,要麼就是自以為是的「直男癌」,要麼就是凡事以他媽為中心的「媽寶男」。
直男癌們往往都是自以為是,他們考慮的一切問題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出發,不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也不會委屈高貴的自己。所以,凡事是他認為對的事情,別人都是輕易不可質疑的。他媽跟他生活了幾十年,很辛苦,而你只是他娶回來孝敬他媽的。更何況你又比她年輕,有知識,素質高。所以,遷就一下她老人家,也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你不是愛他嗎?愛他就要愛屋及烏,像他一樣的去愛他的媽媽,不可以忤逆她,更不可以不尊重她。因為她是我媽,是你的婆婆。
「因為是婆婆」,可是憑什麼?憑什麼媳婦就一定要遷就,就要低頭。就因為她年輕,她是後來者?這種典型的流氓輿論。所以,對於無藥可救的直男癌,一旦發現,姑娘們,有多遠就躲多遠吧!真的是惹不起。
媽寶男這一類人比直男癌更可恨。他們不像直男癌那麼直觀,可以輕易從其言行舉止中看出來。他們通常看起來更是人畜無害,就像毫無殺傷力的小綿羊、乖巧、聽話,不過分的表現自己,更善於偽裝。
但是,當身為妻子的和他媽發生爭執時,他最擅長的就是裝無辜。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從小到大,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是他媽在操辦,幫他拿主意。而且他媽愛他,也沒有理由會害他。所以,他媽一定沒錯,錯的也就只有你了。
因此,在考慮了幾秒鐘後,他就已經做出判斷,把你排除在外,義無反顧地站到了他媽的那一隊伍中。那麼,為了他媽喜歡,你還是趕緊的從了吧。
說白了,媽寶男就是一個沒有脫離奶瓶的「巨嬰」。他們對於是非的判斷,往往比較模糊,通常會取決於一個人的喜好,沒有獨立的人格,甚至逃避,不願意擔當。他們的慣性思維里,往往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面,通常很自私。所以,媽寶男決定不是理想的丈夫人選。
的確,若是沒有這樣的男人存在,應該也會減少一些婆媳關係的爭執吧!因此,姑娘們在聞香識人的同時,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能偏聽偏信,要客觀地做出自己的判斷。別讓根深蒂固的個人偏見,誤導了你做出的錯誤選擇。
婆媳關係最怕的不是兩個人爭吵,而是爭吵的原因不對等,就同兩個人一個說東一個說西,矛盾一輩子也得不到解決。所以才有了那句話,「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有這樣的幸運碰到一個明事理的婆婆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pwg5m8Bgx9BqZZIFT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