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產劇仿佛打開了任督二脈,好劇連連。
僅僅7個月的時間,豆瓣8分以上的劇,就有13部,平均一個月出現2部。
這其中還有9部,評分直接飆升至8.5分以上。
最難得的是,這些爆款劇涵蓋不同題材,並且幾乎在各個類型上,都實現了突破。
今年,打響「第一槍」的,就是最難的科幻劇。
年初,一部《三體》,徹底立住了國產科幻劇新的天花板。
堪稱「摳字眼」的原著還原度,于和偉再度封神的表演,也難怪央視如此力推。
同一時間,一部《狂飆》,又點燃了犯罪題材的濃濃烈火。
比起《征服》那種純犯罪劇,一個販魚小人物的黑化故事,以及正邪長達數十年的明暗交鋒,顯然給觀眾的共鳴感更強。
史詩級熱度下,劇中不少演員「一夜成名」,這部劇也給犯罪劇立下了新的標杆。
懸疑劇里,一部《漫長的季節》,又讓觀眾驚嘆「原來我們國劇已經這麼強」。
典型的東北幽默,時代浪潮下的人物命運起伏,讓這部劇脫離了以往懸疑故事的俗套,嬉笑怒罵,後勁十足。
這還沒結束。
其他的題材里,這種驚喜,也是連連上演。
年代劇有《歡顏》,職場劇有《今日宜加油》,青春劇有《曾少年之小時候》,愛情劇有《愛情而已》,治癒系電視劇有《去有風的地方》。
就連情景喜劇都有《破事精英 第二季》這樣的延續口碑之作。
不過,在這些爆款劇里,唯獨缺少一個題材,就是奇幻劇。
因為《封神第一部》的熱映,「奇幻類型」在這個暑期的電影市場很火。
但到了電視劇領域,奇幻劇已經消沉了很多年。
雖然每年都有各種奇幻劇登場,但看來看去,本質上都是古偶仙俠,故事也大同小異。
不過,最近一部名叫《異人之下》的新劇,卻成了不少人口中的「奇幻劇大爆款」。
熱度很猛。
上線數日,迄今仍占據熱搜榜第一、電視劇熱播榜第一。
但尷尬的是,其實這部劇在播出4集後,就遭遇停播。
啥時候能恢復播出,目前看,仍然是謎。
再看評價,又是熟悉的兩極分化。
喜歡它的人,評價它還原度很高,幾個演員都演得很好。
不喜歡它的人,理由也很多,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感謝下架」。
這到底是怎樣一部劇,罕見地開播後停播,還引發這麼大的爭議?
看完了允許播出的四集,皮哥發現,這部劇,跟以往所有的奇幻劇,確實不太一樣。
01、
漫改打底,懸疑感和代入感並進,是奇幻的全新打開方式
《異人之下》並非全新的故事,它依託的,是一部名為《一人之下》的漫畫。
這部漫畫早就在動漫圈小有名氣,是國漫的頭部IP之一,因其沙雕的風格,大尺度的繪畫手法和腦洞大開的劇情,被無數漫迷喜愛。
改編這樣的作品,是有難度的,因為基本做不到百分百還原,而過度的二次加工,又容易丟失原作的靈魂。
但放出四集後,不少觀眾對這部劇漫改奇幻劇,也放下了戒心,因為它身上,確實有股獨特的氣質。
相較於其他奇幻劇,這種氣質來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是懸疑感。
懸疑感其實是個很重要的東西,而在這一點上,大多數國產奇幻劇,是缺失的。
因為奇幻一般都有一個宏大的故事背景,而背景之上,又有各種設定和架構,無論是修仙還是修道,國產奇幻的起首,都是一段PPT式的世界觀架構介紹。
而這段介紹中,大都會圍繞著幾個我們熟悉的詞語,比如多久前的戰亂、幾個大陸、幾個國家、幾個門派,他們分別有什麼特點,而主人公又生在哪裡……
說實話,這樣的介紹有些千篇一律,不僅沒有記憶點,而且假大空,給觀眾的感覺,就像是同一個模子換了幾個名詞,新意全無。
但《異人之下》,卻並非如此。
它開局並未著力於介紹清楚宏大的世界觀,而是拋出了一個引子:異人。
觀眾獲悉的信息,就是這些人,與普通人不同,但又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中。而異人之間,也有矛盾與紛爭。
核心概念拋出後,背景戛然而止,留下的迴音,便是觀眾的想像。
之後,本劇的操作更為精妙,開局的視角,不是重啟的主角,也不是看不見臉的反派,而是一個山村醉漢。
他喝的酩酊大醉,一路上踉踉蹌蹌往回走,轉角處突然看到一群殭屍模樣的傀儡,在做一件有悖倫理綱常的事:挖墳。
這段鏡頭語言頗有恐怖片的感覺,氛圍塑造恰到好處,順著醉漢的視角,看到傀儡們抬起一具乾屍鬼鬼祟祟跑掉,懸疑感油然而起:
這群傀儡是什麼東西?他們為什麼要挖墳偷屍?他們背後是什麼人在操縱?這和異人又有什麼關係?……
帶著問題往下看,奇幻便被賦予了特別的觀感,觀眾的眼球也就此被吸引。
第二,是代入感。
不比於其他奇幻,多將背景架空,或設置在古代或民國,《異人之下》代入感的最大來源,在於故事發生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
而主人公,是個平平無奇,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他甚至普通到,就連與異人世界產生勾連的方式,都如此屌絲和奇妙。
這個主角,名叫張楚嵐(彭昱暢 飾),他是個略帶一點猥瑣的大學生。
張楚嵐的爺爺名叫張錫林,就是被挖墳的那位。
在張楚嵐的世界裡,爺爺是個奇怪的人,他十分和藹,但又十分神秘。
爺爺從來不跟張楚嵐提及自己父母的事,遮遮掩掩的態度,讓張楚嵐對自己身世甚為好奇。
而張楚嵐生來也有一種奇怪的打架能力,每次打架總能勝出,還能將對方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可每次打贏,張楚嵐都要被爺爺教訓,然後搬家。
就這樣,張楚嵐短短的記憶中,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搬家的路上。
爺爺告訴張楚嵐,遇事要忍。怕他忍不住,爺爺專門做了一個黑色的橡皮筋,讓他戴在手腕上,忍不住就彈自己,疼多了就忍住了。
就這樣長大後,平平無奇的張楚嵐進了平平無奇的大學,成了一個平平無奇的大學生。
一個普通的午後,他突然接到電話:爺爺的屍體被偷走了!
風風火火的張楚嵐坐著大巴趕回村裡的時候,怪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先是一個開著挖掘機的少女憑空出現,並自稱是張楚嵐的姐姐張寶寶,還拿出了一張全家福作為證據。
活了19年憑空多出一個姐姐,這讓張楚嵐摸不著頭腦。
當晚,張楚嵐在墓碑前隔空祭奠爺爺,突然發現旁邊有人拿鏟子挖墳,定睛一看,就是白天的張寶寶。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張寶寶就用一招從天而降的鏟法,將他埋到了坑裡。
張寶寶到底是好是壞,意欲何為,張楚嵐也不知道。
他只看到,自己被埋後,周邊多出了很多殭屍傀儡,而張寶寶,在幾鐵鏟放倒數個殭屍後逃之夭夭,留下他一人被殭屍團團圍住……
在現代都市背景之下,《異人之下》的審美,是指向真實的。尤其以大學生張楚嵐的視角為切入,縱觀整個異人世界,對觀眾來說,也有揭秘的快感,這便是它代入感的來源。
而這種來源,放之於當下鋪天蓋地的架空奇幻劇,反而顯得十分可貴且真誠。
02、
多條故事線並駕齊驅,打鬥場景混而不亂
雖然《異人之下》僅僅放出四集,但在里子和面子上,卻已經做到了當下大多數奇幻劇難以企及的高度。
所謂里子,是故事。
所有好的奇幻,一定是因為有個好故事。在仙俠古偶陷入「愛而不得」的窠臼時,《異人之下》卻開闢出了一條新路。
在都市奇幻的背景下,《異人之下》的故事分三條主線展開。
第一條,是張楚嵐的成長線。
他不經意間得知爺爺屍體被偷,進而被動捲入異人世界的紛爭,從遇到馮寶寶到加入異人世界的管理組織,從偶遇龍滸山道士,到體內潛力被激發,觀眾在跟著張楚嵐的視角,目睹他如何成為人人爭搶的香餑餑。
這條故事線,是《異人之下》的基礎,也是整個故事奇幻魅力的來源。
第二條,是偷屍線。
雖然張楚嵐一直在追查爺爺屍體的下落,但隨著屍體被偷走,異人世界宏大的架構,終於因這一具已經冰冷的屍體,被緩緩展開。
首先出場的是反派,看起來外表柔弱,文質彬彬的呂良,實際是個腹黑之人,他的目的是從張錫林的屍體上殘存的靈魂中,提取出其生前部分記憶。
隨後,湘西趕屍家異人,傀儡師劉妍妍出場,她師承家族,有操控傀儡的能力,而且她操控傀儡的工具,是一個粉色的手柄。
之後,著名的刮骨刀夏禾出場,她的外號,來源於「色是刮骨鋼刀」,而夏禾的超能力,就是勾起人的色慾,這一點就連傀儡也不能免俗。
這些反派,隸屬於一個叫「全性」的組織,觀眾可以將他們理解為異人中的反派。
而正派角色,也隨著屍體的找尋一一登場,比如武當山弟子,超級富二代,奇技之一風后奇門的繼承人王也。
還有龍虎山上的兩大天師,以及管理異人,對外偽裝成快遞公司的「哪都通」,也隨著劇情的鋪陳漸漸展開。
這麼一來,《異人之下》宏大的背景,與故事線開始徐徐同步展開,觀眾也體會到逐漸入戲的奇妙。
第三條,是過去線。
劇情里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甲申之亂」,這是引起異人世界紛爭的源頭。
而所謂的「甲申之亂」,與張楚嵐的爺爺關係很大。跟著張楚嵐對爺爺的回憶,一條屬於過去的故事線,也穿插的劇情中開始了鋪陳。
曾經那場事關親情和正義的大戰,異人江湖上關於奇技的流傳,正反派對力量的嚮往,以及過去關於爺爺張錫林的恩怨情仇,都在過去線中一一呈現。
三條故事線並駕齊驅,被導演梳理得井井有條,看起來也絲毫不覺得亂,反而是疑惑一個個被解開,增加了剝洋蔥一般的解密感。
有了好的里子,面子自然也不能差。
我們所說的面子,其實就是場面,具體到劇中,就是運鏡、調度和拍攝。
舉個例子,有一場看似混亂,實則有趣的群魔混戰,給皮哥留下了深刻印象。
保護張楚嵐的馮寶寶一行,和呂良為首的全性一行,為了爭奪張楚嵐發生了一場大戰。
這場大戰看似「亂」,實則有條不紊。
以張楚嵐的狀態為核心,打鬥設置了很多奇怪且密集的笑點,比如張楚嵐一臉懵得伸手和傀儡玩兒拍手遊戲,
再比如他原本應該掉進正派徐三的懷裡,沒想到被傀儡「截胡」,公主抱走……
除了笑點,還有兇悍,比如馮寶寶,一刀將車子劈成兩半,再比如對方強悍的地鼠,在她手中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直接放在快遞盒子裡打包帶走了。
不同角色的切換和調度,改變了平時打鬥的扁平化運鏡,讓每個角色都有了充足的展現空間,而那些奇奇怪怪的打鬥方式,也讓大家能會心一笑,提升了觀劇的體驗感。
你看,《異人之下》將好的里子和面子結合了起來,這也是它作為奇幻類型真正做到突破的地方。
03、
恰到好處的還原和改編,既吸引老粉,又圈到新粉
作為漫改作品,《異人之下》有拍攝難度。
如果改編過度,老粉必然不滿,如果照搬原漫畫,新觀眾未必能理解。
這就對編劇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過,體現在劇集中,在對還原和改編的尺度把控上,《異人之下》的度,拿捏得也剛剛好。
一方面,它沒有放棄原作的高能名場面。
看過原作《一人之下》的觀眾,應該對馮寶寶拍裸照威脅張楚嵐成為自己「奴隸」的劇情記憶猶新。
這個經典橋段,劇版《異人之下》幾乎做了分鏡式還原。
而在選角上,明顯主創也做了功課,比如王也的選角侯明昊,就很符合觀眾的預期,而他也憑藉一張天然的漫畫臉,成為劇中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
另一方面,它對一些劇情做了影視化改動。
比如廖忠的提早出場,就讓不少觀眾意外。
而在編劇的改動下,無論是傀儡師、龍滸山還是張楚嵐所在的新普開大學,整體的調性都輕鬆了許多。
看過漫畫的觀眾都知道,漫畫中有不少無法呈現的場景,即便在動漫中,也是要打罵的高能存在。
而這部分內容,編劇和導演也做了一定的妥協,這樣的改編不僅方便吸引更多的觀眾,也為之後的國產奇幻劇,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當然《異人之下》也不完美,它也留下了一個無盡的遺憾。
作為網劇,《異人之下》在製作水準上,多少還有些欠缺,一些特效場景顯得很假,像極了網頁遊戲,也因此頻頻被觀眾吐槽。
另外,馮寶寶的飾演者王影璐表演略微呆板,呂良的扮演者少了一些腹黑,而夏禾本應該是個御姐,演員姜珮瑤有點蘿莉感,也稍稍與原著不符。
即便如此,瑕不掩瑜,這些缺點,對期待國產奇幻突破的觀眾來說,尚且可以容忍。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異人之下》官方宣布,由於介質原因,劇延期播出了。
至於延期到什麼時候,沒說,我們也不知道。
好不容易出現這麼一部奇幻劇,卻在放出四集之後沒有了下文,難免讓人遺憾。
國產劇的發展任重道遠,突破性的嘗試是創新的基石,在這一點上,《異人之下》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作為觀眾,皮哥只希望異人之下能早點回歸,給我們欣賞完27集整部劇的機會。
而作為從業者,皮哥也呼籲,能給類型劇更多的嘗試空間,畢竟影視劇的高水平,需要用量變積累質變,需要用創新拓寬邊界,需要用百花齊放,俘獲觀眾的眼球。
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