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上班沒精神?看看是不是踩中這5個誤區

2024-09-28     搜狐愛運動

假期大吃大喝、東奔西跑、熬夜「狂歡」,白天精力消耗大、夜晚睡眠質量下降,所以可能導致身體陷入疲勞的狀態。

於是,不少朋友希望能通過一些方法快速恢復精力,但以下5個方法看似能夠緩解疲勞,實際上可能會讓你越來越累。

01

疲勞恢復的5個誤區

1

喝茶、咖啡、功能飲料

大家通常會在熬夜之後、出席重要場合之前喝茶、咖啡、功能飲料來提神醒腦,但科學尚未證實它們具有恢復疲勞的效果。

不過我們一喝這些飲品,就會感覺疲勞感減輕不少,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飲品中含有不少咖啡因,而咖啡因扮演著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角色,它們只能暫時掩蓋疲勞,讓你保持清醒狀態,實際上無法讓你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如果每次都靠這些飲品來減輕疲勞感,長此以往不僅可能會產生依賴性,而且身體會越來越疲憊。

2

洗溫度過高的熱水澡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洗熱水澡能緩解疲勞」的說法,雖然洗熱水澡讓人覺得很舒服,但實驗表明如果洗澡水溫度過高,反而可能積累更多的疲勞。將洗澡水溫度控制在40°C左右,洗8~15分鐘的半身浴較為合適。

3

疲勞時勉強自己運動

很多人認為,疲勞的時候可以通過運動來放鬆,因為腦內分泌的興奮物質、快感物質會讓人心情變得輕鬆愉快。但勉強自己運動或過度運動,卻可能會加重疲勞。

4

喝酒

在我們的印象中,喝完酒往往會睡得很沉,所以可能誤以為喝酒能助眠。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睡得沉,主要是因為酒精麻痹了我們的自主神經。而且酒精可能會對睡眠後期的結構造成干擾,導致容易出現沒到天亮就醒來的情況,影響睡眠質量。所以,喝酒可能會影響睡眠,導致我們更加疲憊。

5

吃高熱量食物

當你感覺很累的時候,會不會想「放縱一下」,吃些烤肉、炸雞這樣的高熱量食物來緩解一下壓力?然而,消化這些食物容易給內臟造成負擔,加劇身體的疲勞,不如吃些清淡的飯菜,身體會感覺舒服些。

有的朋友可能會疑惑:減輕疲勞感不就是能緩解疲勞了嗎?實際上,減輕疲勞感只是讓你感知不到疲勞,但你的身體依舊是疲憊的。

設想一下,我們在感知不到疲勞的狀態下,是不是傾向於不加節制地去消耗精力呢?不知不覺中,小小的疲勞可能會不斷積壓,長此以往可能會引起激素或代謝異常,免疫力也會下降,疾病就可能找上門來。因此,掌握正確的疲勞恢復方法,才能及時恢復精力,預防長期疲勞可能導致的疾病。

02

如何從疲勞的狀態恢復過來?

01

工作中的「偷懶法」

我們的身體從開始睡覺後的15個小時起,會開始犯困,比如你晚上十一點睡,那麼在第二天的下午兩點就會覺得困,此時腦功能下降,導致工作效率受影響。

因此,我們為大家推薦兩個工作中的小技巧,助你有效休息、避免疲勞累積。

Tips1

寫下待辦事項,把握全局

每天早晨,先將今天要做的任務寫下來,按照優先級進行排列。比如,「今天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優先級最高,而「今天做不完也沒關係的事情」則優先級最低。根據自己當天的身體狀態、疲勞狀況來決定要將哪些任務挪到明天做。

Tips2

工作間隙「有效打盹」

有研究顯示,白天午睡30分鐘以內,人的精力能提高50%以上,而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因為午睡超過30分鐘,人體容易進入深度睡眠期,醒來後可能會覺得更加睏倦,甚至出現頭暈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如果工作環境不適合午睡,你也可以找一個安靜、或者能夠獨處的地方,閉上眼睛小憩5分鐘以上。因為人體從「活動」到「休息」的狀態,也是從交感神經占優勢地位轉變到副交感神經占優勢地位的狀態,這個過程通常要花5分鐘左右,這時你的自主神經就能得到休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e3dd28972bf2e964c5257d4693c8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