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中學PK建功中學,到底誰是「第二名校」?

2023-07-17     住在紹興官號

原標題:元培中學PK建功中學,到底誰是「第二名校」?

1.元培和建功學區房的大罵戰

最近紹興網絡上,關於「學區和升學率」的論戰相當火熱。

爭論聚焦在兩所越城名門——元培中學和建功中學。

論戰起因是一位網友「給紹興準備買學區房家長的一點建議」——如果條件一般,建議上車價格最便宜、實力過得去的建功塔小。其他單學區都不要考慮。

以此為起點,網上「建功派」和「元培派」開始分庭抗禮:

建功派認為:

元培學區房持有成本大於建功,建功9年一轉,元培3年一轉,同樣2萬買入,9年後建功只賣2.2萬就能不虧,而元培需要三次轉手,賣2.5萬才能不虧。

元培派認為:

今年建功考得不如元培本部,建功的師資和生源都邊緣化,買建功本部還不如買建功迪盪校區。

2.為何元培和建功會爆發論戰?

紹興學區「第一名門」是一初龍山。

但「第二名校」的歸屬權,卻一直爭論不下。

往年元培、建功升學率,一直沒拉開大差距,但近年來建功似有趕超之勢,兩校之間,從學校,到家長,甚至中介的暗暗較量,是這輪衝突爆發的前情提要。

元培和建功升學率,到底孰高孰低?

整理部分資料,我們管中窺豹。

6月26日,有網友放出一張越城區中考「700分以上」學生數表格:一初龍山77人(4人區外借考),元培本部27人,建功23人,長城11人,一初鏡湖8人,袍江中學7人。

從這張表格來看,元培略勝建功。

再看一張表格:

元培本部重高錄取302人(共750人),重高升學率約40.27%。建功184人(共575人),重高升學率約32%。

不過兩張表格都非官方發布,且元培數據明顯虛高,很有可能經過後期「加工」。

最後再看兩張表格。

根據網傳建功中學發布的2020-2022年喜報,大概預估建功今年重高率也在33%左右

根據網傳元培中考喜報簡訊,今年元培700分以上36人,上線率4.8%,重高269人。

根據700分以上人數,換算元培本屆共750人,再換算升學率約35.87%。

建功今年喜報沒發,但參照往年重高升學率,元培重高升學率確實略高,但差距不大。

3.建功、元培學區房,到底買哪個?

網上這輪論戰,除了聚焦元培建功孰強孰弱,還有一個點在於:到底買哪個學區房更「明智」,買哪裡的學區房,不會被「套牢」?

先說結論:兩個學區房都跌了。

諮詢中介得知,目前建功學區房掛牌價在2.5-2.7萬/㎡之間,實際成交均價2-2.3萬/㎡,同比去年下跌10%,總價在100萬左右,大戶型單價甚至能在1.8-1.9萬/㎡左右。

元培學區房目前掛牌價在2.5-2.7萬/㎡左右,小戶型實際成交價在2.4萬/㎡,同比去年下跌2-3%,總價控制在110-120萬左右。

從總價成本看,元培略高。

到底選擇元培還是建功?要看你家孩子情況:

建功出色,很大原因之一,其對應小學——塔小基礎打得紮實。

元培沒有那麼優秀的直屬小學生源,但大部分非小學名校出來的頂尖學生,如果買不起一初龍山學區房,一般都會首選元培。因此,元培會有一批,從紹興其他學校過來的「頭部優質生源」。

如下圖,從紹興某重高分班情況可以看到,元培、一初龍山、魯外,是唯三「單獨成班」名校。

單獨成班,一則說明數量多,二則說明這批學生能力高於普通學校,方便學校在過渡班時「因材施教」。

如果你家孩子還是幼兒園或學前班,想要基礎打紮實,直接選擇塔小-建功,可以一步到位。

如果已經上過小學,或者你家孩子天賦高,想拔高上限,可以選擇元培。

最後,我們建議選擇品質出色的優質學區房。

無論建功還是元培,近年學區房價下滑是大勢所趨,但其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如金昌越府等高品質學區次新房,價格相對老破小要堅挺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c5431af372ea919b34874e4cace1f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