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又一個頂流翻車了。
去年,王鶴棣因為《蒼蘭訣》大火,成為新一代國民男友。
但,火了之後的第一部新劇卻命運多舛。
還未開播時,就被曝出製片人貪污上千萬,還拖欠工作人員工資。
好不容易開播,卻被網友吐槽是另一個版本的《我的人間煙火》。
「似曾相識焰歸來。」
「有種秀才和一笑傾城的感覺。」
豆瓣短評區,更是惡評如潮。
劇情老套、演技尷尬。
總而言之一個字,土。
剛好,香玉很久沒吐槽爛劇了。
好奇地點開這部劇一探究竟,才發現,問題遠不止「土」這麼簡單。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以愛為營》
這劇被罵土,的確不冤。
拍攝手法、轉場效果,夠土。
開場就是各種角度清奇的鏡頭。
從下到上,極致仰角,女主角的臉都看不清楚。
獨創鞋底子視角。
讓觀眾體驗被男主踩在腳下的感覺。
打光無節制。
男女主出場時自帶十倍聖光,戴上墨鏡才敢追劇。
還亂用希區柯克變焦,希區柯克本人來了都看不明白。
PPT式轉場,在這部劇甚至作了技術創新。
運用摳圖技術,從男主的頭轉到女主領獎畫面。
這樣的炫技,大可不必。
人設和劇情,更土。
十幾年前,台偶就流行霸總配小白花的灰姑娘敘事。
現在,台偶已經進化到《想見你》的水平了。
內娛卻還在拍霸道總裁愛上我。
《以愛為營》中,女主角鄭書意是財經記者。
為了寫出一篇重磅報道,她需要採訪到金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男主角時宴。
兩人的關係,本來就是純純的工作交集。
那麼,是怎麼發展到談戀愛的呢?
因為女主撞破男友出軌,而小三似乎是時宴的外甥女。
女主氣不過,決心報復。
報復方式就是撩到時宴,當小三的小舅媽。
看到這,香玉已經滿臉問號。
正常人都理解不了女主的腦迴路。
沒想到接下來還有更離譜的——
工作完全變成了男女主角愛情play的一環。
鄭書意嘴上說著要搞事業,帶動雜誌社的轉型。
實際上,搞事業只是跟搞男人划上了等號。
工作中,鄭書意一見到時宴,就職業素養下線。
常常前一秒還在說採訪問題,下一秒就開始犯花痴。
就連職場霸凌,也披上了工業糖精的外衣。
一次,鄭書意被時宴故意卡稿。
不僅重寫了三次都沒過,而且還不知道該怎麼修改。
因為,時宴根本沒寫修改意見。
正常打工人碰到這事不得血壓升高?
但鄭書意卻將此誤解成曖昧,還說起了土味情話。
「說不出哪裡不滿意,那就是想見我了。
你故意用這種方式引起我的注意,讓我主動來找你。」
最後乾脆深夜去時宴家裡改稿。
這操作,簡直聞所未聞。
大家是不是也納悶,倆人這麼對待工作,同事、上司沒有怨言?
你猜怎麼著。
整個雜誌社,都忙著談戀愛。
開創了找工作包分配對象制。
劇中每個女記者,都有屬於她的霸道總裁。
鄭書意的三個女同事,都跟金融大佬打得火熱。
還都是簡單粗暴的一見鍾情。
又刷新了內娛性緣腦的新高。
前段時間,央視網發文批評偶像劇「性緣腦」現象。
即劇中是個人就得談戀愛。
就連職場上的工作關係,也得攪和成戀愛。
而《以愛為營》,堪稱今年內娛「性緣腦」之最。
本質問題,是性化職場女性。
按照劇中設定,鄭書意是非常優秀的財經記者。
不僅獲得過大獎,還有機會晉升成副主編。
專業能力也獲得許多金融大佬的認可。
但卻被同為記者的閨蜜慫恿勾引時宴,獲得採訪機會。
「如果你坐在他面前,你不好看,他看都不想看到你,不接受你的採訪了,怎麼辦?」
「時宴再優秀也是男人,男人就沒有不吃這一套的。」
「工作和漂亮是孿生的姐妹花。」
而鄭書意雖然不斷強調自己不靠美色,但卻同意閨蜜的想法,並付諸實踐。
在第一次採訪時宴時。
就借整理頭髮的機會,試圖色誘。
雖然時宴沒有上鉤,但她沒有放棄。
之後,在一起去馬場,換騎馬服的時候。
還假裝不會系腰帶,向時宴求助,創造曖昧氛圍。
勾引採訪對象,是一個專業的記者能幹出來的事?
完全歪曲了職業女性的形象。
而鄭書意還酷愛搞雌競。
在時宴提出找報社實習生的時候,她誤以為時宴對實習生一見鍾情。
於是,開始耍心眼,跟實習生爭寵。
謊稱實習生有「總裁恐懼症」,阻止兩人見面。
還會打小三。
一次,鄭書意偶遇前男友跟小三逛街。
將矛頭對準的是不如自己漂亮的小三,一起換裝比美。
所謂的打臉,只是在跟小三穿同件衣服的時候,凹造型出場,讓渣男驚艷。
這種艷壓讓人一臉問號。
歸根結底,只是在媚男。
女性自我矮化,與此同時,劇中的男性還爹味十足。
時宴因為鄭書意跟秘書建了一個工作群,就想歪吃醋。
對秘書大吼大叫。
看到鄭書意跟同行加微信的時候。
立馬把鄭書意叫到自己身邊。
就連鄭書意採訪其他金融大佬的時候。
時宴也要在旁指手畫腳,還讓一臉崇拜的鄭書意收斂一點。
不難發現,對時宴來說,異性之間的關係全都和曖昧有關。
只要女性跟男性交流溝通,那就是在釋放愛情信號,哪怕是在工作場合。
這只是將女性魅力全被窄化為性魅力,而不是立體的人。
而時宴還會因此「懲罰」鄭書意。
在發現鄭書意一邊說喜歡他,一邊找其他人解答問題的時候。
他又又又吃醋了。
於是,雖然口頭上通過了鄭書意的稿件,但遲遲不給編輯部發過稿通知。
在鄭書意催促的時候,明明已經看到簡訊,卻遲遲不回復。
故意讓鄭書意陷入焦慮,以為哪裡有問題。
還讓鄭書意和編輯部所有人,印刷廠的工人全都等到半夜。
當難搞甲方、爹味男人、霸道總裁濃縮在同一個人身上時。
讓觀眾接收到的就不是甜寵了,而是窒息。
男性角色物化女性,女性角色自我物化,二者共同完成了性化職業女性的閉環。
《以愛為營》並非個例。
許多偶像劇都將職場女性矮化,把工作變成了調情背景板。
《海上繁花》的女主同樣是記者,但也毫無專業素養。
為了獲得明星的獨家新聞,選擇追車。
導致明星出了嚴重車禍。
之後還假扮成醫護人員去明星病房偷拍。
偷拍的時候又心猿意馬,碰到了帥哥醫生,就對著他的臉犯花痴。
鏡頭對準的也是醫生。
《完美關係》聚焦於公關行業,講述女主在職場上一路升級打怪的故事。
但女主只是一個傻白甜。
雖然拿到碩士學位,但不會寫危機公關的稿件。
還總是同情心泛濫。
不是幫助客戶對家,就是舉報客戶,親手把客戶送進監獄。
為了見男友,直接從公司會議上離開。
而每次都是靠男主英雄救美。
到頭來,職業女性人設中的獨立、搞事業並非是為了擺脫壓迫,而是獲得男性之愛的入場券。
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偶像劇總是執著於塑造被寵愛的氛圍。
《以愛為營》中,按照人物設定,鄭書意有著頂尖的業務能力。
可實際上呢?
每次工作上遇到困難,鄭書意都得靠時宴拯救。
她自身的實力和主體性,根本沒體現出來。
言下之意,職業女性不用再要強了。
攀上霸總,你的「強」就來了。
在這樣的敘事套路下,鄭書意的感情線和事業線完全混淆在一起。
她的職場起落,取決於她的情感進程。
這邏輯,放在宮斗劇里還能成立。
放在現代劇里,那就是封建糟粕了。
當然,這是一部偶像劇。
有人會說,沒必要挑刺,上綱上線。
但香玉不覺得偶像劇是一塊遮羞布。
相同題材的偶像劇,也有不少拍得好的。
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美劇《醜女貝蒂》就提供了一個職場+戀愛劇的範本。
女主貝蒂是男主的秘書。
兩人的事業線和感情線同樣重合,但卻沒有混淆。
她的逆襲不靠提升美色,勾引男主。
而是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難題,用工作能力贏得認可和尊重。
一步步成為時尚雜誌主編。
愛情不影響她表現出專業能力,也不是靈丹妙藥。
而她自己就是自己的拯救者。
這種獨特的美醜觀能夠給觀眾帶來治癒。
而她跟男主的感情線並沒有與工作被綁定在一起。
她沒有利用感情特權。
在因為丑,被同事霸凌的時候。
沒有去找男主撐腰,而是直接回懟。
獲得同事的尊重。
這正是職業女性主體性的體現。
當然,會有人說只想看愛情線,不想看女主搞事業。
韓劇《柔美的細胞小將》,就主打愛情線。
女主從事廣告文案工作,其中一任男友是公司同事。
上過班的人都知道,和工作扯上關係的戀愛十分麻煩。
正常人考慮的,是如何去平衡事業和愛情。
而不是像《以愛為營》那樣,讓二者相互影響甚至混淆不清。
《柔美》就拍得很合理。
在工作場合,二人避諱私人關係,所有的欣賞都基於對方的業務能力。
感情戲中,也不會利用工作製造工業糖精。
而是將戀愛的每一步的糾結和掙扎具象化了。
失戀後,內心的小細胞要被洪水淹沒,但還要維持著體面。
嘿咻細胞會突然出現,彰顯主人內心的不平靜……
讓觀眾能感到女主細膩的感情流動。
而直到最後,柔美也沒有跟任何一個男主在一起。
在遇到真正理想的伴侶之前,她發現不需要愛情,也可以幸福生活。
最終,完成了自洽。
這就能帶給人共鳴。
說到底,偶像劇確實並不要求深度和絕對還原現實。
但工業糖精的效果是短暫的,留下來的依然是無盡空虛。
只有真實的情感流動,才能持續帶來治癒人心的能量。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