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 單件小批生產車間作業調度方式認為同一工序下多個零件是一個整體,在前一工序的零件沒有全部完成加工時後續工序無法開始加工,單件小批生產車間作業調度的這種假設使得作業方案中零件內各工序之間的生產並不連貫。單件小批生產作業調度方式生產的作業方案具有較高的柔性,但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一致性水平較低,車間物流周轉複雜,從第一個零件開始加工到最後一個零件完成加工的生產周期較長。
在混線生產中對於大批量生產的零件,或精密、關鍵等零件需要協調安排形成「短線」或「小流水」的生產,同時在車間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以離散生產方式進行生產的零件。因此,如何在離散製造環境下,在製造資源物理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對製造資源的邏輯關係合理分配形成某種程度的流水式運行效果,對於提高車間生產效率和改善加工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流水式生產的核心是按照節拍進行生產。傳統的流水式生產由於訂單相對固定,多採用剛性的固定生產線來實現,零件的工藝路線制定的依據流水生產節拍,零件內各個工序的加工時間幾乎相等,保證了生產的平順性。但對於多品種變批量生產而言,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採用流水式生產零件的平順性,還要考慮訂單中存在採用離散方式進行生產的零件,需要保證車間的柔性。同時,訂單的品種、批次和數量是持續性發生變化的,所以無法為一個生產任務中採用流水方式生產的零件建立生產專線,必須綜合考慮兩種作業形式。同時,在工藝路線制定時,對連續生產考慮存在明顯的不足,各工序的加工時間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這些都為離散製造環境下的流水式生產提出了技術挑戰。
混線生產下流水生產需要解決的問題:
(1)工時差別大,採用流水方式生產的零件,其工序間的加工時間差別較大;
(2)在設備共享方面,採用流水方式生產的零件沒有專用的生產線,需要與採用離散方式生產的零件共享製造資源;
(3)保證混線生產中採用流水方式進行生產的零件能夠保持平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eaae0261431f6a7b9c13bd88b577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