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抓住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強健脾胃、孩子長得又高又壯

2019-07-23     羊爸爸育兒


「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由小到大,大暑之時,天氣炎熱達到高峰,萬物生機勃勃,陽氣也到達極致。

萬物在大暑節氣前後,生長的速度極快。如果畫一條拋物線,以二十四節氣為橫坐標,孩子們的生長發育速度為縱坐標,那麼,在大暑-立秋節氣,生長發育速度就到了拋物線的頂端。

這兩個節氣正好就是暑假。放完暑假,開學時,你會發現很多同學的個頭都會竄上去不少。大暑是個快高長大的節氣。

記得小時候我和我弟弟每年都會去農村的外婆家裡過暑假。弟弟住得比較久,而每次回家後弟弟都會長壯長肉。

在農村裡生活是這樣的:每天跟著表姐表哥們一起玩,幫著外婆舅媽做些家務。早上七八點,外公就會在樓下中氣十足地大喊,不早了,該起床了。起床後,我們喝些粥,配清炒新鮮蔬菜,還有外婆做的脆卜卜的蘿蔔乾。

然後表姐帶上我去小河邊洗衣服,表哥帶著弟弟去後屋山上玩。青山綠水環繞著外婆的房子,山邊經常有彩虹,我驚嘆著看見彩虹了,表姐說我少見多怪,她是每天都能看見啊。

那時的小溪是清澈見底的,我們拿著笊籬去小溪里撈蜆捉小魚兒。或者去山上摘山稔摘油茶籽。中午吃完飯後午睡一會,如果有烏雲,外婆就會喊我們起來幫忙收門坪上曬的穀子。下午跟著外婆去喂喂雞,撿撿雞蛋或者跟村子裡的孩子們一起瘋跑。

夏日黃昏的農村非常熱鬧,在田地里忙活的大人都回來了,在門口乘涼,小孩子們也聚一起玩鬧。那時農村夜裡一片漆黑,也沒什麼好看的電視劇,八九點鐘我們就上床睡覺。

為什麼每次弟弟暑假去了外婆家回來都長壯長肉?我試著總結了一下:

一是飲食清淡易消化。

早餐上面已經說過了,午飯和晚飯都是舅媽準備的,葷素均衡,大多為素菜,都是舅媽自己種的新鮮瓜果蔬菜。以前農村哪裡有什麼零食,小賣部都不知道走多久才能有一家。我們的「零食」是山上的野果或者房前屋後的新鮮果子,偶爾外婆會煮個雞蛋,我們也會很開心。

二是盡情地玩,盡情地出汗,足夠的運動量。

孩子們爬上跳下,天天在外玩,酣暢淋漓地出汗。夏天就是個跑動及出汗的季節。農村裡聽不到一位老人或者爸爸媽媽會在旁邊喊,跑太快,太危險,出太多汗等等。孩子們都是肆意地無拘無束地玩耍。

三是充足的睡眠。

以往八九點鐘農村裡都是靜悄悄的。外婆帶著我們睡覺,一邊搖著一把大葵扇,一邊講著老故事:從前,有兩兄弟去種豆子……早睡早起,孩子們在七八點鐘左右大多都出門玩或者幫忙做些輕活。

四是寬鬆的環境。

外婆的性情溫和,我們做什麼,她都不會說什麼,她總覺得孫子孫女做什麼都是好的。當然有表哥表姐帶著,我們也是挺乖巧的。外公除了對早起執著外,也不會管束我們。舅舅出門上班很少回家,舅媽每天忙著地里的農活。沒有大人會在旁邊說這個你要怎麼樣,那個你要怎麼樣。

農村的孩子們都是湊在一起玩,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大型的遊樂場,矮牆墩可以爬來爬去,大榕樹橫臥的樹枝可以攀爬,路邊的野花野草可以采來過家家。

以上這些,正好符合夏季調養的原則。「夏三月,此謂蕃秀…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夏天養心養氣,情志舒暢,身體也會跟著通暢起來。

大暑跟整個夏天一樣,要注意的一是防寒,二是避暑。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於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

有沒有一種美食,既可以祛祛暑氣,又能順應大暑伏天祛祛寒?既營養豐富,又易消化,幫助孩子們長高長壯,而孩子們又愛吃的呢?

夏天是吃薑的好季節,但是直接吃的話姜的辣味是孩子們接受不了的。而薑糖,沒去暑氣補津液的作用。

嫩滑的豆腐花配上薑汁特有的姜的香氣和微微姜辣,還有紅糖的甜而不膩的調和,微微溫熱地一小口一小口吃下去,感覺五臟六腑都給熨帖得舒適不已了。

豆腐花和豆腐同源,味甘、咸、性寒。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主治寬中益氣,調和脾胃,消除脹滿,通大腸濁氣,清熱散血。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豆腐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簡而言之,就是特別適合孩子們和老人們食用。

紅糖,性溫味甘,溫潤,潤心肺,健脾暖胃,緩肝氣,補血破瘀。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紅糖是未經精鍊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虛寒體質痛經的時候,喝下一杯暖暖的紅糖水,對身體的疼痛有著很好的舒緩作用。

生薑,味辛;性溫。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簡簡單單的諺語,卻帶著中醫理念的閃閃光芒。

夏天吃薑,順應夏之氣,幫助陽氣把體內的寒啊濕啊等等排出體外,通通暢暢的人體陽氣足足的,到了秋冬之後抵抗力能不好也是奇怪了。到了秋季容易咳嗽和鼻炎發作的孩子,建議在三伏天適量地吃些姜。這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紅糖薑汁豆腐花,有偏涼的豆腐花,有溫熱的紅糖,辛溫的薑汁,寒熱搭配協調,屬於平和的食療,豆腐花生薑紅糖全部都是天然的食材,沒有什麼食品添加劑,適合大部分的孩子食用。在香港,這個豆腐花還會加點黑芝麻,他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太極豆腐花。

美食雖好,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病症如:腹瀉腹脹不建議食用。量也要稍稍把握一下,貪吃過量也是不好的,因為紅糖薑汁豆腐花鮮嫩爽口,會不知不覺地吃很多。

建議三歲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最多50g左右,四歲以上六歲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最多100g左右。

孩子們外出玩耍回來,或者吃飯前後,或者午睡醒來,吃上一小碗,暖暖胃補補津液,出點微汗,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有次的紅糖薑汁做得偏辣了,我還特意放多了在豆腐花里,老媽吃了幾口後,打了好幾個噴嚏,還流了鼻涕,連說太辣了。但之後她感覺整個人都舒暢很多。如果是給小孩吃,還是不能過辣,一點點辣即可。

紅糖薑汁豆腐花做法

【材料】

豆腐花半斤,紅糖適量(50g左右),姜一大塊(100g左右)

【步驟】

1. 姜剁碎成薑蓉,放進紗布擠壓過濾出薑汁。

2. 鍋洗凈,放入薑汁,放入適量紅糖,放點水,小火煮滾,繼續熬一會,待濃稠些裝起備用。可以邊做邊嘗一下,適當調整糖和水的比例。

3. 豆腐花放鍋里隔水燉5分鐘後,加入上面備用的紅糖薑汁即可。

大暑節氣里,我們好好地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利用這一節氣,給孩子們身體助力,在夏天裡長得高高壯壯的。願孩子們暑假盡情肆意地長高長大。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點贊~轉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_TkHmwBmyVoG_1ZuE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