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法國大革命

2019-09-01     後宮地圖三千

路易十六身陷囹圄之後,落得了和英王查理一世同樣的下場——斷頭成了他最後的人生歸宿。此後,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相繼掌握了政機,特別是在雅各賓派上台之後,法國迎來了歷史上最革命的時期和最英雄的時期,同時也是最血腥的時期。

吉倫特派

法國大革命也隨著王權的隕落而進入了第二幕,這一幕的主角是吉倫特派。吉倫特是法國的一個省,吉倫特派取這個名字同它的代表多為該省人有關。在路易十六被捕的同時,起義者們還進行了另一場重要的政治運動,他們要求立法會議廢除令人噁心的以鈔票定投票的1791年憲法,舉行真正的全民普選,再在這個基礎上選出代表,召開國民大會。立法會議在大炮的威脅下被迫答應了這個要求。選舉不久得以順利進行,到9月國民大會就開幕了。

國民大會的領導者同樣是一位我們在日後會認識的人物——托馬斯·潘恩,他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以一本名為《常識》的書而聞名美國。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他又來到了歐洲繼續革命。在法國,由於他的聲望和才能,很快成為了革命領袖之一。不過潘恩是一個溫和派,他主張建立共和國,但不主張殺死路易十六。

會議的第一項議題是廢除君主制,法蘭西的千年君主制就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壽終正寢了。廢除君主制後,法國成立了共和國,歷史上稱這個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在法國以後的歷史上,還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這天,1792年9月21日便被稱為共和日。

在這次國民大會的選舉中,雖然吉倫特派的支持者在七百餘名代表中只占了165名,但人數多達500名的「沼澤派」(也就是牆頭草一樣的中間派)倒向了吉倫特派一邊,使吉倫特派實際上在國民大會的七百多個代表中占了六百多,自然居於執政黨地位。在選舉真正的執政機構——執行委員會時,執行委員們幾乎全是吉倫特派,吉倫特派就這樣掌握了國家大權。

吉倫特派是一個怎樣的派別呢?名義上他們是左派,但那是掌權之前。在掌權之後,他們就變得保守起來,害怕進一步的革命。他們做一切事情的中心也只是如何讓自己牢牢掌握政權,如何讓自己撈到更多的好處。吉倫特派上台後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如何處置路易十六。本來,吉倫特派早該把路易十六付諸審判,但卻遲遲沒有行動,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審判國王,更不想把他處死。但宮殿中的一個發現最後決定了路易十六的命運。

這年11月,正當國民大會因審判還是不審判國王而爭論得不可開交時,在路易十六居住的杜勒伊里宮的牆壁里發現了一個鐵櫃。裡面有大量文件,這些秘密文件證實路易十六與流亡國外的貴族有密切聯繫。這是路易十六陰謀叛國的鐵證。1793年1月,國民大會進行了投票,來決定兩個問題:一是國王是否有罪?二是如果國王有罪,該不該處以死刑?投票結果一邊倒,絕大部分國民大會代表主張國王有罪,並處以死刑。1月21日,在濛濛細雨里,路易十六緩緩走向斷頭台,伴著一聲巨響,他的頭無聲地滾落下來。從留下來的一幅描繪當時情景的畫上,可以看到劊子手抓著他的頭顱,伸向斷頭台下無邊無際的革命者們。

雅各賓派上台

吉倫特派之所以能順利掌權,與其從一開始就力主向反法反革命的普奧聯軍開戰有關。雖然法軍最初遭到了失戰敗,但自從瓦爾米之戰後,法國軍隊時來運轉,節節勝利,吉倫特派由此得到了法國人民的擁護,以為是他們的英明領導才使法國取得了勝利,獲得了光榮。

在南面,法軍一舉攻入義大利,占領了大片土地;在北面,法軍進入比利時,大敗奧軍,取得了輝煌勝利;另一支法軍攻入德意志,連戰連捷,攻下了美因茲和重鎮法蘭克福。

法軍之所以能取得這些勝利與他們在被占領地實行的政策有關,吉倫特派的政府下令,每占領一個地方便立即在那裡採取革命措施。為此還通過了一個法令,宣布:「國民大會以法國人民的名義宣布,對凡欲恢復其自由的人民,均將予以友愛與援助。」並宣稱:「在我們所踏入的國土之內,我們將把一切有特權的人或暴君視為敵人。」

在這樣的政策之下,法軍每到一地,立即宣布取消貴族的一切封建特權,取消什一稅,取消全部封建奴役制度。這些措施使法軍在占領地沒有遭到人民的反抗。相反,那些被封建主義壓迫了千年之久的義大利、比利時與德意志人民將法國人看成解放者,見到法軍到來就像遇到了自己的親人一樣,捧著麵包和鹽去迎接他們。

但隨著戰爭的進展,法國的勝利在全歐洲引起了恐慌。於是,全歐洲的大國們這時空前團結起來,必欲滅法國、剷除革命而後快。1793年初,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之日,也就是反法同盟成立之時。這也是以後若干次反法同盟的第一次。參加反法同盟的國家除普魯士、奧地利這兩員主將外,還有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半島上的撒丁尼亞、那不勒斯等國。另一個最積極的支持者是英國,它不但出兵,還向其他國家大把地撒銀子,這些國王背後的總後台是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

反法同盟成立之後,立即糾集龐大的軍隊,向法軍展開了大反擊。在占極大優勢的敵軍的打擊之下,法軍抵擋不住,退出了比利時,又退出了義大利和德意志,戰爭開始向法國本土發展。與此同時,法國國內的反革命分子趁火打劫,革命再次危機四伏。

面對這樣的情形,吉倫特派找不到任何有效的方法拯救法國。雅各賓派乘機而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要求按他們的辦法來挽救法蘭西、挽救革命。首先,在雅各賓派的要求下建立了非常法庭,以鎮壓國內的反革命分子。其次,經雅各賓派力主,國民大會撤銷了執行委員會領導戰爭的責任,另外成立了一個機構——公安委員會來領導戰爭。還有,雅各賓派主張從富人那裡收稅,而且一收就是10億鋰。

吉倫特派無奈之下接受了這些措施,但他們暗暗開始反攻倒算。他們首先向雅各賓派的主要領袖之一馬拉開了刀,下令將他逮捕法辦。

馬拉生於1743年,在雅各賓派的幾名領袖之中是最年長的一位,所以也是第一個雅各賓派的領袖。他本是瑞士人,成為政治家之前是一個相當有成就的醫生和科學家。他本可以過優渥的生活,但憐憫之心使他不能耽於書齋之中。革命甫一爆發,他就立即投身進來,並迅速成為革命者中的先鋒,成了最貧窮人們的喉舌。他與其他革命者同樣過著最貧困的生活,義無反顧地維護窮人們的利益。

吉倫特派逮捕馬拉後,從巴黎到外省都響起了一片反對之聲,迫於壓力,吉倫特派釋放了他。事情並沒完,1793年的一天,正值傍晚,一個吉倫特派女人藉口向他報告消息,暗殺了他。吉倫特派謀殺馬拉後,並沒就此收手,他們繼續想法打擊雅各賓派。慫恿國民大會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雅各賓派為主導的巴黎市政當局的行為,甚至在全國各地殺害雅各賓派人士。面對如此情形,雅各賓派無路可退,只有起來反抗。

1793年5月底的一個晚上,羅伯斯庇爾在雅各賓派俱樂部公開發出了暴動的號召。幾天後的凌晨,巴黎街頭忽然警鐘長鳴,巴黎的民眾開始從各處向國民大會集中,不久便擠滿了會議大廳他們向國民大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逮捕反革命分子。把舊貴族從軍隊中清除出去,限制物價等,中心是把吉倫特派從國民大會和各權力機關中清除出去。這樣,國民大會裡的吉倫特派分子被趕了出去,國民大會落到了雅各賓派手中,整個國家的政權也是雅各實的襄中之物。大革命由此進入了第三幕——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政府的恐怖措施

雅各賓派上台之時,正是大革命最危急之日。在法國國內,倒台的吉倫特派不甘失敗,與保王黨聯合起來向革命開戰,保王黨繼續在國內許多地區策動叛亂,不擇手段要打垮革命。間課們、刺客們像老鼠般橫行全國,雅各賓派成員隨時有被殺的危險。在國外,反法同盟步步緊逼,戰場已經移入法國境內,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的軍隊已經從西、北、南等各處擁入法國領土。法國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節節敗退,革命的法蘭西處於存亡危急之秋。

面對這種情形,雅各賓派激起了革命者的萬丈豪情,他們決定以革命的方式回擊反革命,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來維護革命、拯救法蘭西。

為了讓占法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支持他們,雅各賓派規定凡在百年之內被貴族剝奪的原屬村社公有的土地一律無償收歸村社,並且可以無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並且無條件廢除了農民們僅余的一切封建義務,甚至把有關它們的所有契約都燒了。經過上述措施,農民們成了革命力量的中流砥柱。

雅各賓政府的另一大團結窮朋友的措施是限價法令。革命戰爭使得農業和商業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糧食的短缺,在城市裡尤其如此。餓著肚子的城市貧民們指責商人將糧食藏起來,囤積居奇,要求懲辦投機商人。雅各賓派知道窮人是革命的主力,就推出了全面限價的法令,規定了一切商品的最高價格,誰敢擅自抬價,就有砍腦袋的危險。為了防止商人將商品藏起來,雅各賓派還規定誰要檢舉投機商人,就可以得到全部商品的1/3。

團結朋友之後,雅各賓派便要對付敵人了。他們對付敵人的方式很有名—就是以革命的恐怖對付反革命的恐怖。何謂恐怖?就是殺人如麻。

雅各賓派要殺的對象有三種:一是原來的吉倫特派分子,二是投機倒把的奸商,三是保王黨人、叛亂分子和外國間諜。雅各賓派在掌握國家大權後,立刻建立了自己的最高權力機關—國民大會,它不但有行政權,還有司法和立法權,掌握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在國民大會之下,雅各賓派又建立了兩個委員會——公安委員會和社會保安委員會。前者負責掌握內政、外交和軍事大權,後者主要負責全國的社會治安。這兩個委員會都有一個共同的使命:懲治反革命。

1793年9月,雅各賓政府又公布了《懲治嫌疑犯條例》。依據這個條例,只要誰有反革命的「嫌疑」就可以被抓起來。不必經過審訊就可以被處死。在這樣的「條例」之下,大批人,從貴族到平民被抓起來了,他們中的許多人僅僅是因為有所謂的反革命「嫌疑」就被處死,而這個嫌疑可能完全來自於誣陷或者某個革命領導的心血來潮。

依據這個條例,路易十六的妻子、美麗的王后安東妮特被砍掉了腦袋。和她一起掉腦袋的還有大批貴族,事實上當時留在國內的所有貴族除了極少數幸運者外都失去了他們的頭顱。除了貴族外,還有大量的商人也被殺,因為他們「投機倒把」。那些叛亂分子、間諜、吉倫特派就更不用說了,一抓起來就格殺勿論。後來貴族、奸商、亂黨、間諜、吉倫特派等殺完了,革命者們的殺人慾望還沒有得到滿足,於是大批其他人被以各式各樣的反革命罪名抓了起來,送上斷頭台。他們中有許多是老人、婦女和孩子,還有許多是普通工人、農民和教士。其中甚至有拉瓦錫這樣偉大科學家。當有人因為拉瓦錫是一個著名的科學家而請求雅各賓的領袖赦免他時,只得到一個漠然的回答:「革命不需要科學。」

走向勝利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措施,雅各賓派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在國內, 過恐怖的革命,反革命分子基本上被肅清了。隨著限價法令的實施,饑荒間題也解決了,國內秩序就這樣基本安定了。雅各賓派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外敵了。

1793年8月,國民大會通過了法令,宣布進行「全民總動員」——這是不折不扣的全民總動員:

青年人去打仗,已婚男子則製造武器和運送糧食:婦女製作帳篷、衣服和在醫院服務,兒童將舊布改成綢帶:老年人則到廣場鼓舞戰士們的勇氣,宣傳仇恨國王並呼籲共和國的統一。

雅各賓派的政策已經為他們在人數眾多的農村和城市的下層人民中找到了支持者,所以動員令一出,立即獲得熱烈響應,一下徵募到40餘萬大軍。

徵集到軍隊之後,雅各賓派又對軍隊進行了大改造,趕走了貴族軍官,代之以平民出身且深受士兵愛戴的青年軍官。這時一個青年軍官只要具備了下面三個條件,很容易平步青云:一、平民出身;二、土兵愛戴;三、立有戰功。例如一個叫歐什的青年在一年之內就由普通士兵成為司令官,不過更有名的還是拿破崙,他也在一年之內由上尉躥升為將軍。

通過這樣組織起來的軍隊不再是從前的職業軍隊,他們是國家的軍隊、人民的軍隊。他們作戰不再是為了哪個國王,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勝利。為了這個光榮的勝利,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就像威爾斯在《世界史綱》中所言:「舊的軍隊為作戰而作戰,像計時的工人一樣有氣無力;這些令人欽佩的新軍隊則是為了勝利而戰鬥。他們的敵人稱他們為『新法國人』。」

面對法國的新型軍隊,反法同盟的舊軍隊明顯不是對手,奧軍連戰連敗;英軍被趕出了土倫港;西班牙人從西面、義大利人從南面逃回了本國。到1793年年底,距發布全民總動員令短短三個多月後,法國領土上已經看不到外敵,內亂也銷聲匿跡了。但法軍沒有就此止步,他們乘勝追擊,次年6月,在比利時的弗勒呂斯,名將朱爾坦統率法軍大敗反法同盟軍。

在這場戰爭中,法國以一國之力戰勝了幾乎整個歐洲的聯軍。

就在雅各賓派在國內國外取得光輝成就之時,就像全盛時期的太平天國一樣,它的內部開始分裂。雅各賓派本來有三個最重要的領袖:馬拉、丹東和羅伯斯庇爾,這時候馬拉已經被刺殺了,剩下的是丹東和羅伯斯庇爾。丹東是巴黎有名的律師,有著獅子般的形象和劍一般的舌頭。靠著這兩樣,他在巴黎下層群眾中有許多追隨者,他成了雅各賓派的領袖之一。後來,丹東通過革命變成了一個富人,他開始變得保守, 成為了雅各賓派中右翼勢力的代表。與丹東相反,雅各賓派中還有一個極左的派別,他們主張搞絕對的平均主義,進行徹底的革命,他們的領導者是阿貝爾。

作為雅各賓派中的執政者,羅伯斯庇爾一邊打壓極左派,將阿貝爾等人送上了斷頭台;一面打擊極右派,丹東也被砍下了腦袋。羅伯斯庇爾的這種做法打擊了雅各賓派統治的基礎,讓隱藏的野心家找到了政變的機會。1794年7月的一天,羅伯斯庇爾和他的主要支持者古東、聖鞠思特等人被捕。7月28日,羅伯斯庇爾和他的同志們被送上了斷頭台。

熱月黨人

伯斯庇爾被砍頭後,大革命實際上也死了,剩下的是所謂熱月黨人。熱月黨人的政府立即採取了與雅各賓派截然不同的施政綱領:首先立即結東了革命恐怖政策大批嫌疑犯從監獄裡被釋放出來,也沒有再抓新的嫌疑犯。還對那些公開暴動的保王黨說,只要他們停止亂就可以得到赦免。通過這些政策,熱月黨人牢牢鞏固了政權。此後,他們便大力開始發展國家,使法國走上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政府政策,熱月黨人建立了一個新政府——督政府。督政府由五個人組成,它是實際上的國務院,享有行政大權,負責處理除立法之外的幾乎國內外一切事務。例如負責執行法律,統率軍隊,對外宣戰媾和,等等。然而,督政府並不是一個好政府,在它的統治下,貪污受賄不但不是可恥的行為,甚至成了一種時髦。貧富懸殊再次加劇,一面是革命新貴們花天酒地。另一方面是貧民們的無立錐之地、無隔夜之糧。

這主要是因為督政府的赫赫戰功。督政府雖然腐敗,但有一個大優點:知人善任。他們挑選的統軍將領都是些有真本事的人,拿破崙就是其中一個。在這些將領的統率之下,本來就士氣高昂的法軍更煥發了驚人的戰鬥力,簡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法軍先打敗了普魯士這個反法中心國,逼迫他訂立和約,退出反法同盟。又派拿破崙攻入義大利,把反法同盟的另一個老夥伴撒丁尼亞徹底擊敗,也逼它退出反法同盟,割地賠款。拿破崙又在義大利大敗奧軍,幾乎占領了整個義大利北部。此後法軍就向反法同盟的最後一個主力奧地利發動了總攻,奧軍哪是對手,不久被迫割地求和。第一次反法同盟徹底完蛋了。

然而不久後,第二次反法同盟又建立了。比起第一次反法同盟來,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力量要強大得多。除英國和俄羅斯之外,還包括奧地利、西班牙、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國、土耳其等等。此前一向戰無不勝的法軍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潰不成軍,國內的王黨分子趁火打劫,法國又次面臨危機。

督政府束手無策。它認識到,要挽救它的統治唯有找到一位能夠戰勝敵人的將軍,替它打敗外敵,清除內亂。不但督政府認識到了這點,其他法國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要找到一位偉大的將軍來拯救革命拯救法蘭西。

這位將軍來了,他就是拿破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SyR8GwBJleJMoPMtu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