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開學第一天,也是媽媽們真正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的第一天。
因為幼兒園放學後,媽媽們馬上就要面對孩子的靈魂拷問: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
別以為你只要隨便回答,哄哄孩子就可以了,殊不知,你的簡單回答可能換來孩子「那我不上幼兒園「的哭鬧,甚至對孩子的人生觀產生大影響!
1:就事論事回答:媽媽要上班賺錢
孩子:「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
媽媽:「媽媽不上班就沒有錢,就買不了玩具、好吃的零食了。
很多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後,選擇回到職場重新上班,是為了減輕小家庭的經濟壓力。
這種就事論事的回答沒有問題,只是忽略了孩子們的直線思維思考方式。
孩子們會認為原來工作就是賺錢,賺錢買玩具買零食比陪我在家在幼兒園重要。
如果這時孩子反問:那我不要零食,不要玩具了,媽媽你不要上班了。那媽媽的這種回答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局面。
2:移花接木回答:媽媽是為了你
上班,原本就是成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媽媽們的這種移花接木的回答,無疑是把鍋直接扣到了孩子頭上。
類似於很多媽媽張口閉口就是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
殊不知這種回答,會讓孩子在無意中認為:原來都是因為自己,媽媽才需要去上班,原來我讓媽媽這麼累。
3:獨立人格回答:媽媽有自己喜歡的工作要做
「媽媽有自己喜歡的工作」、「媽媽想要去公司學習新東西」,這種回答的媽媽情商很高。
孩子父母一場是漸漸分離的過程,無論你多愛孩子,你必須首先成為你自己,然後才是媽媽,才是妻子,才是其他的社會角色。
告訴孩子,你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追求,孩子不一定很完全理解,但他會知道原來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努力。
4:共情幫助回答:媽媽捨不得你,但媽媽上班可以幫助別人
孩子這樣問,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背後隱藏的是:我不想你上班,我想你陪我。
所以媽媽的這個回答,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緒,達到共情效果,然後告訴孩子自己上班的意義在於幫助別人,會讓孩子明白原來媽媽的工作這麼重要。
我試想過如果有一天末末小初問我這個問題,我更傾向於綜合我們家的實際情況合理回答, 不會為了正能量而可以忽略實際情況。
我會告訴她們:媽媽愛你們,所以下班後的時間、周六周日我會用專心陪你們;媽媽也愛工作,所以上班的時候會認真工作,和其他叔叔阿姨配合好完成工作任務。
無論如何,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注意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盡我們所能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育兒路上,關注@蝌蚪媽媽在羊村,我們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