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也有後人?李蓮英有四個兒子,現在孫子輩後人這個樣子!

2020-10-19     郝傑

原標題:太監也有後人?李蓮英有四個兒子,現在孫子輩後人這個樣子!

太監怎麼都有後代了?難道說進宮的比較晚?早就在外面生了孩子才進來的。然而歷史上卻說李蓮英8歲進宮,8歲的孩子能幹什麼事情?

李蓮英確實有後代,全部都是過繼過來的。

有人說李蓮英沒有閹割乾淨,甚至還和慈禧有一腿。我們不管他到底有沒有閹割乾淨,但是確實有4個兒子。這4個兒子都是他從幾個兄弟那過繼過來的,這在清朝時期非常流行。

但是過繼也有過繼的說法,李蓮英從每個兄弟家裡面都抱走了老二,唯獨從老三家裡面抱走了老三。之所以要抱走老二,是因為古代人認為長兄為大,過繼這樣的事,從來都不會過繼老大。

為何唯獨老三家是老三? 原來當時老三的兒子出生的時候,正趕上李蓮英去他家。看到這個孩子哭的聲音非常響亮,立刻就想把他抱走,當成自己的兒子。

但是老三李寶泰不同意了,他李蓮英喜歡這個孩子,難道作為親生父親的李寶泰不喜歡?兩人因為這件事情大吵一架,不過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李寶泰的這個兒子還是被李蓮英抱走了。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李寶泰和李蓮英好幾年時間不搭腔。李蓮英抱走的這個孩子名字叫李福蔭,也是在眾多的兒子當中最喜歡的一個。因為他年齡最小,算是李連英親眼看著長大的。

而且相對於其他幾個兒子來說,李福蔭的性格也比較好。比如說每年到了三月三的白雲觀廟會和四月初八的浴佛節,李蓮英都會給李福蔭很多錢,讓他替自己去上個香,別的人李蓮英都不放心。

除了這個小兒子李福蔭之外,李蓮英其他幾個兒子分別是李福康、李福慶、李福德,可見這一輩都是福字輩。

幾個兒子後來如何?各有各的活法!

李蓮英兒子李福康,吃喝嫖賭抽大煙樣樣俱全。由於自己的哥哥死了,雖然他這邊是李蓮英的兒子,但是另外一邊還繼承了父親李國泰的遺產。

兩份遺產,讓他快活了很多年。但是再多的錢也經不起這樣花,到了他晚年的時候,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不用多說,甚至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用幾張報紙當鋪蓋。

然而李蓮英的另外一個兒子李福德就不一樣了,李福德這個人比較喜歡聽京劇,所以自己辦了三個京劇班。在當時還培養了好幾名京劇名角,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尚小雲。

尚小云為了感謝李福德的幫助,最後認了李福德當義父。在李福德去世的時候,尚小雲拿出2000塊錢,當做是禮金。但是被李福德的兒子李祥鳳拒絕了,甚至認為這是看不起自己。

但是錢都拿出來了,尚小雲也不好意思收回來。所以買了2000塊錢的冥紙,全部燒在了李福德的棺材面前。其實李祥鳳是好面子,這個時候家道已經中落了,只能是打腫臉充胖子了。

雖然說李蓮英是太監出身,但是也想讓自己幾個兒子好好學習,將來能夠考個舉人光耀門楣。但是前兩個也都看出來了,一個喜歡吃喝嫖賭,一個喜歡聽京劇,完全沒有學習的心思。

李蓮英的兒子李福慶,倒是讀了幾年的書,而且後來也參加過科舉考試。只不過因為文筆太差,考了好幾次都沒有太好的成績。還是李蓮英託人,讓他在御前當差。

當年慈禧太后逃跑的時候,他也跟著一起去了西安,最高的時候官至花翎副將。不過在這一路上他也看透了慈禧太后,回來之後直呼大清不亡天理不容。

那麼李蓮英最喜歡的兒子李福蔭怎麼樣呢?當時正值列強侵華,李蓮英認為也應該學點外國的東西。所以就讓這個兒子學了法文,後來任職在載濤的府衙當中。

李蓮英去世之後,他的家產平分給了4個兒子。不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李蓮英跟了慈禧太后這麼多年,家產的豐厚程度可想而知。有了錢之後的李福蔭,便開始坐吃山空,枉費了李蓮英這麼喜歡他。

後來李富蔭有了兒子李祥浩,然而還是什麼都不幹,在當時這就算是地主階級。所以到了後來的文化時期,他們這一家人遭到了非常狠的批鬥。大兒子李祥榮、大女兒李聞韶被皮死。

不過他還留下兩個兒子李祥浩和李祥忠,兩人的身體都還算好,只不過李祥浩一生沒有子女,都是靠著大哥李祥榮的兒子和兒媳婦照顧。一直到新舊世紀交替,兩個老人才去世。

另外李蓮英還有一個妹妹,當年也通過他進宮伺候太后。當年他妹妹進宮的時候,還帶來了侄女李淑芬,這是老三李寶泰的大女兒。當年因為兒子李福蔭的事兒,他和李蓮英大吵一架。

但是後來生活實在是過不下去了,只好跑過來投靠李蓮英。於是李蓮英就把她的女兒帶到了宮中,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謀生之道。

侄女李淑芬進宮之後,主要是負責伺候太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針線活。由於李淑芬比較聽話,再加上李蓮英的關係,也是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

據說當年她出宮的時候,慈禧太后還賞給了她3萬兩銀子,3萬兩銀子在當時算是一筆巨款。不過這些錢並沒有花在李淑芬身上,李蓮英用這些錢送他兩個侄子李福海與李福恆出國留學。

出宮之後的李淑芬,也並沒有選擇嫁人,而是留在了李家。等到她老死的時候,已經活了80多歲。從李蓮英一家人的生活情況來看,真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CTbPnUBd8y1i3sJ_F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