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能自我察覺嗎?需要做什麼檢查?什麼樣的心律不齊有危險

2022-05-18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心律不齊能自我察覺嗎?需要做什麼檢查?什麼樣的心律不齊有危險

今天是血管健康日,設立血管健康日,旨在呼籲人們重視血管健康,因為血管異常帶來循環問題,而循環不好則可能影響到人整體的健康,中醫認為「血有淤,百病生」,不過這裡我們談的話題並不是血管,而是血管循環異常可能會影響的心臟問題:心律不齊。

什麼是心律不齊?什麼原因會造成心律不齊?

通常心臟都會是規則的跳動,一般正常的心跳速率為一分鐘60至100下,只要超過此範圍,無論是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都稱為心律不齊。

正常心臟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這是普通人做心電圖時常見的一種情況,但有時也會有從其他部位出現的節律點,這也屬於心律不齊。如果心房因內在結構有問題,或有血液循環問題(如血管異常,血管堵塞等等)、藥物、電解質影響等,都可能造成心房心律不齊,這時表現通常是心跳過快或早期收縮。但除了心房外,心室也會有類似的心律不齊。甚至在心房與心室之間的房室交界處,也會發生傳導問題,例如心搏過速;如果由心房傳到心室受到阻斷,心跳就會過慢等。

會造成心律不齊的原因,除了年齡外,也可能是結構出了問題,或循環有問題(如冠狀動脈出現異常)、或電解質不平衡,甚至是因為藥物使用(如心血管用藥、部分感冒藥或交感神經用藥等),也有些是因感染髮炎所導致,如心肌炎等。

心律不齊可以自我察覺嗎?需要做什麼檢查或診斷?

大部分患者都能自我察覺心跳得過快或過慢,這種不舒服稱為心悸,卻不見得就是心律不齊;同樣有時候自己感覺可能沒有什麼異常,但也有可能會是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常見的症狀是心悸,但有時候如果心跳得太快或太慢,導致心輸出量不夠,也會突然頭暈、暈厥。此外,如果心臟已經無力(心臟衰竭)時,還會有喘息的現象。有血管阻塞時,病患會出現胸痛症狀。所以,當有這些不舒服症狀時,就要進一步檢查,心血管問題無小事,千萬不要耽擱。

臨床最基本的客觀評估診斷依據就是心電圖。

從心電圖可以看到心房、心室等的波型來判斷不規則心跳的原因。但是,患者的心律不齊有時只是偶爾發作,這種情況光靠心電圖會顯現不出來,此時就必須拉長記錄的時間(叫做Holter心電圖或24小時心電圖記錄),也就是說需要24小時攜帶儀器進行監測,這樣一般都能查到異常。

但對於稍微嚴重的心律不齊來說,有人可能平常狀況都好,但一發作就很不舒服,甚至在24小時內也不一定會發作,這時可以記錄更長時間(如1-2星期)或只記錄發作時的心電圖,有時候運動心電圖也可用來檢查與運動相關的心律不齊。

有時候,如果是懷疑有嚴重心室心律不齊,則會考慮進行心臟的磁振造影(MRI),以觀察左心室是否曾有炎症問題或因心肌梗死所遺留下的疤痕組織,因為這會影響後續治療方式。另外,如果24小時心電圖顯示心室早期收縮(VPC)超過24小時心跳數目的20%以上,就要考慮做電生理檢查,以決定是否採行特殊的治療手段,避免危險發生。

什麼樣的心律不齊有危險性?什麼狀況下須要立即就醫?

嚴重的心律不齊會發生突然間的心臟停止,甚至死亡,這就是所謂的猝死。

大部分會造成猝死的病因都是心室顫動,但在產生心室顫動前,往往會有心室頻脈,這種情形會引起暈厥,有可能是心臟猝死的前兆。因此,如果是經常發生暈厥現象時,就要立刻求醫診治,以確定是否有心臟問題。

至於老年人常見的心房顫動,雖然不會立刻導致死亡,但如果嚴重時,也會提高中風的風險。所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有心跳快速、不規則時就要趕緊就醫。

當然,如果患者自感不適增強,也需要重視,可能是血管出現異常的問題在累積,比如堵塞程度嚴重,這樣如果延誤治療,也可能導致心梗發生的。

心律不齊該如何治療?

無論是心跳過快或過慢,藥物治療都是首選。

一般來說,當心跳過慢,一分鐘低於40下、且有症狀,而藥物控制又不好時,就會考慮使用心律調節器。如果是心跳過快,原則上會先使用藥物,但如果有所謂的迴旋性的心搏過速,或者是房室心搏過速或心房顫動時,則可考慮專門的治療方法;心室顫動則需裝置體內去顫器(ICD)。

基本上,有關心律不齊的治療是很安全的、成功率也高,只要是陣發性心搏或於心房心室交界處的心律不齊都可使用採用專業的手術治療方法,成功率可達99%,且合併症少、復發率也低。如果是心房顫動,通常會先以藥物控制為主,而抗凝血劑也是很重要的治療藥物。而藥物使用後仍時常發作,也可嘗試其他的手術治療方法,方式以隔離左心房內的起始點(初次發生的點)為主,成功率也可達80%,但復發率較高約20%。

日常生活有什麼方式可以預防或改善心律不齊?

如果要預防心律不齊,首先要知道其發生的原因,並加以控制及治療。除了年齡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外,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心室顫動,就要從預防心肌梗死做起。

一般建議,有冠狀動脈高風險的人群要控制好三高、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要戒煙、控制飲酒、生活不要太緊張或過於焦慮等等,都可以降低發作幾率。

至於一般的心律不齊,無論是何種類型,都不建議喝酒,尤其有明顯心室跳動不規律者。此外,咖啡飲用過量、情緒與生活緊張對早期收縮會有影響,也都要特別注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dd3645e9c1c5c3efb1dc70f6ceaf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