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炮轟益生菌是假藥?益生菌要有效,真正的關鍵其實是5個問題

2022-07-29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饒毅炮轟益生菌是假藥?益生菌要有效,真正的關鍵其實是5個問題

近幾年來益生菌的產品一個一個不斷冒出來,各家主打都有不同,有的說自己的菌數最多,有的說自己的菌株是專利,有的說自己的沒有其他添加,更天然,而在7月26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教授發文稱某些推廣的益生菌,就是假藥,因為腸道細菌研究非常熱門,但到現在也沒有能夠有效應用的產品。

那麼,對於益生菌來說,到底對人體有沒有作用,哪些宣傳的功效是真的?今天我帶各位一起聊聊益生菌的宣傳用語,是否真的符合現實情況,還是只是銷售話術?

1、保證菌數的益生菌

常用的宣傳文案:我們的益生菌,出廠菌數每條都必須達到2000億以上,為了確保我們的益生菌在生產後的2年內,還存活至少300億,那麼工廠一開始生產就必須拉到300億的數倍,這是我們的良心做法,也是高成本的做法,一般沒有人這麼做,所以貴點也是正常的。

實際情況是,這麼說符合現實,但效果存疑

首先,益生菌菌數衰退的情況,比大家想像的快很多,益生菌的活性會隨著時間逐漸衰退,從目前大多數的菌種穩定性報告數據來看,經過24個月的保存限期,大多菌數活性量下降到僅有10%,有的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出廠菌數報告如果是300億,經過2年適當保存條件下,每包的菌數大約會降低90%,也就是說剩下30億而已,如果是較不穩定的菌種,剩餘的菌數可能不到5%。

因此有廠商主張將出廠的菌數提高數倍,讓產品在有效期的最後一天,檢驗出來的菌數仍符合產品標識,聽起來這種做法沒毛病,但真的比較好嗎?出廠高達2000億菌數的配方,效果如何呢?

對不起,現在沒有證據來支撐這種說法好與壞,因為目前的研究結果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認為多少菌數是最好的狀態,能保證最終對人體效果更好。但,益生菌的人體研究認為,人體現在能夠採用的菌數很少高於1000億!

另外,提高產品的菌數,甚至高達2000億,會不會增加配方菌株中的競爭性呢?會不會導致原來有效的菌株反而效果大減呢?而且,每個人對於各種益生菌配方的感受性不同,如果服用後有改善或幫助你的生活質量,那對你說來,這就是有用的益生菌產品,如果沒效果,白花錢也沒用。

不過,購買益生菌產品時,一定不要大量囤積,以免放到菌株活性都衰退了。建議最多買幾個月內能服用完量。

2、包埋技術比較好

宣傳文案:通過「五層凍晶包埋專利技術」處理的益生菌,其菌株定殖力表現比未包埋菌株高出約數倍。

這種說法基本是正確的,但也存在一定問題。

凍晶技術就是利用低溫及真空的條件,將物質水分去除的冷凍乾燥技術,可以增加益生菌的穩定性!

不過,大家知道什麼是包埋技術嗎?

多層包埋技術是一種改善益生菌定殖率的解決方案。益生菌從生產製造,經過產品儲架時間,一路到被購買並食用後,還要經過胃酸、酶、膽鹼,最後才能定殖於腸道,發揮其保健效果。

要經過這麼多道關卡,會大幅降低益生菌的效果,但通過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將益生菌包裹起來,阻隔外在環境,能提高益生菌的穩定性及耐受性。這就好比,太空人穿著太空衣就可以到太空行走一樣,益生菌包埋技術可以減少外在環境的刺激,溫度、濕度、胃酸、膽鹼等。

但包埋技術也面臨到一些問題:

包埋技術的好壞

如果益生菌抵達作用處但其包埋的外殼還沒有溶解,那麼益生菌將無法定殖,發揮效果!有可能直接被排出體外,所以對包埋設計的拿捏非常重要,並非包埋越多,效果就越好!

會有較多添加劑

包埋層是以各種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來進行包裹,如:多糖、澱粉、藻酸鹽、明膠、殼聚糖、麥芽糊精、硬脂酸鎂等。這樣的話,對於特殊人群,比如孕婦和嬰幼兒來說,可能就不友好了。

包埋效果有限

包埋效果,整體來說仍無法做到100%,部分研究顯示,就算通過3層以上的包埋,經過24個月的保存期,菌株活性依然會下降90%。

3、桿菌比球菌好

宣傳文案:100%桿菌,我們的菌株配方都以桿菌為主,因此成本也比球菌高。但我們的企業只想給客戶最好的,所以我們生產的益生菌絕對是100%桿菌。

這種宣傳聽聽罷了,都是套路。

目前大多數的益生菌的確屬於桿菌,例如常見嗜酸乳桿菌、比菲德氏菌、乾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等。但也有部分的球菌同樣也有益生菌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腸球菌,這類球菌可能會出現在一些有名的益生菌產品中。

腸球菌能搶奪致病菌的生存空間,減少壞菌的增長,具有幫助腸道的效果。另一個重點就是菌球的體積小,很容易填充到高菌數,發揮好的保健效果。此外,該菌種的死菌,也曾經被應用在免疫提升的保健領域。

不過近年來研究發現,腸道菌可能會增加細菌抗藥的風險,所以使用應該更為嚴謹,因此腸道保健益生菌產品中較少添加。

另外,成本高並不代表是好的益生菌,需要看益生菌的針對效果。

4、添加酵素比較好

宣傳文案:添加菠蘿酵素,這是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能分解消化道內的食物,幫助消化,更助排便正常。

看看就行了,普通人不用買

酵素也就是酶,消化酶能幫助營養素分解,促進消化!但一般正常飲食,人體自身份泌的消化酶就已經足夠使用,無需增加服用,多吃了也沒特別效果。但如果消化酶分泌不夠,比如老年人、胰腺切除患者、暴飲暴食等,可能會需要,但也有單品,不必一定要吃益生菌。

5、專為亞洲人或中國人設計

宣傳文案:某某專利益生菌,專為亞洲人或中國人飲食習慣量身研發。

符合事實,益生菌產品需要定製

因為,不同飲食習慣會大大影響腸道菌群的生態,美式快餐、中式飲食、地中海飲食、或是習慣吃發酵食品,如泡菜、納豆等,會導致人體腸道中的菌群差異較大。

所以,腸道保健的菌株也大不相同,需要服用益生菌的人確實應該考慮通過一些特定的產品來調養腸道,不過,目前市面上用於腸道保健的益生菌大多相似,如果只是微調,恐怕效果並不佳,而如果只有特定的益生菌,成本可能又更高,這需要購買者去更多考量了。

最後,我們說說饒毅炮轟某些益生菌產品的問題,首先這跟人們健康意識提高有關,近幾年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22年底預估達到900億元左右,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很難有企業不心動,甚至有些科技公司也加入到賣益生菌的行列,但問題在於健康行業需要高額研發支撐,他們做不到,於是有些人就打著科普的旗號,用各種宣傳話術來營銷,饒毅真的看不下去了。

目前看,益生菌市場正逐漸結束野蠻生長,是一地雞毛,還是蓬勃發展,這需要人們理性面對。

好了,今天關於市面上益生菌宣傳的解讀就到這裡吧,如果大家有其他養生保健的問題,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我們下次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2a144313006e8350468ebbcbb975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