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硬科技基金最豪華的一筆募資官宣

2023-05-09     投中網

原標題:2023年,硬科技基金最豪華的一筆募資官宣

2023年,聽夠了募資難之後,終於有一隻「王炸」級別的科技基金官宣。

5月9日,豐年資本官宣了總規模12億元的新一期基金,該基金聚焦科技產業,LP陣容相當豪華,集齊了「國家隊」以及地方政府引導基金、一流市場化母基金和產業資本。2023年開年以來LP陣容最豪華的科技產業基金,可能就是它了。

標準的白馬基金陣容

我們來看一下,這隻剛剛出爐的基金都有哪些LP。

首先,豐年資本拿到了國家級引導基金中金啟元和國投創合的出資。中金啟元全稱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它的出資人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全國社保基金等,是國內首支專注於新興產業創投基金投資和直接投資的國家級基金。國投創合則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旗下的專業引導基金及產業基金管理機構,直接管理規模超過400億元,專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同時,豐年資本也獲得了多隻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支持,包括安徽銅陵國控、銅陵大江、中金徐州等。

其次,多隻一線市場化母基金、機構LP也同時出現在了豐年資本新一期基金的LP名單中,包括廈門建發新興投資、廈門金圓股權、中新集團、道禾等。社會化募資現在有多難業內都清楚,同時獲得多隻一線市場化母基金出資是對投資體系成熟度和業績持續性最可靠的認證。來自福建廈門的建發新興投資集團是一家營業收入超7000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近年來發力股權投資,是國內當前少有的擁有巨額長線資金、且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機構投資人,頭部基金募資必拜的「 碼頭」之一。廈門金圓股權、中新集團、道禾也都是極具市場影響力的知名市場化母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豐年資本還拿到了重要產業資本、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的出資。產業資本是一級市場上日益重要的新興出資力量,而它們不僅關注基金業績,也對GP的產業理解力、契合度要求很高。上汽很早就低調進入股權投資,過去主要與白馬基金合作,做過高瓴、博裕資本等機構的LP,投資方向主要是汽車產業鏈及其相關領域。

這基本上是市場上最高規格的LP組合了,標準的白馬基金陣容。2014年成立的豐年基金屬於新生代人民幣基金。八年來豐年資本一直專注於科技和高端製造產業投資。新一期基金的落地,意味著豐年資本已經登堂入室,獲得了市場上最一流的機構LP們的信任票,這對八歲的豐年資本而言可稱為一次小小的「加冠禮」,意味著豐年資本正在從「黑馬」邁向「白馬」。

2022年以來中國創投市場募資形勢持續緊張,但豐年資本的募資相當順利,多家市場化母基金早早就「預定」了份額,2022年6月首關之後不到1年即完成了最終關閉。擁有穿越周期的募資能力,這也是衡量一家投資機構品牌沉澱、行業地位的關鍵指標之一。

豪華募資背後,多個數十倍回報項目在手

為什麼是豐年資本拿下了2023年科技基金的開門紅?

翻一翻豐年資本的投資組合,不得不說投資業績是相當的過硬。豐年資本是中國最早體系化研究、專注於科技和高端製造產業投資的機構之一。經過八年深耕,豐年資本已經成為少有的在科技和高端製造產業既有深入的布局,又跑出了爆款項目的投資機構。

豐年資本在科技領域的投資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汽車新能源、電子元器件、工業自動化、國防軍工與航空航天等賽道,投資了包括達夢數據、達利凱普、矽電股份、勝科納米、強一半導體等眾多擁有高技術壁壘的企業。

2022年底,達夢數據科創板首發過會,目前正在等待註冊。豐年資本2019年投資達夢數據,一路見證並陪伴了它高速發展的歷程。達夢數據目前已經成長為國產資料庫的絕對龍頭,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國產資料庫管理軟體市占率第一,代表著國產資料庫的最高水平。按A股軟體行業平均市盈率,上市後達夢數據有望為豐年資本帶來數十倍回報。

就在前幾日,豐年資本連續兩天兩家已投企業順利過會:矽電股份和佳宏新材。值得注意的是,兩家企業都由豐年高端製造一期基金進行投資。不到一年時間,本只基金迎來了5個A股IPO,包含了西測測試、達夢數據、飛沃科技、矽電股份、佳宏新材多家已經成功過會進入退出期的明星項目,堪稱實現「大豐收」。多個項目占股比高,投資回報相當豐厚,即便放在目前整個一級市場中豐年高端製造一期單只基金的回報也絕對名列前茅。

豐年資本早在2019年就參與到了矽電股份的投資當中,幫助矽電股份進行了銷售、研發、供應鏈、生產運營等全價值鏈的管理提升。此後矽電的產品成功打入華為供應鏈,並在2021年獲得哈勃投資。豐年資本投資後,企業的業績爆髮式增長。招股書顯示,2019年矽電半導體營收還僅有9000多萬元,2021年已經增長至4億元,同期凈利潤更是從528萬元增長至9603萬元,足足增長了18倍!這是豐年資本又一個有望斬獲數十倍回報的超級IPO。

還未啟動上市的項目也跑的相當不錯。2022年底晶圓測試探針卡供應商強一半導體宣布完成D+輪融資。豐年資本2020年獨家投資了強一半導體的A輪,此後強一半導體已經連續完成了5輪融資,後續投資者包括哈勃投資、元禾璞華、基石資本等重要產業資本和VC/PE機構。豐年資本是強一半導體的首個投資人,截止目前也是企業最大的機構投資方。自豐年投資之後,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企業估值增長近10倍。

雖然大家都說過去一年的一級市場寒風習習,但對豐年資本來說卻是逆勢崛起的一年,募資、業績取得雙豐收。

能把產業賦能做到「車間級」的投資機構

豐年資本今年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如果要探究其原因,那麼還得歸結到「產業」二字。

「產業能力」是現在一級市場的新顯學,幾乎所有投資機構都在談。而豐年資本對產業的理解格外地早。回望2014年成立之時,豐年資本就選擇了走產業型投資機構之路,強調要「聚焦產業」和「管理賦能」。

豐年資本最為外界熟知的、也是最具特色的舉措,是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打造了一個由來自丹納赫、GE、諾和諾德、博世等工業巨頭的前資深高管組成的賦能中台——「豐年經營管理中心」(簡稱HMSC),全面賦能中國科技企業。這在整個中國投資行業都找不到先例。

HMSC目前擁有一個十餘人的團隊,他們不直接參與投資,但在豐年資本的投前投後環節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役應該是對矽電半導體的賦能。

2019年豐年資本投資矽電股份之時,後者剛剛在12英寸全自動探針台研發上取得的突破,正迎來發展的重要拐點。面對訂單增長,常規型解決辦法就是擴廠房、加產線。而當時恰逢「晶片荒」,需求爆發性增長,因此傳統做法變得既不經濟,也不太現實。

2021年初,豐年資本決心幫矽電股份應對迫在眉睫的產能挑戰。HMSC(當時還叫做豐年經營管理辦公室)派出了一個經營小組直接進到了廠房裡。小組把車間的老師傅們請過來,一個個的問,梳理出完整的工藝流程,然後找出其中哪些環節存在問題,最後給出解決方案,整個改造過程花費了半年之久。改造完成之後,矽電半導體的產線在沒有增加設備和人手的情況下,實現了產能的翻倍,並且還能節約50%的空間!

不得不說,豐年資本打造HMSC的做法相當地超前和大膽。即便是在幾乎所有投資機構都意識到了產業能力重要性的當下,也鮮少機構能有這樣的魄力。所謂賦能中台,對大部分機構來說還是顯得過於奢侈了。

但豐年資本在這一點上一直很堅決。

因為強大的產業能力,豐年資本能夠踐行集中重注的投資哲學,很多項目都是領投甚至獨投。例如矽電股份,招股書顯示,豐年資本通過豐年君和、豐年君傳兩隻基金合計持有7.90%股份,比哈勃的持股比例還高。

實際上,豐年資本的投資組合中有很多項目,都是在在與一眾大牌機構、國字號機構的競爭中拿下領投權的。豐年資本合伙人趙豐將這歸功於豐年資本的強大科技產業賦能能力,他表示:「我們跟企業家聊十分鐘,他們就明顯感到我們其它機構是有區別的,我們更深入產業並且能幫助他們。」

趙豐向投中網表示,其實企業家並不喜歡一個投資人上來就跟他聊收入有多少?利潤有多少?什麼時候上市?他現在見企業家聊的經常是一些企業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很具體的問題,例如「有哪些辦法能夠提升產能」、「質量穩定性可以怎麼控制」之類的話題。跟企業家聊這些,他們馬上就能判斷這個投資人是不是真懂產業。

豐年資本能夠逆勢募資的背後有強大的投資能力支撐。在新一期基金在官宣的同時,多個優質儲備項目已經在近期完成了投資和交割。當豐年資本的LP「獲得感」是相當的足。

眼下一級市場形勢複雜,不光募資難,投資也難,很多基金募到錢卻投不出去,而豐年資本則是投資節奏拉滿,幾乎看不出市場周期的影響。隨著科技賽道和A股市場的持續崛起,長期深耕於此、早早建立自身「根據地「的豐年資本正在這一波浪潮中成為下一隻「白馬基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7c9a7e6cdba8a56e28ec6f1c0e8b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