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未必是一種病,也可能是太缺愛|自體心理學明天開課

2023-09-12   簡單心理

原標題:自戀未必是一種病,也可能是太缺愛|自體心理學明天開課

《自體心理學入門55講》

國內自體心理學代表人物授課!

搶先價直降200,限量10人。

明天開課,立刻搶占名額!

這是發生在心理諮詢室里的一段對話:

來訪者:「我領導已經結婚了,明知道不可能,但我總是離不開他。」

諮詢師:「你或許能從他身上獲得力量感,是嗎?」

來訪者:「對,在他身邊我就覺得不再空洞,會更勇敢。」

諮詢師:「這很像你父親離開後,你一直找尋的東西?」

來訪者:「沒錯,我爸離開以後,就一直沒有人給我這種力量了。」

諮詢師對來訪者所揭示的,正是自體心理學中的「理想化移情」,即用共情的方式,為來訪者說出了她內心一直想表達的內容。

心理諮詢過程中我們始終都在強調「人」的重要性。

自體心理學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四大理論基石之一,源自海因茨·科胡特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研究。

有人說:「科胡特拯救了精神分析」。

在自體心理學中,治療師以共情這個重要工具深入地理解來訪者。

01

有經典精神分析,為什麼還提出自體心理學?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曾經接觸過一個臨床案例:每當他用經典精神分析的理論(如俄狄浦斯情結)為來訪者做出解釋時,對方就會反感和抗拒

科胡特感到治療陷入了僵局。後來他決定放下所有的理論,去聽聽來訪者真正想表達的內容,澄清來訪者所說的痛苦,並說出ta一直想表達的話,終於來訪者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治療工作也變得順利。

他開始思考,似乎不應該急於為來訪者用理論貼標籤,一開始的理解如果不對,那就換一種理解方式,而不是先貼上一些諸如俄狄浦斯衝突的標籤。

不同於卡爾·羅傑斯的「共情式反應」,自體心理學的共情,是指諮詢師對來訪者的主觀世界的理解,並基於這種理解,說出來訪者內心想說卻從沒說出的話,使來訪者有了「共鳴」的感覺。

這種共鳴,最終能讓來訪者感到被理解、被共振。

with non-hostile firmness and non-seductive affection

不含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

——科胡特

02

自體到底是什麼?

自體,其實沒有一個恰到好處的中文詞能做完美的解釋,但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特徵的結合體。

徐鈞老師說過,我們可以形象地描述一下自體這個詞:

"我們站在1米高的桌子上,可能感覺比較踏實,但是站在10米高台邊的桌子上,就會感覺自體要垮掉了,恐懼感升起來了。"

這個例子能很好地幫我們理解自體的含義。

徐鈞講授,55講了解自體心理學,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每個人都有發展自體的需要,使自己能在生活中有一個穩定的人格。

而當人們在經歷挫折或者創傷時,都會有一些消極、痛苦的情緒體驗。

有些人會通過自我安撫或者他人的陪伴會慢慢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有些人卻會陷入自我否定的抑鬱情緒中無法自拔;還有些人表現得像沒發生過什麼,卻通過一些「症狀」表達,比如:

自體崩解

頻繁的焦慮、抑鬱、易怒、恐懼(外在世界或身體的完整)

從輕微的焦慮不安到自體結構整體失去的恐懼

過量飲食服藥,重複手淫,混亂的性行為,過度睡眠

自體在時間上嚴重地失去連續感,在空間上失去統整感,對身體碎片化、身體健康的廣泛持續的擔心恐懼

健康的自我

統整、連續、有活力、積極的感覺

作為與他人共情的結果,情感是流動和有活力的

能過技能和天分以及完成目標獲得積極的有價值的感覺

我們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這些挫折,取決於支撐我們「自戀」的心理結構是如何的。

自體心理學就是從人類的自戀需求出發去闡述心理結構的,核心結構是——自體(self)

03

為什麼要學習自體心理學?

1、自體心理學是對傳統精神分析的重大突破

自體心理學作為當代精神分析四大主流學派之一,擺脫了古典精神分析的單一性。

其從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的世界中脫穎而出,關注人際互動與人類主體之間的關係,真正從人性主義角度關注來訪者的主體經驗,整合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治療及科學實證研究的力量,是當代臨床心理治療的重要成就之一。

2、自體心理學極大擴寬心理治療的工作範圍

弗洛伊德認為,包括自戀型人格障礙在內的自體疾患群(自戀神經症)是不可能被分析療愈的,此後的50年,不同的分析家和治療師對此進行了不同探索,但收效甚微。

直到1971年,科胡特(Kohut)提出了對自體疾患的系統分析的方法,這一情況得以改觀,之後在1977年科胡特正式發展了自體心理學。

臨床工作中不乏遇到自戀議題,自戀性特質導致來訪者無法充分利用資源,嚴重妨礙來訪者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傳統精神分析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無法治療,但自體心理學發展了更有效的精神分析工作思想和方式,重建了精神分析對人性的關懷。

3、自體心理學技術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脫落率

自體心理學被認為是精神分析流派中最溫暖的,強調在心理分析治療中對來訪者共情的人性理解,以使病人獲得自身的重建。

與客體關係和經典精神分析相比,自體心理學更溫暖、更包容,更貼近來訪者的感受,在平等的對話環境中與來訪者一起探索自我、療愈自我,在臨床中,對提高復約率,增強療效有促進。

這也是為什麼強烈推薦你一定要學自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你若想系統學習自體心理學,一定繞不開一個人:

國內自體心理學的代表之一——徐鈞老師。

上下滑動查看師資詳情

簡單心理和徐鈞老師聯合開發的這門《徐鈞自體心理學55講》,可能是目前市面上理論的專業性、系統性和實操的落地性、可靠性最有保障的一門課程。

徐鈞親授,55講了解自體心理學,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與常見的經典自體心理學課程不同,在這55講課程中,徐鈞老師作為國內自體心理學的代表之一,還會更多結合現代自體心理學,側重前沿的人際精神分析相關研究,確保內容經典且與時俱進!

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你可以:

系統掌握經典自體心理學的理論框架

把握入門自體心理學的學習、工作方法和實操技巧

緊跟最新國際進展,了解自體心理學臨床工作中最前沿的理論和技術

上下滑動查看課程大綱

為什麼要報這門課

你能看到這裡,相信你對課程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但你也一定有一個疑問:

網上專業的書籍這麼多,免費課程那麼多,我為什麼要花一千多元報名一門線上課程?

因為性價比,極高的性價比。

專業理論 + 1v1作業批改 + 名師親授 + 證書認證,始終為學習效果負責!

當你想要快速掌握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有一個公式可參考:

學習新的知識 = 學習素材 + 系統反思+ 專業反饋

學習素材:由行業頂尖老師打造的專業課程內容,儘可能讓初學者也能聽懂學會

系統反思:每1章知識點+1個案例+1個實操作業,保證每一個學習單元紮實推進

專業反饋:專業導師視頻課程+臨床諮詢師助教教學答疑,雙師教學模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簡單心理Uni致力打造學習閉環,每一個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你購買的絕對不是一些課程視頻,更重要的還有:

實操作業+社群分享

助教老師及時反饋指導

簡單心理官方結業認證證書

《徐鈞自體心理學55講》

國內自體心理學的代表之一徐鈞親授

4大必修模塊 + 55節專業課程

1v1作業反饋 + 每周答疑分享

完善的雙師培訓體系 +簡單心理Uni學習認證

限時團購1302元,立刻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鐵粉節大促活動正式開始啦!

超多大額充分福利優惠券發放中……

立刻掃碼了解活動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課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