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盛嚴慈:產品 人才 實踐是成功出海的三大重要原則

2023-12-16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復宏漢霖盛嚴慈:產品 人才 實踐是成功出海的三大重要原則

本報記者 陳婷 曹學平 北京報道

「對於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出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活下去、活得好的選擇。」

12月13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馭變·圖強——2023中國醫藥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對於當前中國創新藥「出海」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696.HK,以下簡稱「復宏漢霖」)全球戰略與項目管理總經理盛嚴慈表達了上述觀點。

盛嚴慈表示,近年來,復宏漢霖的產品管線開始成熟,並陸續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商業化。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有5款自研產品上市,觸達全球超過40個市場。另有10餘個上市註冊申請獲歐盟、美國、加拿大、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藥品監管部門受理。

如何更好更快地「出海」?盛嚴慈分享了復宏漢霖內部戰略決策中的「3P」原則——產品(Product)、人才(People)、實踐(Practice)。盛嚴慈表示,產品競爭力是首要原則,復宏漢霖在管線篩選階段包括適應證和靶點的選擇、開發路徑以及準備投入的資源等環節,就已經做好未來上市的準備,「若產品不好,無論如何也上不了國際化的牌桌」。

人才方面,復宏漢霖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盛嚴慈表示,公司在臨床、產品註冊等領域對人才的專業背景有著嚴格標準,「企業要重視人才,捨得給人才花錢,縮短自身學習的曲線。因為摸索的時間成本太大,不能為了在人才上省小錢反而在整體產品開發上付出大代價」。

實踐環節方面,盛嚴慈表示:「坐而論道沒有用,要主動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問題。處於不同階段的創新藥都會遇到以往未曾預料過的問題,只有積極投入實踐、邊走邊學,才能最終達到目標。」

「總而言之,不管是產品、人才還是實踐,千萬不要想著走捷徑,在國際化出海這件事情上,走捷徑是一條最遠的路。」盛嚴慈表示。

對於創新藥而言,獲批並不是終點,如何實現商業化以及盈利才是創新藥企持續發展的最終命題。

分不同市場來看,盛嚴慈表示,歐洲市場比較分散和複雜,各個國家的經濟水平、用藥習慣、價格體系各不相同,產品獲得歐盟註冊相對容易,但准入難。美國市場高度鼓勵創新,很少有講「性價比」,部分定價較高的產品反而能獲得較好的銷售表現。「面對不同的市場,應對的思路完全不一樣,還是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三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復宏漢霖實現營業收入約39.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4%,期內盈利約4.08億元,主要由於核心產品陸續實現商業化銷售且銷量持續擴大所致。其中,公司的曲妥珠單抗及斯魯利單抗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分別約為20.15億元、8.65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151a282cf6ad89d3837cd2ddb16d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