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的火鍋店要「拼二胎」!

2023-02-14     火鍋餐見

原標題:2023,我的火鍋店要「拼二胎」!

本期看點

1、火鍋品牌開副牌的一些現象

2、火鍋老闆該如何選擇副牌

隨著疫情的全面放開,經歷了爆火的春節檔,餐飲人和消費者的信心都在強勢回歸。

一些按捺不住要起飛的火鍋人,對2023充滿征服欲,要麼規劃拓店藍圖,要麼摩拳擦掌準備開副牌。

開副牌的動機,一是企業尋找第二增長點,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對新鮮事物有著天生的好奇心——老闆也好奇。那麼,準備大幹一場的老闆們,2023,你準備開什麼副牌?

火鍋餐見在採訪諸多老闆後,歸納總結了火鍋店開副牌的3個特點,可做參考。

與火鍋相關的

麻辣燙、烤魚、牛雜煲……

無論人們對未知事物有多好奇,在考慮風險和營收的情況下,跨界的步子還應謹慎一些,像歐舒丹、科顏氏這樣的場外選手來餐飲插一棒子的情況,確實不常見,但可以預料的是,結局不會妙;

即便強如王老吉、同仁堂這般品牌,開茶飲店依舊差點意思,畢竟,零售思維跟門店思維並不相通,藥品與食物的經營理念也並不一致。

王老吉的茶飲店

就算老大如海底撈者,跨界賣些炒雞、粉面之物,也不能保證穩賺不賠,去年還關了個粉店,當然,海底撈的火鍋店這兩年也關不少。

火鍋與快餐,終究有條看不見的溝,具體多深,還得看掌柜的商業認知有多高。

干點與火鍋相關的品類,內心還是有底的。

一位火鍋餐見餐創聯會員介紹,幾年前,他開了個串串店,去年又搞了個麻辣燙店,如今兩個店都有聲有色;還有位會員,一直做牛肉火鍋,去年搞了個牛雜煲,做得也挺火爆。

牛雜煲

這兩個會員所做的品類,十分接近,而且用的全是巧勁,方寸之地,仍能閃跳騰挪,確實有點東西。

對於有強大供應鏈支撐的品牌而言,做同類型的副牌更為容易,比如九毛九做的賴美麗烤魚,與太二酸菜魚師出同門,調性一致,共享供應鏈也比較方便;上海的國民火鍋吳老么,去年12月升級了自家的烤魚品牌,使得更多年輕人跑去打卡。

烤魚

還有大龍燚,開的副牌就更多了,像盤盤麻辣燙、毛肚火鍋什麼的,都與火鍋相關,當然,大龍燚背後的供應鏈是遠方雲天,一個「狠角色」。

解壓的、社交屬性強的

烤肉是首選

疫情過後,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體驗、心情,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死生之外無大事」,成了諸多消費者的信條。

所以,你能看到,在春節檔,很多象徵吉祥、令人愉悅的產品銷量較之幾年前,呈幾何式增長,比如鞭炮、大紅燈籠、福字,甚至連從前「車厘子自由」的想法都是奢侈的時候,今年車厘子一躍成為熱賣水果的C位,尤其是數公斤的禮盒裝,走貨更快。

疫後的心理重建,如同自然災害後的重建一樣,摧毀後的風景已於先前不同,人們逐漸傾向解壓、愉悅的食物。

火鍋老闆們一定要看到這個變化,因為這是大眾消費最重要的動機之一。

火鍋店再開副牌,可盡力向上靠攏——解壓的、社交屬性強的。

解壓的燒烤

一位浙江火鍋老闆表示,符合解壓和社交屬性的品類,除了火鍋,還有燒烤。

該老闆主業是火鍋,副牌是日式烤肉,生意都不錯。

一些火鍋店將烤涮融為一體,食材自助,按位收費,在商場裡大殺四方,原因正基於此。

火鍋餐見之前的文章中寫過,燒烤,是刻在人類基因里記憶,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第一口熟食,就是燒烤——天火降臨,動物被燒死,人類才有幸吃口熱乎飯,熟食好消化、易咀嚼、營養高,且味道好,燒烤,成了絕佳食物。

有些火鍋大佬一開始就盯上了燒烤賽道,比如謝謝鍋,直接在火鍋店裡開烤,加上「酒吧風」的加持,氛圍感做得很足。

圍爐煮茶

2022年大熱的露營風、圍爐煮茶亦同此理。

邀三五好友,烤點紅薯橘子、煮杯清茶,短暫遠離塵囂,偷得浮生半日閒,人們發現,生活不全是瑣碎與枯燥,還可以有爐邊的解壓與詩意。

投資小、易操作的

滷味、炸貨、茶飲、小面……

對於小火鍋店老闆而言,投資小、好操作的品類,是不錯選擇。

像牛真牛火鍋,疫情期間閉店,靠賣滷牛肉之類的滷味支撐,廣受社區居民歡迎,後來順勢開起了滷味店,有基礎、有認知、有客群,生意相當火。

23度不太冷椰子雞雖是火鍋,但開了個椰不二飲品店,主打椰子茶飲,很熱賣,另外,23度不太冷還搞了個甜品品牌,也十分受年輕人青睞。

椰不二

還有冒椒火辣的炸貨鋪,以烤苕皮聞名,顧客口碑也不錯。

一位牛雜火鍋店老闆告訴火鍋餐見,她將自家產品打包,做成新零售,在店裡售賣,銷量還可以,「會根據顧客需求,調整零售品類,增加應用場景。」

滷味店、飲品店、甜品店,產品高度聚焦,可複製化程度高,只要有特色,就不怕沒路走。

當然,也有一部分火鍋老闆玩起了快餐和中餐炒菜,膽子可謂相當大,像劉一手火鍋,搞了個流口水小面,有聲有色,氣質拿捏得很死。

開到國外的流口水小面

火鍋餐見認為,企業開副牌,如同再創業,失敗是必然,成功是偶然,不可冒進輕敵,既要學會逆流而上,也要學會及時止損,否則越陷越深,再多的投入,都成了沉沒成本。

不止創業,人生亦如此。

除本專業外,在其他領域也做得出色的人,多半摸透了相關事物和行業的第一性原理,可謂讀懂了「天道」,進而衍生出的「法術器」自然具有殺傷力。

如果參不透,跨界開副牌,還須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f43423f4caa2f9a3a197ca7bef5d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