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崑山張家角社區:奏響社區治理「交響曲」

2023-04-17     民生周刊

原標題:江蘇崑山張家角社區:奏響社區治理「交響曲」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賈偉

「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如何做好穿針引線的人,構建黨建引領的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是關鍵。

「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如何做好穿針引線的人,構建黨建引領的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是關鍵。

在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周市鎮康景路與迎周路交會處,有一個「年輕」的社區。社區內紅磚灰瓦,街道寬敞,生活便利,鄰里和諧。這裡是張家角社區。

張家角社區籌建於2020年,區域面積0.69平方公里,建築面積62.5萬平方米,總戶數4431戶,常住人口約7000人。相較於該鎮的其他社區來說,張家角是個小而美的社區。

社區工作者胡川每天都要在社區內外走一走,看一看,發現垃圾上前清理,看見消防設施檢查是否正常使用……這是胡川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第3個年頭,3年來,他見證了張家角社區的發展,也與社區共同成長。

網格長鬍川在小區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

千條線 一根針

翻開2023年2月的張家角社區工作檯帳:採集人口信息142條,處置安全隱患23件,調解矛盾糾紛4場次;開展參與「清潔環境,美麗家園」宣傳主題活動、親子閱讀活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共計4場次,覆蓋居民約440人次;網格長開展重點人員和關愛人群服務走訪10人次……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涉及方方面面。胡川將主要工作歸納為三部分,一是貫徹執行上級部門的工作方針政策,及時準確抓好落實;二是解決民生問題,為居民做好服務工作;三是提升居民文明素養,提高社區文明程度,營造文明、和諧、幸福的鄰里氛圍。三者各有側重,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如何做好穿針引線的人,構建黨建引領的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是關鍵。張家角社區有5個網格,以網格化管理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社區末梢,每個網格由網格長、網格員、居民志願者組成,構築網格內的三級工作架構。

作為第3網格網格長,胡川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總結,他說:「小網格,大能量。網格是面鏡子,既照亮了居民的生活,又時刻提醒我,作為一名黨員,要始終以百姓心為心。」

社區工作瑣碎複雜,耐心細緻是對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有時遇到居民不理解的情況,要把政策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居民聽。

有一次,胡川與網格員胡煒在樓棟進行日常網格安全巡查,突然發現有一層房屋較往常多出一扇門,經核查是房主自己開牆設門,兩人立即聯繫房主,告知擅自改變房屋主結構的危害性,督促其整改,經多次上門當面勸告和耐心教育,房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拆除大門,還原牆體,恢復原狀,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品牌先行 項目支撐

垃圾分類活動在張家角社區十分火熱,青少年家庭參與度非常高,尤其是2022年暑期,有56名青少年參加了該活動,累計服務達450人次,這得益於「品牌+項目」的支撐。

「家·聚融合」是張家角社區的特色黨建品牌。據張家角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霞介紹,「家」是中國人的根與魂,是每個人心中溫馨的港灣,張家角社區黨支部選擇「家」作為黨建品牌主線,是因為「家」不僅是張家角社區字面上的「家」,還是社區在推動共建共治共享中,努力想要為居民打造的溫馨港灣。通過聚、融、合,匯聚黨群資源,融心、融治、融智,形成強大合力,推動社區新發展。

圍繞社區黨建品牌,打造志願者相關項目。經過2020年的「志願者培育」、2021年的「志願者增能」及2022年的「志願者綻放」3年的項目發展,張家角社區已經擁有幾支較為成熟的志願者隊伍。2022年志願者參與社區活動人次達5288人次,志願者服務時長28925小時,在冊志願者人數330人。

在張家角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通過引導志願者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開展、自我評估、自我協調,以「社區為平台,志願者組織,群眾來唱戲」的模式,邀請更多的居民參與社區垃圾分類,也讓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張家角社區還將「家·聚融合」黨建品牌與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充分融合,形成了「家有佳節」「聚智創效」「融心融文」「合心合力」4個子項目,舉辦慶祝傳統佳節、百姓議事廳、老幹部解憂工作室、親子閱讀書會、國學文化誦讀等活動,增進社區居民感情,共築小區文明文化。

黨建引領 共同成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對此,陳霞表示:「張家角社區黨支部建強社區黨組織堡壘,不斷強化理論政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把黨的惠民政策宣傳好,把社區居民群眾組織好,提升社區治理『戰鬥力』。」

張家角社區由黨員掛鉤社區大大小小的項目,垃圾分類督導、消防安全夜查等項目中都有黨員的身影,加強黨建引領,把黨員先鋒崗建在群眾需要的地方。陳霞說:「社區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結合黨建、網格、社區民警、社區志願者等各方力量,激發社區治理『新動能』,打造社區治理新格局。」

今年年初,蘇州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蘇州市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制度體系的重點任務,積極推動蘇州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持續高質量發展。

張家角社區工作者也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2022年有4名工作人員取得社工證。胡川說:「社區工作的特殊性質要求我們是『多面手』『百事通』,我們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進步,在工作中成長,從而推動社區治理提質生效。」

接下來,張家角社區還將深入拓展治理隊伍,推動「微網格」建設,將社區劃分為43個微網格,深度發掘「微網格」中黨員、退休幹部,建強根系工程,將黨組織的服務和治理延伸到基層最末梢,在「最後一米」收集民情,關愛民生。

「咱們社區工作者就是要關心居民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及時感知居民所思所想所盼,踏踏實實為居民辦實事,讓居民時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胡川說。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於2023年第8期《民生周刊》雜誌

原標題:《江蘇崑山張家角社區:奏響社區治理「交響曲」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賈偉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a6f9f23c645b7fe15169b95616b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