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繳暖氣費,全靠蹭?「蹭暖費」該收嗎?聽聽律師怎麼說→

2023-11-24     民生周刊

原標題:不繳暖氣費,全靠蹭?「蹭暖費」該收嗎?聽聽律師怎麼說

冬天到了,

網絡上再現「蹭暖族」的探討,

也就是在一些集中供暖的小區,

不繳取暖費,利用傳熱性質,

享受其他用戶的供暖。

為了避免故意「蹭暖」,

一些小區要求所有住戶都要繳納取暖費。

此外,部分省市也明確規定,

報停暖氣需要繳納30%的基礎費用。

這雖然避免了一部分人「蹭暖」

但也引發了爭議,一些住戶認為,

自家房屋空置或入住時間少,

繳納基礎費用是強制消費,

為此,還出現了不少法律糾紛。

「蹭暖族」引熱議

北方城市,幾乎都會集體供暖,入冬之後,大多要憑暖氣取暖。但一部分業主未繳取暖費,屋內溫度卻還算「舒適」,歸其原因,有人認為這是在「蹭暖」,即在不繳取暖費的情況下,利用樓房的傳熱性質,享受其他業主繳費後帶來的「附加溫暖」。

在網絡上,還有網友記錄了自己真實的「蹭暖」經歷,在冬季,室內溫度高時達25℃,低時為19℃,她坦言,「省了很多錢」。但並非所有未繳取暖費業主都是在「蹭暖」,有的是因為有房子卻無人居住,有的則是因為受不了乾熱空氣。

這在北方城市來說,比較常見,但不少業主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蹭暖族」在無形中損害了自己的權益,他們認為,如果樓上樓下都不供暖,就自家供暖的情況下,溫度也達不到理想狀態。

在社交媒體上,類似內容的發文很常見。一位網友發文稱,「昨天發現樓上今年又沒繳暖氣費,雖說繳不繳是每個住戶的自由,但是還是感覺心裡不平衡。」該網友稱,其住在二樓,三樓和一樓不繳費必然會導致自家溫度不夠高,但礙於鄰里關係,卻又不能明說。該帖子下,有數千評論,態度各有不同。有人認為這是個人權利,有人則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做法」。

多地已經取消

報停暖氣所需的基礎熱費

「蹭暖費」實際上指的是基礎熱費,又稱熱能損耗費。有熱力公司提到,之所以有此費用,來自於供暖行業的特殊性,熱具有傳導性,在供熱過程中存在用熱戶向停供戶傳遞熱能的現象,為了補齊熱量損耗產生的費用,因此收取一定比例的基礎熱費。

民小生了解到,目前,多地已經取消了報停暖氣所需的基礎熱費。例如,山東省供熱條例作出規定,如果不需要供暖,只要按照規定時間報停成功,是不需要交一分錢採暖費的。

今年開始,遼寧瀋陽也作出調整,辦理停止供熱,不再收取15%的基礎熱費。此外,河北承德、張家口、衡水等多市區也不收取「基本熱費」。

與此同時,目前不少城市依然作出規定,居民暫停供熱,需要收取採暖費總額的20%至30%的費用。

例如北京市於2022年10月25日正式公布並實施的《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熱暫停和恢復供熱指導意見》提到,居民暫停供熱需要收取採暖費總額的30%。

對於收費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解釋,單個用戶的採暖設施是供熱系統整體的一部分,供熱設施及供熱負荷的配備並不會因單個用戶要求停熱而減少,要求停熱的用戶仍然占有供熱資源。單個用戶雖然暫停供熱,但供熱單位的服務責任並未終止,供熱單位仍然承擔著管理責任,為其配置供熱設施、預留供熱負荷,保留用戶恢復用熱的權益,以及在事故狀態下的搶修責任,繼而會發生必要的固定成本費用。

供熱固定成本費用不會因停熱而減少或轉移。北京市供熱辦稱,供熱固定成本占比約為30%,供用熱雙方可參照上述比例收取停暖費基本費用,也可另行協商確定停暖費用。

此外, 除了北京市,西安市、太原市等地的基本熱費比例也是30%,天津市的基本熱費比例為20%,包頭市基礎熱費比例則為15%。

「蹭暖費」該不該交?

對此,有網友表示贊同,認為收取「蹭暖費」可以理解,「有利於平衡其他正常繳費住戶的熱損失」。

有網友則表示反對,認為是否開暖氣是住戶的權利,他人不能隨意干涉。

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甄恩陽表示,在法律上,沒有對「蹭暖」行為有定義,如果業主認為鄰居的「蹭暖」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則需要舉證,沒有的話,則是合法的,「業主可以自主決定是否繳納暖氣費。」甄恩陽表示,熱企公司如果收取費用,需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或者規章制度,不可巧立名目,如物業將取暖費用與其他費用進行捆綁,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通過司法程序要求對方返還費用。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素材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魯中晨報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dd5bcc8abf5a486a13e289c29ff3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