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碴從天而降 一根吸管成破案關鍵
2023-11-21 09:53·江南都市報
文/圖 倫藝菲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高譯丹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高空拋物罪」作為刑事犯罪正式入刑。今年以來,我省各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不少高空拋物案,包括南昌在內的高空拋物危害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
高空拋物事件發生後,如何鎖定肇事者、如何為受害人討回公道、如何對肇事者予以震懾,一直是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近日,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塘山派出所民警就通過一根口服液吸管,利用DNA檢測技術,揪出了從天而降的玻璃碴主人。
事件:玻璃碴從天而降 警方排查無人承認
10月6日,家住塘山鎮某小區的肖先生正在家中看電視,突然陽台窗外傳來砰的一聲,引起他的注意。肖先生探頭一看,發現一個棕色口服液藥瓶落在窗台底下,陽台曬衣架上晾曬的枕巾也粘上了玻璃碎片。
肖先生認為,假如自己沒注意到,用枕巾睡覺的話,很有可能玻璃碎片會傷到人。他便將此事反映給了小區物業和民警。
事發單元樓總共33層,肖先生家住19樓。社區民警童艷接到反映後,隨即趕赴現場調查取證,對19樓以上進行逐戶走訪,但無一戶住戶承認。隨後,童艷便將口服液藥瓶碎片送往刑偵大隊技術科提取指紋,但因瓶身已經支離破碎,想從瓶身提取DNA找到肇事者的希望非常渺茫。
經過:次日再出新線索 DNA檢測報告揭秘
正當調查工作陷入僵局,次日,肖先生找到童艷反映,其在窗台底下又發現了一根口服液吸管。童艷推斷,吸管上或許能留下些許痕跡,於是她立即將吸管送到南昌市公安局刑科所進行檢驗。好在,技術人員在這根吸管上提取到了DNA樣本。得到消息的童艷眼前一亮,「成功了一半!」
為了儘快找出肇事者,童艷聯合小區物業對肖先生樓上14戶住戶進行走訪。住戶白天上班不在家,童艷便利用晚上時間逐戶走訪;孩子不配合採集DNA,童艷便聯繫孩子父母,跑到其所開店面採集樣本;老人覺得與己無關不願意配合採集,童艷便先採集其親屬樣本,將每戶採集情況做好登記。
連續跑了多日,童艷採集完成了16份DNA樣本。經過技術比對,警方終於鎖定了肇事者。
結果:肇事者就住樓上 面對鐵證公開道歉
經過比對,警方發現,20樓住戶帥某DNA樣本與送檢吸管上的DNA基因座基因型相同。原來,肇事者就住肖先生樓上。11月11日,帥某接到民警通知後,來到了塘山派出所。
面對DNA鑑定結果,帥某述說了事發情況:口服液玻璃瓶原是扔在家裡垃圾桶中,後來其幼年兒子從垃圾桶里撿出來,放在陽台窗戶上玩耍,不慎掉到了19樓。
由於帥某年幼兒子為未成年人,派出所民警便對帥某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其加強對孩子日常行為的監督管理。帥某態度誠懇,向肖先生當面致歉,並手寫了公開道歉信發布在小區微信群中。
童艷表示,她管轄事發小區多年來,一共處理過5-6件高空拋物案。「有的住戶往樓下扔菜,有的亂扔垃圾,最嚴重的有人扔剪刀。」童艷說,小區居民對高空拋物行為深惡痛絕,此前處理的案件因在走訪階段就已經找到肇事者,就沒有利用刑偵手段破案。「這次即便耗時耗力也勢必要將肇事者找出來,否則我無法對轄區群眾交代。」
談到如何防微杜漸,童艷坦言,高空拋物案件主要難在如何鎖定肇事者環節。對此,她也嘗試與小區物業討論,能否通過增設高空拋物攝像頭的方式,有效震懾違法犯罪行為,整治高空拋物,還大家頭頂上的安全。
值班編輯:嚴佳成
值班審核:郭寧
值班編委:黃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