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為什麼要向上爬?要向上攀登?上面到底有什麼呢?到底有什麼好的東西在等待著自己呢?
其實我們只聽過人要向上爬,但是爬到上面到底有什麼呢?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爬到那個高度後才會知道。
其實不是說底層不好。底層人民也很樸實和實在的,但是機會太少,資源太少,沒有那麼多的蛋糕可以分享。
一旦某一天出現了一塊蛋糕,會有很多人去搶,這種感覺挺讓人不舒服的。
所以這時候會有一個感觸:不是底層人不行,而是底層環境不行。
2
我們在別墅區裡面行走,是不是感覺鳥語花香,心曠神怡的?那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不是很多,而且相互之間很有禮貌,環境也很乾凈。
我們在胡同裡面行走會發現:人多嘈雜,一大早各種聲音就出現了,弄得人睡不好覺。
而且上公共廁所還要排隊,搞得人真的是不舒服。自己的生活質量明顯感受到一種壓抑。
所以向上爬,至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好。
古代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要知道:人是可以被人改變的,但是人也是可以被環境改變的。
在底層的時候,有一個機會可以賺10萬,那時候就想著這個機會就留給自己,不給其他人。
但是對於上層的人來說,當發現這個機會可以賺100萬,但是自己只能賺100萬,於是就想著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賺個1000萬。一起把利潤做得更高。
3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思維不同。我們看你不同的大學會有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老師帶給我們的感受和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985、211學校的老師和普通大學的老師授課水平會一樣嗎?我們會看到那些世界名校交流以及名人演講是不是經常去一些頂尖的大學?而不是去一所高職院校或者大專院校,是不是?
所以環境不一樣,就會造成人的格局不一樣,人的格局不一樣,整個人的人生命運就會不一樣。
我們會發現一個真相:優秀的人始終在努力,為什麼努力?因為越努力越幸運,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傾向自己。
在同樣的一個平台上,出類拔萃的人總是會先冒出來。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但是得要讓金子從泥土裡呈現出來,你說是不是呢?
不要總是抱怨大環境不好,就業難,生活窘迫。想一想自己是否在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呢?是否在持續不斷努力呢?這對自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只要持續性學習,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4
我們不要瞧不起現在的自己。誰是黑馬,乾坤未定。所有的一切在未來都不好說。
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不斷豐盈自己。要記住:一定要從底層不斷往上爬。
一旦有人貧窮過,在底層生活過,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那種滋味自己再也不想受了,那種日子再也不想過了。
所以有時候:在底層生活一段歲月時光,會成為自己最好的養分。會不斷磨鍊自己的心智,會讓自己時刻記住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時光。
人是要有焦急之心的,一個人的焦急之心就會呈現出他最真實的自己。在那一刻,人性很多的真實面目會呈現出來。
不是說上層人沒有壞心,而是他們要付出的成本會更高,所以就要考慮自己的沉沒成本。
人性是相通的,當自己在那個位置的時候,想法自然而然就會是那個樣子。不用很奇怪,自然法則就是如此,優勝劣汰。
一個人的魅力在於他的經歷,以及對經歷的不斷復盤總結和優化。
總之講了這麼多,人就應該要向上爬,不斷向上爬,在爬的過程中,也要同時不斷修煉自己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