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什麼顧客對它瘋狂種草?
為什麼別家的產品叫好又叫座?
為什麼「手機先吃」成為習慣?
不知不覺,火鍋擺盤的流行風向變了,火鍋餐見總結了4類非常熱門的創意擺盤,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習一二。
新中式擺盤
有氛圍感又出片
1、荷花奶凍
今年除了熊貓元素外,荷花元素也特別火,像杉姐、川渝部落都上新了此類產品。
單說這個荷花奶凍,用荷花瓣打底,把奶凍放上,再酒上幾瓣枝葉點綴,最後用小竹籃呈上,顯得精緻又清冷。
如果想再讓它加點氛圍感,可以在下方鋪上一層書法紙,搭配同樣荷花元素的飲品,讓顧客自發拍照傳播。
tips:這些茶飲甜品供應鏈較容易找到,火鍋店需要做的就是在上新時做好傳播,多加點書法紙、帷幔、蓮蓬、扇子等道具,拍點氛圍感十足的室內、室外產品圖,引起顧客注意。
2、蓋碗茶千層肚/丸子
菜品裝在蓋碗茶里很常見,這家火鍋店的大紅袍千層肚和金絲黃菊嘎嘎丸卻玩出了不同的形式。
除了把蓋碗再放在竹籃里,還加了一個小封條,既能傳播菜品的名字,還能讓顧客「開封」時有儀式感。
tips:這種擺盤適合新中式、茶元素相關的火鍋店。用了封條,顧客會對這道產品更有期待感,所以一定要保證它的分量還有品質感。
3、茉莉蝦滑
為了配合新中式、茶館火鍋的氛圍,蝦滑產品也開始和茉莉、桂花等結合了。
像這個茉莉蝦滑的擺盤,像飲茶一樣,把蝦滑分裝在小碟里,然後當著顧客面加入茶水,讓蝦滑再浸泡的入味點,擺了朵道具花更為精緻。
tips:這種擺盤同樣適用於新中式、茶元素、庭院等相關的火鍋店,可根據品牌的場景氛圍,選擇不同類型的茶具。
4、吊籃黃喉
把黃喉堆疊起來,放在精緻小巧的吊籃上,再點綴上小花小葉,黃喉也變得清冷淡雅了。
tips:適用於中高端火鍋店擺盤,如果你是市井、地攤火鍋,還是選擇千絲黃喉、小碗菜那種擺盤。
5、人參茶
在超市裡見過的一整顆人參茶也被搬進了火鍋店,用了書法杯泡茶,顯得更有古典韻味以及歷史的積澱,拍照也同樣好看。
tips:茶飲中書法杯已經很常見了,火鍋店可以直接借鑑,給迎客茶或者飲品增加品質感。
小土碗換成大圓盤
更顯氣派了
發現沒,市井火鍋為了營造一種接地氣的效果,前兩年基本全是小土碗,但也出現一個問題,許多顧客會對分量產生質疑。
一個老闆這樣告訴火鍋餐見,「其實碗裝的分量和盤裝是一樣的,我們稱重過,但顧客視覺上會覺得碗裝的菜品少」。
所以現在許多市井火鍋也把小土碗換成了圓盤,把菜品鋪開,從視覺上營造一種氣派、分量感。
平鋪vs小土碗
1、光玉大盤菜
朱光玉的擺盤也加入了很多廣口大碗、盤子之類的器具,給顧客呈現分量感。
尤為代表的就是近期新出的光玉大盤菜,裡面12種葷菜、12種素菜擺的整整齊齊,中間還用千絲菜品讓它從視覺上看著更加飽滿、撐盤。
tips:在拼盤產品選擇上,不能只選一些便宜的,還要有一些店內的熱門菜品,要讓顧客感覺到你的誠意,這樣才能覺得性價比高。
2、松板肉系列
這次,後火鍋的爽嫩松板肉系列全新登場,黃椒松板肉、翡翠椒麻松板肉、芥末金菊松板肉多款口味,真叫人難以抉擇。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直接all in。
tips:一種主食材,做出不同的口味,再用系列擺盤呈上,很容易給人記憶點。
3、臉盆肥牛
在直徑35CM的中式臉盆上鋪滿現切的肥牛,既讓人有第一眼視覺上的衝擊力,立盤不倒又可以展現肉的新鮮品質,同時與其它平放的菜品形成錯落感。
tips:立盤牛肉、臉盆苕皮、臉盆炸蛋等,都是同樣的擺盤方式,從去年開始風靡火鍋界,如果有同樣菜品可以借鑑擺法。
把平放的菜品「立」起來
層次感就來了
1、天平雙丸拼盤
上面是來自左庭右院的產品,一個銀色天平的兩端放著手打的肉丸,牛肉丸和牛筋丸各一半,一次可以嘗兩種味道,天平的造型非常靈動,也很有品質感。
tips:一個擺盤器具,可以瞬間提升菜品的品質感,找到和品牌調性相符的餐具,拿捏顧客的喜好不是問題。
2、「Diao」著吃的蝴蝶魚
泉水烏魚片花刀、剔魚骨,用秘制醬料給魚身做個SPA,吊在「海王的魚叉」上,再把可食用的蝴蝶粘在魚肉表面,這就是土著漁匠獨創的「Diao」著吃的蝴蝶魚。
為了展示新鮮,現場服務員小姐姐將吊著的魚用剪刀剪成塊狀,放在魚鏟里再下鍋,顧客發朋友圈的素材這不就有了。
Tips:立體菜品不僅能展示食材的新鮮度,也更容易做出儀式感。
3、熊貓竹面
像竹子一樣的手工寬面,還有可愛的熊貓裝飾,讓「果賴」粉們實現了熊貓自由。以菠菜為原料的手工寬麵筋道有彈性,竹子造型的外觀似乎將大自然的清新也帶入口中。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擺盤造型,直接把竹面掛了起來,真有種竹子的感覺,這顏值值得下鍋之前發個朋友圈。
tips:熊貓竹面現已是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的老網紅了,尤其是「絲狀、條狀」的產品,比較適合用立體的方式進行擺盤,顧客絕對會養成「手機先吃」的習慣。
素菜改完刀再擺盤
身價「暴漲」
1、青木瓜柿子拼盤
本次武漢遊學,火鍋餐見和學員們即將去參訪的三更浪小海鮮打邊爐,近期推出了黃柿子鍋底,和它相搭配的青木瓜柿子拼盤,裡面擺滿了切成塊狀、片狀的水果,放在竹筐里,顯得更加健康。
同時還貼心的放了一個涮煮提示,保證顧客可以吃到最佳口感。
tips:把素菜、水果改刀後,會讓它更有分量感,平鋪放在竹編、木製盤筐里,會讓顧客感覺到食材的品質感。
2、「麻花」豇豆卷
乍一看是貢菜,你是否也很疑惑,這軟耙耙、綠油油的到底是什麼?答案揭曉——就是我們常吃的豇豆卷啦,沒想到脆爽的生豇豆在紅鍋里煮熟後,意外迸發出特殊的清香氣息。
3、biang biang 土豆片
沒錯,繼瀑布土豆絲後,biang biang土豆片橫空出世,名字取自形狀類似的「biáng biáng 面」,用一整個土豆削成的,果然是大片才過癮。
「比我的身高還要高」、「雞哥同款推薦」,都成為傳播的關鍵點。
tips:土豆真可謂是被發揮到了極致,一份幾塊錢的土豆片,搖身一變,身價暴漲,可以思考下,還有哪些素菜值得用同樣的思路去開發。
4、海底撈「花式贈菜」
說到素菜擺盤,不得不提海底撈了,經常有網友曬出海底撈的贈菜,情侶、閨蜜、家人,顧客身份不同,贈送菜品也會不同,往往還蘊涵著祝福和美好的寓意,你需要細細品味,不信看上面兩款,你能get到嗎?
tips:吃什麼不重要,美好的寓意很重要,在被喪文化包裹的當下,突然的小美好、小驚喜,也往往能喚起顧客心裡的那份柔軟。
5、金瓜丸子/辣里蝦滑
金瓜就是貝貝南瓜,稍微展示下雕刻刀工,顏值倍增,作為盛放肉餡的器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樣的邏輯,苦瓜、辣椒,經過改刀,都成為了「器皿」,不僅形狀有創意,通過葷素組合的形式,還提升了顧客食慾。
tips:把素菜稍加改刀,作為器皿,傳遞了健康的概念,色彩上也更吸引人眼球,是個不錯的產品創新思路。
以上哪些擺盤給了你靈感?歡迎評論區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