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人體內最大的關節之一,負責連結大腿與小腿。
從結構來看,膝關節由半月板和四條韌帶組成,能夠緩和步行、跑動、跳躍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從而保護大小腿骨骼、減輕骨關節磨損。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膝蓋也會逐漸出現老化。
一般情況下,當人們步入老齡階段時,由於骨骼鈣質的快速流失,以及膝蓋結構的損壞,膝關節炎症的發生率往往會大大提高。
但是,膝關節炎並非老人病,當今社會,「人未老、膝蓋先老」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了,那麼,為何年紀輕輕,膝蓋就「老化」了呢?醫生忠告:有這4個習慣的人,很容易「膝」受損。
1.不注重膝蓋保暖
現代人對穿衣打扮總是有過度的追求,很多人為了所謂的風尚潮流,常常會穿著一些能夠彰顯「風度」的服飾,例如破洞褲、緊身皮褲等。
然而,膝蓋看似強壯,卻是人體中最為脆弱的部位之一。
由於膝關節部位缺乏足夠的肌肉與脂肪保護,所以外界的冷風與寒氣,很容易會影響到膝蓋內部的神經與血管活性,從而影響血管韌性以及神經敏感度,並為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況埋下禍根。
2.喜歡久蹲
蹲姿對膝蓋造成的負荷是常規姿勢中最大的一種,若想要維持膝關節長久健康,減少下蹲的次數與時間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現如今人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度較高,再加上普遍存在的飲食與消化等問題,所以,不少人在每日如廁的時候,都會長時間維持蹲姿,這不僅會加重自身的便秘狀況,還可能給膝蓋帶來額外的傷害。
因此,有類似情況的朋友最好儘早予以調理與改善。
3.喜歡蹺二郎腿
「二郎腿」是民間對翹腿這一姿勢的俗稱,有一定的貶義,因為人們覺得在公眾場合翹腿是一種不雅觀的行為,對他人有些許的不尊重。此外,蹺二郎腿本身也會給膝蓋帶來損傷。
據分析,人們在保持翹腿坐姿時,腿部受力會從腳掌轉變到膝蓋位置,這會給半月板帶來較大負擔,若長時間保持此種姿勢,不僅會損害半月板健康,還有機率造成雙腿粗細失衡、步幅步距偏差增大等現象。
4.超量運動
適度的體育鍛鍊雖然能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切莫超量。
像是跑步、登山、高強度間歇運動等模式,給膝蓋帶來的負荷都相當大,如果自身體重基數較大,又沒有接受專業的姿勢糾正,那麼一味蠻練,就很容易給關節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因此,日常鍛鍊可以採取游泳、快步走、瑜伽等強度稍低的方式,這樣既能夠達到鍛鍊目的,也能保護關節健康。
【本圖文由「金蘭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