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大包小包爬樓梯,
走幾步就氣喘吁吁;
上了年紀腿腳不便,
上下樓要慢慢挪……
一直以來,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是不少小夥伴關心的問題。
昨天(6月26日),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
在北京舉行。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
提請會議進行第三次審議。
草案增加規定,
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範圍
作了進一步明確。
具體說了哪些內容?
進一步明確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範圍
此前的二次審議稿規定,國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而昨天三次審議稿則進一步將加裝電梯的範圍明確為: 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明確這個範圍,就是要讓有限的資源更多地聚焦到無障礙需求較為集中的地方,讓老房子加裝電梯這件事兒,目標更加精準明確,措施更加務實可行。
此外,草案三審稿還專門提到, 除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創造條件以外,加裝電梯這件事兒,還要發揮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
為什麼呢?因為不同樓層居民在房屋採光、費用分攤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關注點或利益訴求,社區居民與政府相關部門也可能有需要溝通協調的問題。這往往需要社區基層組織在中間「搭橋牽線」「穿針引線」,幫助社區居民減少矛盾糾紛,獲取更多支持,把加裝電梯這件好事兒真正辦好。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居民如何看待?
家住二樓的張先生表示,「對加裝電梯,從本身來講,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我們年紀大了,上下樓梯都很困難。雖然我現在是在二樓,有的人比如說包括一樓二樓,甚至三樓可能是有些意見,但是從長遠方面考慮,裝電梯對大家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 」
一層住戶葛女士表示,「剛開始裝電梯的時候肯定是有一定顧慮的。自己覺得,像網上看的,比如說有採光問題、噪聲問題,就是關於換位思考的問題。真裝好之後感覺還行,採光還是不錯的,對正面的影響沒有什麼。噪聲基本上聲音還是微乎其微的,對我一樓沒有影響,對上面幾層的住戶也有幫助,感覺還是不錯。 」
也有居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裝起來真的很難,因為要群眾自己組織,加上我們這幢樓對面有一所小學,上課周一到周五就不能施工。雙休日施工,很多居民要休息,要進行協調。還有我們樓棟裡邊,一樓的居民肯定也有矛盾,我們就通過感情溝通。所以安裝電梯,好事是好事,關鍵是怎麼把它做好?讓一樓的居民最後能心裡得到理解。」
為何要讓「老房子裝電梯」?
實際上,老房子加裝電梯已多次在國家重要會議和文件中提及。 可見,政府對此項惠民工作的重視。也顯見,改造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少網友提出疑問,為何排除萬難也要讓「老房子裝電梯」?
一方面,老舊小區的電梯加裝是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老房子往往沒有電梯,住戶需要爬樓梯上下樓,這對於老年人、殘疾人和孕婦等人群來說非常不便。
而安裝電梯可以提高住戶的居住舒適度,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帶來實惠,方便他們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老舊小區的電梯加裝符合城市規劃要求。老舊小區改造是近些年來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隨著舊城改造和消費升級,一些城市在對老商圈進行改造,以適應新的形勢,更好服務於廣大市民。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數量的增加,電梯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新建住宅必須配備電梯。因此對於老舊小區來說,安裝電梯也是一種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行為。
據住建部等有關部門統計測算,全國建成的老舊住宅約80億平方米,70%以上城鎮老年人口居住的老舊樓房無電梯,預計全國老舊樓需要加裝電梯的數量在200萬部以上。
此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還可以提高房產價值。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安裝電梯可以提高老房子的價值,吸引更多購房者購買這些房產。
總體來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以及老舊商圈改造,對完善老舊小區住宅使用功能、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素材來源:央視新聞、和訊網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