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買保險嗎?」
「沒錢!」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沒買過保險的朋友總會產生這樣一個錯覺——保險很貴。
其實吧,對保險稍微有一些了解的小夥伴都知道,保險並不是人們眼中的奢侈品。就算是剛畢業工作沒多久的大學生也照樣消費得起。
這不,來自浙江寧波的蔣先生前陣子就用剛拿到手的第一筆工資給自己配了一套保險。下面,讓我們瞧瞧他是怎麼買保險的~
個人情況簡介
個人信息卡片
姓名:蔣×海
年齡:24歲
居住地:浙江寧波
年收入:5萬
負債情況:無
個人情況:剛畢業參加工作,寧波「土著」,吃住都在家裡,日常花銷不大,收入穩定。
同絕大多數的應屆大學生一樣,蔣先生懵懵懂懂地從大學的「象牙塔」中邁出,進入了社會這個紛亂的「江湖」。
由於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在校期間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實踐經歷,所以蔣先生工作後的起始薪資並不高,月薪4k左右。
好在工作單位離家近,吃住都在家裡,蔣先生除了每周出去和朋友絕個會之外,基本沒有太大的生活開銷。
父母年紀也都還不大,有自己的工作和穩定的經濟收入。尚未成家的蔣先生完全可以說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
投保心路歷程
蔣先生之前對保險也是一問三不知,除了大學交過的學生醫保和有幾次乘坐高鐵時附帶購買的乘車意外險,基本和保險沒有絲毫的交集。
不過,即便只是一個學生醫保,也讓蔣先生嘗到了保險的甜頭。
4年下來,校醫院去了也有2、30次了,但加在一起的醫療費用估計還沒超過兩百,其餘都被學生醫保給報銷掉了。
所以,相對於普通人對保險的陌生乃至「妖魔化」,蔣先生對於保險起碼是抱有一點好感的。
而畢業後,學生醫保肯定是沒法用了,公司雖然給交了五險,但蔣先生始終覺得光靠五險的保障不太夠用。
所以,在工資到手的第一個月,蔣先生就早早做起了保險規劃。
在投保的過程中,也碰到了幾個問題:
1. 線下保險產品價格昂貴,買不起
蔣先生一開始先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幾個保險營業點,有平安、國壽以及太平洋等。這幾家都屬於家喻戶曉的大公司,市場知名度高。
抱著「大品牌更靠譜」的心態,蔣先生進去詢問了下產品價格。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單單一款保障功能看起來很普通的重疾險,動不動就要7、8千甚至上萬的保費。
「保險都這麼貴的嗎?」看著自己可憐的3千塊投保預算,蔣先生一度感到迷茫了。
2. 保險種類繁多,沒有專人指導,很難挑選
蔣先生也是個軸人,線下產品買不起,他就通過網上渠道找起了保險產品。
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青年,他深諳線下門店和線上直銷的差價之大,所以打算看看通過網上購買保險會不會便宜一些。
一搜索之下,一大堆保險產品跳了出來,什麼重疾險、醫療險、壽險……看得他眼花繚亂。
別說,價格還真的比線下便宜了很多,一千多塊錢就能買到不錯的重疾險了。
唯一讓人有些不放心的就是,銷售這些產品的保險公司名字聽著有點耳生,遠沒有平安、國壽那麼響亮。
另外,線下挑選產品好歹還有業務員給你做產品介紹,線上購買保險就沒有這項福利了。
全靠自己挑選保險,對於蔣先生這位保險小白兼「選擇困難症患者」來說實在有些為難。
保險方案分析
最終,蔣先生搭配的保險方案如下:
(點擊查看大圖)
蔣先生給自己配置了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總保額370萬,首期年保費為2314元,槓桿率近乎1600:1。
- 就保險的性價比而言,蔣先生所選的三款保險都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特別是尊享e生2019。
要知道,續保是所有醫療險產品的「死結」,而尊享e生2019卻是保證續保的,就算停保也可以無條件挑選尊享系列的其他產品投保。
另外,家庭共享免賠額的可選功能非常人性化,也就蔣先生是個單身漢所以用不到。
不然妻子兒女一起投保,免賠額共享之後起賠線降低,獲賠機率將更大。
再加上基礎保障給力,附加多項超值服務,目前市場上也就支付寶的好醫保能與之媲美了。
- 就保險的契合度而言,嘉多保這款多次賠付重疾險其實並不是很適合蔣先生。
首先,一個人多次罹患重疾的機率本就不高。所以,對於大多數身體健康的普通青年來說,一分君建議投保單次賠付的重疾險就可以了。
其次,同樣的保額,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價格通常會比單次賠付的重疾險高很多,近兩千的保費,完全可以去買一款30萬保額的單次賠付重疾險了。
要牢記,高保額是首要前提!
最後,蔣先生的投保預算較為有限,沒必要購買這樣含帶身故的重疾險,若是選購一款僅提供重疾保障的純重疾產品,價格上還可以優惠許多。
- 就保險的險種配置而言,蔣先生缺少了一份壽險保障。
蔣先生的投保方案側重於健康保障,在身故保障方面,意外險只能保障「意外」定義的身故。
嘉多保雖然也含帶了身故賠付功能,但重疾賠付後就失效了,「疾病」身故保障稍顯不足。
所以,在投保預算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性加保一份定期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