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拙言 來源 | 零壹財經專欄
在六歲生日到來之際,眾邦銀行交出了一份穩健增長的答卷。
據眾邦銀行2022年年報,截至2022年末,全行總資產1077.88億元,較年初增長23.72%;存款餘額716.72億元,較年初增長30.00%;貸款餘額445.67億元,較年初增長8.19%;客戶總數突破4000萬戶。
2022年初,眾邦銀行表示「將緊跟『十四五』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適應性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營數據呼應了這一工作基調:2022年眾邦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53億元,較上年增加0.52億元;凈利潤3.5億元,較上年增加0.22億元。
截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7%,低於行業平均值0.3個百分點;銀行業平均撥備覆蓋率為205.85%,撥備覆蓋率252.16%,高於行業平均值46.3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則為10.76%。眾邦銀行主要經營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綜合經營實力穩居民營銀行第一梯隊。
01
穩鏈固鏈
多次獲得監管部門表彰
2018年末,眾邦銀行明確了三個定位——做打通交易場景的網際網路交易銀行、致力產融深度融合的供應鏈金融銀行、數字化驅動科技賦能的開放型數字銀行。2022年,儘管疫情反覆,眾邦銀行夯實自身數字化供應鏈金融生態,在原定位上穩健前行。
具體而言,眾邦銀行升級優化了供應鏈金融產品「眾鏈貸」五大子類產品,重點推廣線上保理融資產品「邦E鏈」,拓展以「眾商貸」為代表的泛供應鏈融資模式。
數字化層面,眾邦銀行升級「同舟」供應鏈系統,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站式入駐、管理和多場景多品類的融資、結算,支持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固鏈。
助企紓困方向,眾邦銀行實施了「十百千萬工程」及「萬邦計劃」,持續開展「應貸盡貸、應延盡延」。2020年初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累計對7120戶中小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支持,涉及貸款金額111.09億元,三年累計投放符合支小再貸款政策要求的低息貸款122.08億元,幫助8984戶市場經營主體復工興產。
除此之外,眾邦銀行積極支持武漢「漢融通」平台紓困貸款貼息工作,處理貼息申請、放款憑證上傳等工作連續多季度武漢市排名第一,多次獲得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通報表彰。
02
立足科技謀創新
數字化改造高歌猛進
作為一家直接從數字化階段起步的銀行,眾邦銀行認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永動機。截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在崗員工470人,員工平均年齡35歲,98.94%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52.62%具有雙一流平台院校或海外留學經歷。
據智慧芽,眾邦銀行專利申請數量逐年遞增,2022年達到頂點,申請數量高達60條。
豐富的人才儲備大力推動了眾邦銀行在供應鏈金融與普惠金融的創新發展。2022年,眾邦銀行重點打造服務小微的純信用產品「眾商貸」,運用隱私計算、機器學習等大數據風控技術,結合企業納稅數據、所屬產業鏈屬性等標籤進行分層分級風險判斷,解決小微信用難定、難用、難流轉問題,為13.28萬戶中小企業提供跨場景、純信用、全線上的金融支持。
數字化工具極大提升了眾邦銀行的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2022年,眾邦銀行啟動了「1號工程」數智化自主經營體系建設,圍繞用戶全生命周期,以數字運營貫穿和聯動業務前中後端,建成智能營銷、公共服務管理、營銷大數據分析「三個平台」,建立全鏈路的用戶觸達及反饋系統、靶向化營銷策略及配置系統,以及具備數據展示、監測、效果評價功能的數據集成系統。
效果顯而易見:實現了「數據業務化」後,眾邦銀行人工運營幹預率降低90%,小微企業開戶時間也縮短至30分鐘內。
為了迎合無紙化、低碳業務的時代要求,眾邦銀行推廣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等線上業務辦理渠道,將部分線下櫃面業務辦理遷移到線上由客戶自助辦理。2022年上線的「眾邦雲網點」是遠程實時視頻銀行業務,客戶可通過線上視頻完成開戶意願核實、身份核驗、業務盡調等多種業務辦理。
03
普惠小微及涉農貸款快速增長
根據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銀行業要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兩增」。
據眾邦銀行介紹,2022年眾邦銀行通過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提高審批效率、強化考核管理等措施,不斷提升對普惠小微企業的服務水平,全力推進普惠小微貸款增量擴面,確保了「兩增」監管指標的完成。
截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237.45億元,普惠小微信貸餘額為124.76億元,較年初增長19.55%,比各項貸款較年初增速(剔除貼現)高19.91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戶數12.11萬戶,較年初增長8.43萬戶,全面達成「兩增」目標。
在眾邦銀行124.76億元的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中,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餘額為50.3億元,占比40.32%。
「眾商貸」是眾邦銀行在2022年重點推出的普惠小微產品,主要特徵是「去核心、純信用」。截至2022年末,「眾商貸」為13.28萬戶中小企業提供了跨場景、純信用、全線上的金融支持,以純信用方式累計對小微放款超過47億元。這一成績也支撐著「眾商貸」產品入選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還獲得了「2022年金智獎-傑出新市民金融服務獎」。
2022年,眾邦銀行涉農貸款規模顯著增大。截至2022年末,涉農貸款餘額為30.62億元,較年初增長10.7億元,增幅高達53.71%。其中,普惠涉農貸款10億元,較年初增長3.54億元,增幅達54.84%。
04
向「綠」而行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正在進行的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是環保產能替換傳統產能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構建零碳金融體系有助於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雙碳」目標。
2022年,眾邦銀行圍繞「雙碳」的戰略目標,優先考慮具備環境效益的低碳可持續項目,對開展綠色產業的行業提供融資支持;對可再生能源、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行業提供特色融資支持;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殭屍企業」密集的行業、存在極大環保缺陷的行業實行負面禁入或限制介入策略。
截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綠色貸款餘額為3152.43萬元,主要投向節能環保及生態環境產業。
在優惠層面,眾邦銀行加大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對綠色信貸的傾斜力度,提高了普惠小微企業FTP優惠力度:綠色貸款FTP下調20BP,即在相應期限貸款FTP價格基礎上下調20BP,較2021年優惠擴大10BP;普惠綠色貸款FTP下調50BP,即在相應期限貸款FTP價格基礎上下調50BP。
眾邦銀行還表示,將繼續加強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通過結構化的數據實現綠色信貸的識別、環境效益的測算、基礎信息數據的統計。
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生態環境產業、「三農」領域等客戶,在信貸業務上享受眾邦銀行提供的「綠色通道」。相對地,「兩高一剩」行業客戶的項目授信將得到嚴格限制。
眾邦銀行一面通過各項激勵與扶持政策,推動綠色信貸的發展,另一面也持續推進著自身的綠色運營進程,通過踐行綠色運營、規範綠色採購、倡導綠色辦公等方式,使自身運營更加便捷與環保。
05
結語
作為一家「民資、民企、民營」的銀行,眾邦銀行在屬性上便與小微企業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成立六年,這家年輕的銀行快速找到了一條適合當前時代、適合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並在此模式上開花結果。
總資產破千億、客戶數破4000萬、存貸餘額穩定增長是眾邦銀行的階段性成果,也驗證了其三個定位的正確性。
未來,眾邦銀行將繼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運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深入推動業務轉型增效,全面強化內部管理和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