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宣布戰略轉型 許家印有何新盤算

2020-04-01     中國商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3月31日,中國恆大集團(以下簡稱恆大)公布了2019年全年業績,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亮相業績發布會,並在會上提出戰略轉型。恆大為何選擇此時進行戰略轉型,許家印有何新盤算?

資料圖 圖片來自CNSPHOTO

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為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為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凈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

會上,恆大提出戰略轉型,即「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具體而言,高周轉指的是恆大充分利用自身龐大的土地儲備及網上賣房的優勢,實現銷售高速增長;控規模指的是恆大控制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地儲備負增長,2020-2022年,總土地儲備計劃平均每年減少3000萬平方米左右;降負債指的是恆大確保自身的負債總額和負債率大幅下降,奮鬥目標是力爭在2020-2022年,有息負債每年減少1500億元。

經歷規模衝刺之後,龍頭房企開始把安全管控放在首位,在財務上的表現就是主動降負債。按照恆大降負債的規劃,從今年起,恆大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元,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元以下,負債率達到行業中低水平。

許家印在現場算了筆帳,「2018年、20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元左右,如果2020年實現8000億元銷售額,回款按7000億元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元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2020年計劃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元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能實現2020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元的目標」。

戰略轉型背後的邏輯

恆大為什麼在此時提出戰略轉型呢?對此,恆大董事會副主席夏海鈞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20年已經過去,單純買地賺錢已經變得不現實,未來我國房地產行業將會回歸實體經濟的屬性。

據了解,恆大的戰略轉型經歷了一個過程。2015年,恆大的發展戰略是「三高一低」,即「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低成本」;2017年恆大啟動戰略轉型,從「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將「三高一低」戰略改為「三低一高」戰略,即「低槓桿、低負債、低成本、高周轉」。

許家印坦言,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所對應的發展戰略不同。2015年,很多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支持力度很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恆大「三高一低」戰略有利於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實現跨越式發展之後,恆大面臨的問題就是負債率較高,此時公司適時改變發展戰略提出「高增長,降負債」符合公司長遠發展。

數據顯示,2015-2017年,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分別為2013.4億元、3733.7億元、5009.6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2017年開始,恆大開始加快去槓桿速度,當年凈負債率下降近60%,2018年再次降低31.8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gFYNHEBfwtFQPkdQLuH.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