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溫暖羊城,7萬個志願服務崗位虛位以待

2022-03-05   廣州日報

原標題:雷鋒精神溫暖羊城,7萬個志願服務崗位虛位以待

在海珠區,志願者把義剪、義修等便民服務開展到了社區廣場;在白雲區,志願者堅守在防疫第一線,協助接種疫苗的市民完成信息登記;在花都區,志願者則愛心助農、促創收……3月5日,記者獲悉,在廣州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廣州市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廣志協」)正式啟動「賡續雷鋒精神·共展志願新貌」2022年學雷鋒月志願服務大行動。據統計,學雷鋒月期間,全市11個區將有2000餘場次志願服務活動上線廣州公益「時間銀行」,提供逾7萬個志願服務崗位。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越秀區部分頤康中心已成為「頤康中心『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站」,可以為志願者提供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志願服務時數兌換服務,積累了一定志願服務時數的志願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就地兌換並享受相關養老服務。據廣志協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頤康中心『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站」將在全市推廣。

越秀區頤康中心解鎖「時間銀行」試點功能,服務模式近期將全市推廣

廣志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1年度,越秀區是「時間銀行」註冊志願者人數最多,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數量最多的行政區域,學雷鋒月期間,越秀區的志願服務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而在2021年9月,在廣州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廣志協與越秀區部分頤康中心攜手推動頤康中心「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站試點工作,不僅可以提供服務支援,聯同志願者服務街坊,同時也引導50歲以上的老年志願者就近參與頤康中心發布的志願服務積累時間積分,再根據自身需求就地兌換相關養老服務,從而推動養老服務需求與志願服務供給的有效銜接,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在地培訓、在地服務、在地兌換、在地頤養」的互助養老模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服務培訓、服務組織及活動參與,許多志願者已積累了不少服務積分,可以開始享受在地兌換服務。」廣志協相關工作人員回憶道,越秀區的志願者江雪梅此前就是在和社工一同上門為高齡長者蔡姨送完餐後,回到北京街頤康中心獲取了她使用時間積分為自己兌換的專業理療服務,她說,「現在很方便,我們可以線上報名參加頤康中心的志願活動,又可以在這裡獲得他們的專業服務,幫到別人又幫到自己,一舉兩得。」

據了解,頤康中心「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站將於近期在全市鋪開,為更多的志願者提供服務。

知多啲:「時間銀行」2021年度報告出爐,為老志願服務成為新潮流

近日,廣志協發布了《2021年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年度報告》,報告顯示,50歲以上註冊志願者約占總註冊志願者人數的11%,占年度服務時數排名前1000名志願者的65%;此外,為老志願服務已成為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年度服務需求最多、參與人次最多的領域,2021年度累計開展5789場助老扶老志願服務活動,占服務活動總數的30%,逾6.2萬人次志願者為115萬人次社區困境長者提供服務;老年志願者使用時間積分兌換物資和服務的次數顯著上升。據統計,已有2002位老年志願者嘗試在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兌換了生活物資、防疫物品、輔具租賃服務及養老服務等。總體而言,老年志願者發揮的積極作用愈加凸顯,老老互助的氛圍愈加濃厚。

據廣志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學雷鋒月,為老志願服務也依然保持熱度,崗位需求多、參與人數多,學雷鋒月期間,全市11個區將有2000餘場次志願服務活動上線廣州公益「時間銀行」,提供逾7萬個志願服務崗位。為此,廣志協還將組織為老志願服務領域的專家導師團隊,開展系列為老志願服務主題培訓,包括為老志願服務技巧、長者護理知識、防疫知識等內容,助力提升志願者的為老服務技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通訊員:廖培金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