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大劇,怎麼拍?
就我們的觀劇經驗來看,革命大劇有三種成熟的類型。
第一種,是戰爭。
從古早時期的《三大戰役》,到現如今的《大決戰》,從《跨過鴨綠江》到《功勳》。
戰爭是革命的主要方式,也是拍革命劇的主要類型。
第二種,是諜戰。
早年間的《暗算》《潛伏》《懸崖》《風箏》,到這些年的《偽裝者》《叛逆者》。
諜戰劇曾經是「革命劇」這個主題的王牌,出一部火一部,直到如今,也是大眾期待的熱門類型。
第三種,是歷史。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人間正道是滄桑》,是最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革命劇。
到後來,《光榮歲月》《恰同學少年》接棒,記錄的也是那個年代的史詩輝煌。
2021年的一部《覺醒年代》,更是將「革命」這個主旋律題材,拍出了現象級的質感。
細細想來,與革命相關的類型劇,似乎也就這幾種。
但最近新開播的一部劇,卻對「革命劇」的類型,做出了顛覆。
你能想像,革命劇也可以拍成公路片兒嗎?
皮哥不賣關子,它就是《歡顏》。
這部顛覆性的劇,來頭不小。
導演,是《紅色》的編劇,徐兵。
平台,是鵝廠4月推出的精品短劇集群「X劇場」。
這個名詞大家可能生疏,因為目前為止,它就出過兩部劇,一部是豆瓣高達9.4分的《漫長的季節》。
另一部,就是《歡顏》。
X劇場,主打一個「風格化」,講究一劇一格,各有乾坤。
《漫長的季節》里的「格」,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興衰榮辱,在個體身上的盡致呈現。
而《歡顏》的「格」,又是什麼?
連刷三集,皮哥發現,這部劇,跟以前所有的劇,都有點不太一樣。
它是一種全新的表達方法,卻又似曾相識。
它帶著革命劇的魂,講起故事來,卻有點電影的味道。
是不是天花板,皮哥不敢說,但能確定的,它是一條之前的革命劇,從未趟過的新路。
01、
1集死了5個人,智斗燃,節奏快,動作狠,讓人慾罷不能
其他革命劇,起首一般都有較為恢弘的背景。
或是某場戰爭,或是某個大事件前夕。
但《歡顏》簡單粗暴,它的故事核心,可以概括為一個字:送。
這裡的送,是護送的意思,送錢,也送人。
青年徐天(董子健 飾),是紅色資本家的後代。
革命者老孫(廖凡 飾)接到一項任務,要將徐天從南洋送到上海,一併護送的,還有徐天家資助的三根金條。
那時候沒有飛機,老孫和徐天,只能先乘火車,後步行,過福建、江西、浙江,最終抵達上海。
生逢亂世,盜匪橫行,亂兵猖獗,這趟旅途註定艱險,故事也因此開始。
話罷,兩人就坐上火車向北而行,沒想到剛上車不久,就碰到搶劫,一場超燃的智斗,拉開帷幕。
四個兵痞,拿槍威逼乘客,一個個交出身上的財物。
對面的徐天嚇得眼神呆滯,老孫卻告訴他,別抬頭就行。
那個年代,能坐火車的,都是有錢人。
轉眼,幾個劫匪的口袋裡,已經塞滿了珠寶。
老孫三番五次叮囑徐天,不要盯著他們看,低頭。
可年輕的徐天自帶反骨。
徐天未婚妻僅存的一張照片,就在他的錢包中,可錢包卻偏偏被劫走。
搶劫完,正當劫匪準備離開的時候,徐天卻突然起身討要自己的錢包。
同時,還勒令劫匪,放掉他們剛擄走的姑娘。
顯然,徐天低估了世道的險惡,劫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開槍。
關鍵時刻,老孫挺身而出,奪槍之後,擊斃了兩個土匪,並成功救下了姑娘。
老孫知道自己勝算不大,於是忽悠對方:「凡事多想想後果」。
剩下的兩個劫匪還算識趣,跳車逃生了。
可纏鬥中,老孫也被打中,幸好腰間的金條擋住了子彈。
可就在老孫驗傷的時候,金條卻被救下的姑娘看到了。
亂世漏財,這是大忌。
轉眼,救下的姑娘就把他們有三根金條的事,廣而告之。
麻煩接踵而至。
車上剛好有個仙人跳,下車後,徐天帶著老孫治傷,仙人跳尾隨而至。
他表面上好心幫老孫墊資治病,實際上,一把蒙汗藥,已經放進了老孫的藥碗里。
湯藥下肚,老孫立馬睡了過去。
腰間的金條被仙人跳拿走,轉眼就來到了鎮上的當鋪。
正當他想當掉金條的時候,兩名劫匪又來搶劫當鋪。
里外一頓亂戰,仙人跳和兩名劫匪,全都領了盒飯。
一集還沒完,就死了五個人。
等老孫和徐天趕來的時候,人已經死完了。
老孫撿起當票,想要回三根金條,可當鋪表示,金條收進來,要出去得扣五成。
老孫不讓,只能表示,第二天跟把頭談。
可背地裡,老孫知道談不攏,於是他準備集結一幫兄弟,炸當鋪,搶金條。
一個皮夾,三根金條。
一條火車車廂,一間當鋪。
各方勢力在此匯聚,搶劫的,豪取的,仙人跳的,做炸彈的,地方豪強,軍閥劣紳,各有各的算盤。
而在這亂世中,老孫能不能完成護送徐天和金條的任務,又會不會遇到其他的危險?
皮哥不劇透,留給大家自己看。
很明顯,《歡顏》有一種其他劇,所不具備的氣質。
它有超燃的智斗,有超快的故事節奏,有各方勢力混戰的動作,也有遊走其中遊刃有餘的智慧。
而徐天和老孫的組合,就像傻白甜+江湖老炮。
跟隨徐天的視角,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老成持重的革命者,一路的信仰和艱辛。
「動金條,就是動了蘇區的威信」。
這是徐天說可以補上三根金條時,老孫的回應。
正是這樣擲地有聲的回應,讓觀眾在類型元素的爽感里,找到了持續觀劇的動力,和欲罷不能的魅力。
02、
16位實力派護航,連配角都是熟臉,這陣容絕了!
《歡顏》的實力,不僅來自於觀感,還有其遠超其他劇的神仙陣容。
前三集出場的,就有五位實力派。
廖凡一馬當先,作為影帝,在《歡顏》中,他的演技可謂降維打擊。
老孫,是一個信仰堅定的革命者。
一般這種角色的塑造,很容易走向偉光正的樣板化,但在廖凡的演繹下,老孫這個角色,被賦予了一種生逢亂世的混沌感。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老孫臉上總是浮現出一種,與現實狀況不符的從容。
殺完人,雲淡風輕。
見了大佬,事不關己。
搶當鋪失敗,三人組死了倆,他還能淡定修鏈條,嘴裡念叨著:一個死了,一個差不多要死了。
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
在皮哥看來,老孫就像個機器人,沒有喜怒哀樂,沒有七情六慾,只是為了一個目標,不顧死活地往前走。
但細細想,見慣了生死,或者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不就應該是這樣麼。
前三集,皮哥只看到了,兩次廖凡臉上的情感變化。
第一次,是在徐天問老孫,為什麼參加革命的時候。
他臉上浮現出一絲難得的隱憂,像個老年人一樣皺起了眉頭:為後代。
後面又接了一句:死的時候,還在這條路上就對了。
這才是老孫的核心情感。
第二次,是在中槍後,老孫眼裡,終於有了一絲焦急。
一方面,這是他生命慢慢流逝的後果。
另一方面,他怕他提前死了,徐天和金條無人託付,所以著急緊張。
這是生理結果和人之常情。
所以,廖凡讓我們看清了老孫的為人,也讓我們徹底讀懂了,亂世中的革命者,雖然堅定,但也圓滑,雖然正義,但也世故,雖然恪守原則,但也逢場作戲,左右逢源。
之後,是董子健。
董子健的徐天,其實比較好塑造。
他是革命的火種,但也未經世事,他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但從未經歷亂世的可怕。
所以,他敢跟拿著槍搶劫的土匪強盜講原則,也敢為了一個皮夾子,和一張未婚妻的照片,當那個出頭鳥。
董子健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讓徐天,從頭至尾,眼神里都透露出一種清澈的愚蠢。
當然,也可以說,是未經世事的單純。
但到了第三集,經歷了死亡,爆炸和欺騙之後,董子健的眼神里,也能看到人物漸漸轉變,逐漸豐滿的內容。
你可以說他可愛,也可以說他愚蠢。
但革命的火種,就是這樣逐漸成長,在血與火的淬鍊中成熟的。
相比而言,多年未出山,在寨子裡當掌門人的俞亦秀,眼神則更多是好奇。
張魯一飾演這種角色,應該是手到擒來。
畢竟,在《三體》中,他的汪淼就好評甚巨。
而目前來說,俞亦秀這個公子哥,比汪淼要好演多了。
當然,這三位大腕,也就是目前前三集露臉的。
之後還未露臉的影帝級演員,還有很多。
比如張譯、田雨、佟麗婭,
比如吳曉亮(《掃黑風暴》里的孫興)、邱天、許君聰,
再比如宋熹、任敏、婁藝瀟、尹昉……
這些寶藏演員,加起來超過了16位。
當然,這還不止,《歡顏》中露臉的,還有我們頻頻在其他劇中看到的黃金配角。
比如在《雪中悍刀行》中飾演老黃的楊皓宇,在劇中飾演炸彈狂人王鵬舉。
比如因《狂飆》中瘋驢子出圈的王沛祿,在劇中演了一把劫匪。
再比如,就連被拐的姑娘,也是曾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飾演聞染的王鶴潤扮演的。
一部《歡顏》儘是熟臉,經常看劇的觀眾,看到這樣的陣容,恐怕也都能會心一笑吧。
03、
黑色幽默打底,公路風格出圈,乍一看:姜文拍劇了
大多數革命劇,都是比較嚴肅的題材。
有戰爭有衝鋒,有動作有犧牲,有感動甚至有煽情。
但《歡顏》卻不是,兩個明顯的特點,註定了它不是一部簡單的革命題材劇。
第一個,是姜文似的黑色幽默。
看完劇的觀眾,大多都會有一種感覺:怎麼奇奇怪怪的。
它沒有固定的情節,每一集,都像是一部40分鐘的電影。
劇情設置上,頗有些姜文和昆汀的風格,尤其各種各樣的黑色幽默,時不時讓人忍俊不禁。
廖凡,就是前期這種風格的掌舵者。
他的著名口頭禪有兩個,一個,是對自己人,「凡事多往好處想」。
一個,是對敵人,「凡事想想後果」。
剛開始,從他的行事說話風格,觀眾都以為他是個王者。
結果慢慢看下來,才發現他本質上是個「嘴強王者」,一般靠忽悠,實際上是個青銅。
他找當鋪要金子,沒要來準備搶。
搶的時候沒計劃,賠了金子也賠上了朋友的命。
他口口聲聲閩西由俞姓做主,總給人感覺他認識俞姓的主人,沒想到他也不認識,全憑瞎貓撞死耗子。
可以說,廖凡這個老孫本身,就是這部劇黑色幽默的抓手。
有了他,很多幽默的橋段,也就有了出口。
比如前一秒,他還自信滿滿地跟當鋪的主子吳達對話,表示自己是「主事的」。
那種語調,完全是拉開架勢談判的戲碼。
結果鏡頭一轉,他和徐天兩人,就被掉在了腳手架上。
所有人都不敢放他們下來。
就連鎮子上的狗,見了他倆都扭頭往反方向跑去。
老孫都快窒息了,徐天的旁白還是:
老孫的做法讓我困惑,儘管他好像還在思考問題。
這裡面,有一種姜文風格的幽默,仿佛一切皆可調侃,即便已經命在弦上,千鈞一髮。
而老孫與所有人對話的風格,都與《讓子彈飛》中如出一轍,這甚至讓皮哥有種,看劇版姜文電影的錯覺。
怪誕離奇,幽默卻又充滿戲劇張力。
第二個,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公路片風格。
雖然大背景是革命,是護送。
但在劇作結構上,《歡顏》依舊是一齣戲劇風格明顯的公路片。
劇中,閩西之行,三根金條的丟失和尋回的過程,就像舞台劇,拉滿了戲劇感和衝突感。
車廂里,搶劫的、告密的、仙人跳的輪番登場。
雙溪鎮當鋪,黑吃黑,軍閥,家族勢力,豪紳盡皆出現。
所有勢力匯聚於此,在一陣激烈的衝突後,只留下蘇區的和家族的一一對壘。
這既像一場舊世界的競賽,又充滿了利益支配下的叢林規則。
有一個鏡頭,皮哥印象深刻。
當鋪里,燈光暗淡昏黃,就像在保護中的港灣。
當鋪外,血流遍地,紛爭四起,就像毀滅中的末世。
在雙溪鎮,老孫一直拿來壓當鋪主子吳達的,只有一句話:「閩西俞姓是主子,你不是」。
而「主子」這個名詞,本身就是封建遺毒。
老孫自始至終,都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多方斡旋下,他也就真正變成了打破舊世界,以信仰終結封建的先鋒。
可以預見的是,老孫或許不會善終。
但總會有人,接替他的使命,繼續護送徐天和金條,去往上海。
這也是《歡顏》的另一層意味:傳承。
車廂鎮子,當鋪混沌攤,甚至腳手架和藥店,時代局勢的精彩都在其中,這是《歡顏》的精巧。
而小人物對信仰的堅守,哪怕放棄生命也要守護承諾的初心,則是《歡顏》的靈魂。
目前《歡顏》播出後,收視已升至網絡熱播榜第一,後勁十足。
看多了千篇一律的各種劇,皮哥倒樂得看到《歡顏》這樣的劇能收穫大家的喜愛。
這不僅是換個口味,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創新。
在「X劇場」的加持下,希望越來越多的風格化短劇能接連上線。
對觀眾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