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教育加法賦能——青少年科學教育研討會召開

2023-05-26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為科學教育加法賦能——青少年科學教育研討會召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1日,「科學教育加法賦能——青少年科學教育研討會」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趙春江院士,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翁波,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朱立達,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副局長李強,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徐雁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出席研討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教授,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教授,人大附中北京經開區學校校長王教凱作主題發言。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秘書長張曉虎主持開幕式。

趙春江表示,科學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領域,也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基礎,關乎國家長遠發展。科技教育肩負著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樹立科學志向的重要使命,對人才成長有重要的基礎性的作用。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需要科學教育和學科教育相互促進,注重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近自然,在實踐體驗中不斷增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科學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建立科技與教育的橋樑,共同培育科學教育的良好生態,讓學生心懷科學夢想,擁有創新精神和志向,從而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翁波在會議上致辭並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他指出,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育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作為推動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的基礎性工作,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為科學教育加法賦能。

朱立達表示,中國科協始終致力於服務科技工作者,為他們搭建好平台,讓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夠投入到科技人才培養這項黨和國家的重要事業當中。本次研討會的開展,有助於共同探討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為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探索方向。

李強表示,科學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義重大。科學教育不等於學科教育,需要學科加持,教育助力。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工作,希望為培養更多優秀的科學研究領域人才而不懈奮鬥。

在主題發言環節,王渝生表示,要深入理解科學與教育的關係,以伯樂的眼光發現、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他建議,將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科學教育工作實踐中。

鄭永和從科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理念和目標出發,結合手機科學課程和數字化實驗桌面系統方面的開發與實施成果,為培養青少年實踐數字化素養提供了實用思路和寶貴經驗。

王教凱以「『加』『減』提素養,倍增促發展」為主題,介紹了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課程變革的創新實踐。

朱旭東對主題發言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要採用科學的教育方法,開展豐富的科學校園活動,實現科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進而激發青少年興趣,盤活科學教育資源,實現多方聯動,培育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在研討交流環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顆粒學會秘書長王體壯,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王紅艷,中關村第一小學副校長鄧翼濤,北京八一學校科技主任李銳,清華附中朝陽分校科學教師張煒婷,北京中科科教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李東,中科科學文化傳播發展中心副主任許世偉等聚焦「為科學教育加法賦能」這一主題,分別從中小學如何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科技特色校的建設經驗、科學教育的心得體會等進行了研討和交流分享。

最後,徐雁龍在總結髮言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推動青少年科學教育加法的理念升級,提升對青少年創新素養緊迫性的認識;二是推動高質量的科學教育供給,讓大批有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能夠成長為真正的科學家;三是推動科學家、專業科學傳播人才和科技教師投入科學教育工作,以專業能力引領效率提升。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北京中科科教發展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區中科科學文化傳播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等單位領導,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校長、科學教師等參加會議。

本文來源: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