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不明魚類咬人!被海洋生物咬傷,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2023-08-18     民生周刊

原標題:北海不明魚類咬人!被海洋生物咬傷,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昨日(17日),

「北海一浴場突發不明魚類傷人事件」

這一話題衝上熱搜,

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網傳圖片顯示遊客被咬傷腿部。

不明魚類到底是什麼?

調查進展如何?

廣西北海多部門回應

8月17日,廣西北海僑港浴場管理處發布關於暫停僑港浴場涉水活動的通告。通告稱,2023年8月16日下午,有遊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疑似被不明魚類咬傷,具體原因正在全力調查中,為了確保遊客人身安全,現暫停僑港浴場的一切涉水活動。

8月17日,網傳視頻顯示,在北海僑港浴場,現場廣播提醒請所有遊客立即上岸。有遊客表示,其朋友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咬了,傷口全部在冒血。有救援工作人員回應稱,沒有見到"魚",咬完就走了。

北海市銀海區海洋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昨天相關部門開了會,但是目前政府辦還沒有結論,具體是什麼東西咬的還不清楚。

銀海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情況還在核實處理,受傷遊客有相關部門在對接工作。

近期,很多遊客

會選擇前往海邊遊玩。

在海邊,

哪些海洋生物會

對人類造成一定的威脅?

寧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師方增冰:

我國近海的大部分地點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從具體分類來講,一些爬行類生物,如海蛇是帶有毒性的。

部分魚類,如俗稱「獅子魚」的蓑鮋是有毒性的,魟尾巴上的尾刺是有毒性的。還有一些常見魚類,如褐籃子魚(俗稱泥猛魚),它的背鰭是有毒性的。

另外,刺胞動物如水母、海葵等,它們的「觸手」會分泌毒素。還有一些軟體動物也是有毒的,例如芋螺(又稱雞心螺)。這些海洋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如果人類觸碰或是侵擾它的領地,它會對人類發起攻擊。

除此之外,有些海洋生物本身帶有毒素,不能食用,如河豚、正直愛潔蟹、繡花脊熟若蟹等。其實,很多有毒的海洋生物長相特殊,或自帶警戒色,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應當注意,不要食用,也不要去驚擾它們的生活領地。

在海邊遊玩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注意潮汐的變化。退潮的時候可以去海邊遊玩,漲潮的時候需要儘快返回安全地點。

陌生海域、海底等情況不熟悉的地方儘量不要去。一般情況下,對外開放的、管理完善的海區、浴場區等地,海底平坦、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問題不大。

穿戴方面。在海區下水的時候,可以選擇穿著包裹面積較多的泳衣。否則很有可能會被水母蜇傷,導致身體出現紅腫、紅印。另外,海邊的岩礁上可能會長很多的藻類,會讓岩石變得非常光滑。因此在岩礁上蹦跳、穿拖鞋行走是不可取的。

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

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方增冰表示,水母蜇傷在海邊較為常見。千萬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激刺絲囊進一步釋放毒素,加重傷情。

應迅速用干毛巾或衣服沿著一個方向擦拭。另外如果被咬傷或蜇傷的傷口面較大,或被腐敗的蝦、蟹類劃傷,建議及時就醫,並說明受傷地點(海域)和受傷原因。因為海水中有些細菌毒性較強的,如海洋弧菌等。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素材來源:大皖新聞、央廣網、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fcbd813a77a77e8793fc43a58224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