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為何每次去賈府都要點名見賈寶玉?原來是滿滿的套路和江湖

2023-11-25     吳忠強

原標題:賈雨村為何每次去賈府都要點名見賈寶玉?原來是滿滿的套路和江湖

知識是水,人是海綿。

沒有水的時候,海綿有模有樣,從容有型,進退有度。

浸水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渾身上下都是泡沫。

01

要麼,讓肉身庸俗地合群;要麼,讓靈魂孤獨地思考。

賈雨村算是《紅樓夢》中有學問、有見識的一個人。關鍵還是,一個有靈魂的人。

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

黃道是吉日,黑道是凶日。大凡有些才學之人,總覺我命由我不由天。此時的賈雨村正是這樣。不過,他後來在「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之時,門子曾經跟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大丈夫應相時而動,趨吉避凶者為君子」。與賈雨村的「不在黃道黑道之說」形成鮮明對比。

許多人覺得賈雨村人還不錯,甚至願意交他這個朋友。比如:甄士隱、林如海、賈政等。

賈雨村最好的朋友應該算是冷子興吧。

在聽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賈雨村說了一套「劫運而生」之理。

這正是賈雨村的見識所在。

有才學有見識,還需要有德做支撐。德高於才者為君子,才高於德者為小人。

賈雨村之德,不足以支撐他的才華。

我們先說第一件事。

賈雨村曾經在「智通寺」看到一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他覺得這幅對聯「文雖甚淺,其意則深」。恰好旁邊有一個煮粥的老僧。賈雨村本來想跟老僧請教請教,結果發現老僧有些耳背,總是答非所問。於是,《紅樓夢》在這裡用了一個詞來形容賈雨村:不耐煩。

賈雨村為什麼不耐煩呢?其實這時候的賈雨村因為被革職,暫時在林如海家給林黛玉做老師。命運賜給人生的每一次蟄伏,都是為了讓你思考並完善自己的修為與德行。而賈雨村並沒有領悟到這個真諦。

雖然說,他也覺得這幅對聯有些道理,但僅此而已,他不想去深究。

正因為他沒有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導致了他在小利面前,而忘了大義。

於是,賈雨村做了第二件事。就是薛蟠打死人命案。

開始時候他不知道大家爭搶的女子是甄英蓮。但是後來通過葫蘆僧一介紹,他就清楚了。

咱們想一下,賈雨村怎麼去京城趕考的呀?是甄士隱「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助他去的。這看似滴水之恩,其實頗有些雪中送炭的感覺。

那麼賈雨村在收了銀子之後是什麼反應呢?書中這樣寫道: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我們可以把賈雨村的行為理解為超凡脫俗大恩不言謝;其實還可以理解為就是不懂感恩。到底是哪一種呢?薛蟠案立見分曉了。

葫蘆僧拿出「護官符」來,跟賈雨村一說「賈王史薛」家的事情,賈雨村一聽,江南好,江南好大雪呀。他心中本來僅存的一點正義之心,就在此刻,徹底泯滅了。

大家還記得嗎?當時,賈雨村當了太爺,回去感謝甄士隱的時候,甄士隱已經出家了。他從甄士隱的岳父那裡知道,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丟了。他當時還說:「不妨,待我差人去,務必找尋回來。」如今,甄英蓮就在這個案子中間,他卻忘記了甄士隱的恩情,而屈從於薛家的權勢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賈雨村,已經徹底適應了官場的暗黑。接下來,他又做了一件事。

02

道德的建立非常難,道德的滑坡非常快。

要說這場官司,賈雨村因為懼怕薛家的權勢而不敢判,還有些被動的成分。但之後,他尋了一個由頭就把門子給開除了,這就有些陰狠了。門子是葫蘆僧,以前賈雨村就在葫蘆廟寄宿,可以說,這也是他的一個源流之地。當一個人把源流要徹底斷絕的時候,就說明已經做事不計因果了。這看似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情節,恰恰說明,此刻的賈雨村已經徹底與道德敗壞的官場同流合污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賈寶玉來做一個對比了。

賈雨村有才學沒背景,他的官還真是憑著自己「智商+情商」的真本事得來的。特別是到了應天府,他已經對利益交換這一套玩得駕輕就熟了。

同賈雨村相比,賈寶玉算是一個「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賈寶玉之所以不讀書,是因為他對官場的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有些看不慣。而他的父親賈政又希望他趕快成長,好接自己的班。關於賈寶玉出生之後的故事,當時冷子興當笑話跟賈雨村講了。就是賈寶玉抓周的事。

冷子興說,賈寶玉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那政老爺便不喜歡,說將來不過酒色之徒,因此不甚愛惜。其實,賈政並不關心賈寶玉是不是一個酒色之徒,而在於賈寶玉是不是熱衷於他所謂的官場正途。從後來情況看,賈寶玉在學堂里跟秦鯨卿、香憐、玉愛之間玩斷袖,根本沒有人拿這個事當事。後來因為蔣玉涵的事情挨打,不是因為跟蔣玉涵本身有什麼關係,關鍵是這事讓北靜王不高興了,這才是賈政的關注點。

說起賈寶玉來,似乎有一件事比較奇怪。為什麼賈雨村每次來賈家,都一定要見一見這位公子呢?而且賈寶玉還根本不喜歡他。

賈寶玉不喜歡賈雨村是一定的。但賈雨村就一定是因為喜歡賈寶玉才每次都見他嗎?其實,此處賈雨村另有隱情。

賈家是什麼樣的家庭呀?簡單說,那可是一群官場老油子。賈政、賈赦、賈珍,甚至包括這些夫人們。都是談笑間就能讓你泄底露怯。還記得王夫人讓林黛玉坐的那把椅子嗎?那把椅子是賈政坐的,王夫人就這麼隨意一句都能暗藏殺機,而且林黛玉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好在黛玉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躲過了王夫人挖的這個坑。

對待林黛玉尚且如此,那麼對待賈雨村這樣一個官場油條呢?肯定是閃轉騰挪笑裡藏刀。賈雨村要想知道點什麼,那麼賈寶玉就是最好的突破口。看到了,這就是雙方的套路,賈府的水深,賈雨村的水也不淺。

於是,每次賈雨村來,都以喜歡器重為幌子,跟賈寶玉隨意聊聊,然後從隻言片語之中,了解他想知道的一些事情。畢竟在賈雨村眼中,賈寶玉是唯一能說真話的一個人。

賈寶玉不懂官場世俗與兇險,自然也不懂得什麼事情該說,什麼事情不該說。所以賈政才始終看不上賈寶玉。

就拿大觀園剛蓋起來的時候,讓賈寶玉起名字的事情來說吧。平心而論,賈寶玉起得許多名字都很不錯。可是賈政為什麼還要怒斥他呢?不是嫌棄他沒有學問,是嫌棄他不懂得事故周旋,不懂得寒暄迂迴。

給剛剛竣工的大觀園擬定名字,賈政是這樣說的:「我們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題了,若妥便用;若不妥,將雨村請來,令他再擬。」這裡,賈政認可的不僅是賈雨村的才學,更多是認可賈雨村的妥當。

對於賈寶玉擬得第一個名字「曲徑通幽」,眾人一致讚嘆。賈政只是說了一個詞「以一知充十用」,意思大約就是「知一說十」。潛台詞就是幼稚。

幼稚的人通常是「知一說十」,而事故的人多是「知十說一」,圓滑的人更是「只談風月」。

後來,寶玉又題了幾個名字,「沁芳」,賈政笑而不語;「有鳳來儀」,賈政連罵兩句「畜生」。下一個「稻香村」,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舊詩,敢在老先生們跟前賣弄!方才任你胡說,也不過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

其實這次與其說是試擬題詞,不如說是對寶玉的一個考試。考的什麼內容呢?正是在《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的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寶玉讀書的興趣在哪裡?是在書本文字本身。而賈政、賈雨村等人讀書的興趣點在哪裡呢?就在於「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之中。

在回顧一下賈雨村走過的地方,他寄宿在葫蘆廟,葫蘆廟著火了;甄士隱對他有接濟之恩,結果甄家破敗了;他在林如海家當西席,林家家破人亡了。

後來,他在跟賈政、賈赦混跡到一起之前,他還在江南甄家(這個甄家是甄寶玉家)給甄寶玉當過老師。那麼後來在賈府落敗之前,甄家提前敗落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奇怪現象呢?怎麼賈雨村沾上誰誰就爛呢?這就好比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都鮑魚之肆了,如何能不衰敗腐爛呢。

要想能夠抵禦賈雨村的侵襲,就必須要有莊子般的智慧。林黛玉曾經給賈寶玉寫過這樣一首詩: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雖然沒有一語點醒賈寶玉,但林黛玉的「無立足境方為乾淨」的偈語,為將來賈寶玉的覺醒埋下了伏筆。至於以什麼樣的方式覺醒,是另一個問題,但一定不是求取功名的方式。

作者:風林秀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cadff3a9a4f8a4314aef7f935970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