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章子怡、張譯主演的國慶獻禮劇作《攀登者》上映至今,10天收穫了8.47億的票房成績,和其他兩部電影相比,票房和口碑都「掉隊」了,原來的「三巨頭」也變成現在的「雙雄競爭」。
然而,從主要出品方上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攀登者》並沒有賠本,也沒有像網站上傳聞的那樣「投資5億」,電影在10月6日就已經回本,開始賺錢啦。
優點與缺點齊飛!
目前,這部電影在網上的口碑呈現出「崩塌」的狀態,豆瓣上評分為6.7分,低於國慶期間的其他幾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像珠峰發起了挑戰和衝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北坡登頂這一光榮的使命,然而,為了救戰友,拍攝的相機不慎丟落,即使是將紅旗埋到了珠峰之上,仍然沒有得到世界的承認。
15年以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的登山隊員再次挑戰了世界之巔,同時,也面臨著一場生與死,愛與情的考驗......
這部電影不管是演員陣容還是類型題材都是一流的水平,然而,一部電影的成功並不僅僅是靠演員和題材撐起來的,還包括對劇本的精雕細琢,對故事情節的拿捏斟酌,對每一個鏡頭的埋頭死磕,對細節的精心打磨!
從整體質量來看,這部電影僅僅位於合格線之上的,但談不上優秀作品。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評論,覺得說的很有意思:
這位朋友雖然義憤填膺,然而表達的意思是沒有問題的。
在電影上映前,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甚至超過了根正苗紅的獻禮作品《我和我的祖國》,然而,卻讓人倍感失望,在國慶這樣一個大的檔期,用這樣好的素材和「佐料「做成了一鍋讓人不能下咽的飯菜。
雞肋的愛情戲份喧賓奪主,成為了獻禮電影的主線,而應該歌頌和大力讚揚的」愛國主題被弱化「,這也是觀眾最為詬病和不滿的一個原因。
在9月30日,電影之後,三部電影馬上就分出了勝負,《攀登者》逐漸落後成為了三部電影票房的墊底作品,《我和我的祖國》獨領秋日風騷,而《中國機長》也憑藉著博納一貫的硬核實力實現了逆襲,成為了《我和我的祖國》競爭奪冠的唯一作品。
善於」控制成本「的李仁港導演
電影的導演李仁港的代表作是《盜墓筆記》和《三國之見龍卸甲》,兩部電影的票房算是最好的,然而口碑卻一直不見起色。
對於《攀登者》來說,這部電影從今年的一月份就開始拍攝,開拍到上映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電影在四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殺青了,整體拍攝時間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從上影的公告來看,電影在7億左右的票房就已經盈利,算下來也就只有2.5億左右的成本。
李仁港導演不愧是號稱」不超預算不超時「的導演,在控制時間和成本方面是一流的,也給出品方減輕了不少的壓力,同時也承擔著網絡上最多的」負面批評「。
而這次《攀登者》能夠回本,除了李仁港的「節流」之外,吳京,張譯等主演們的「開源」也拉了上映一把,在國慶期間,各位主演不辭勞苦,五天五城,忙碌著為攀登者做宣傳跑路演。
就連井柏然和胡歌都加入了進來,可見主演們對這部電影期望值還是很大的。
目前,吳京的個人票房已經突破了153億,位居中國電影藝人第一的位置,吳京的妻子謝楠在微博上也表示了對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一整個國慶假期,吳京都是在工作和路演中,沒有時間陪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他問我意見,去嗎?還是守著家。吳老二還小,黏他;吳老大升學,需要他;當然要去……「
不過從目前的形勢分析,《攀登者》能夠翻盤逆襲的幾率已經很小了,因為前期的口碑崩塌,現在的評分已經跌到了7分以下,排片占比也僅剩下19%,比不上別人三分之二,很多人表示想買票也等不到排片了。
再加10月12日周五古天樂新片《犯罪現場》上映,10月18日《雙子殺手》上映,留給《攀登者》拼搏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