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對校園霸凌的看法

2019-11-25     麗江中公教育

又現校園霸凌:宿舍內,一名女生被數名女生圍毆,她們輪番抓著被圍女生的頭髮,持續打她的臉。被打女生孤立無援,一旁其他女生則有說有笑,她們還對這名遭遇霸凌的女生進行拍攝。

從視頻中可以聽到,多名打人女生不時爆出雷人話語。比如,「打到我累完(廣西方言)。」還有圍觀學生「埋怨」打人者打得不夠狠,「(你打得)不給力呀。」

這起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在廣西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的南曉中學。

7月1日晚8時許,良慶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事情發生在6月28日下午5時許,事發地點是南曉中學。僅僅因「看不順眼」,8名女生就來到視頻中被打女生的宿舍,對這名女生實施抓頭髮、打臉等行為。

被打女生姓陸,今年13歲,是該南曉中學一名初一學生。圍毆小陸的8名女生則是該校初二學生,年齡大都14至15歲。

「事發後,小陸沒告訴家長,也沒報告老師。」上述負責人說,「但事發當晚10時,老師還是發現了這一情況,因為有視頻流出。」

隨後,學校將小陸帶到南曉鎮衛生院檢查,小陸的父母不放心,將小陸帶到南寧市的醫院檢查。

廣西醫科大附屬醫院對小陸身體的檢查報告單顯示,對小陸的耳鼻、咽喉、頭頸等外科檢查結果顯示,其身體未現異常。

「目前,小陸已回家休養。」該負責人稱,事件對她(小陸)的傷害主要是心理上的傷害,目前學校也安排了心理教師做安撫工作。

與此同時,南曉鎮派出所也介入調查,學校則組織雙方父母到校溝通。但由於這些孩子的父母多是當地農民,常年在外打工。「目前打人的8名學生中,已有6名學生的家長到校溝通,另2名學生的家長還沒到校溝通。」這位負責人說,「接下來,我們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之間的矛盾排查,加強法制教育。

對於「8名女生毆打1名女生 ,圍觀學生"埋怨"打得不狠」這一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1.表明主要態度。

一直以來霸凌的現象在校園裡里屢禁不止,廣西南寧霸凌事件事件進一步刷新了我們對校園霸凌的認知,我們應當痛定思痛,加強整改。

2.分析事件的消極影響。

(1)8名同學毆打女孩最直接的是傷害了女孩的身體健康,很有可能會讓女孩形成成憂鬱、自卑、焦慮等心態,嚴重的話造成讓她缺乏集體意識、缺乏對人的信任,不能融入到班集體裡面,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

(2)也會形成一種不良的示範效應,在不予以禁止的情況下引起其他學生的競相效仿,進而形成一種不良的校園風氣。

(3)旁觀者的冷漠和看客心態會讓他們認為校園霸凌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甚至也會讓他們走上校園暴力這種危險行列當中來。

(4)若不加以懲處和教育引導,這8名同學很可能還會繼續霸凌其他的同學,在今後的人生過程中走上一條違法犯罪的道路。

3.分析導致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

(1)校園霸凌源自社會學習。父母不負責任的冷漠和敵意心態以及學校教師錯誤的管理方式會讓孩童加以模仿和學習,社會互動處於負向狀態,增加了孩子霸凌的可能性。

(2)孩子年齡還小,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三觀,外貌、性格、成績、家庭,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甚至可能是隨口的一句話,都可能變成成為校園暴力中心的原因,也沒意識到會對其他孩子留下來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3)學校處理類似的霸凌事件由於沒有硬性的標準,僅僅以停課、教育批評,或者由於一些原因會進行軟處理,沒有威懾力,讓其他孩子相繼模仿,引以為樂。

(4)在未成年人的約束上缺乏硬性的處罰標準,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制定的法律反而成為未成年人有恃無恐的依仗。

4.闡述具體對策。

(1)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處理,社會各級組織單位都應重視校園暴時間,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學校聯合司法機關單位組織教師做好校園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處理問題的行為習慣。

(2)校園-家庭雙方聯動關注孩子成長問題,學校與家庭作為孩子的主要棲息地應該更好的聯動起來,共同配合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及時的提供正確的方法指導與關愛。

(3)更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司法機關應更細緻的優化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一方面保證青少年的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約束未成年人的行為規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QJ4pG4BMH2_cNUgh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