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義大利,星巴克就不會存在;沒有咖啡,義大利就會停滯不前。正是霍華德·舒爾茨1983年的義大利米蘭之旅,成就了他如今的「世界咖啡王國」。
儘管咖啡不是源於義大利,但是義大利人將咖啡發展到了極致。今天的義大利是一個擁有眾多咖啡愛好者的國家,看意甲的朋友最有體會,球場邊遊動廣告牌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各種咖啡品牌,在義大利,每年要消費掉1400萬份Espresso,平均每個意人利人每年消費3.7公斤。
今天,ESPRESSO已經成為義大利的代名詞,濃稠滾燙好似地獄逃上來的魔鬼,每每飲下一口就叫人陷入無可言喻的魅力中不能自拔,8克咖啡粉萃取的30毫升深棕色液體不知俘獲了多少人。
製作一杯好的意式濃縮咖啡需要咖啡師恰如其分的烘焙和混合咖啡豆。義大利咖啡主要使用的是阿拉比卡咖啡豆,這種咖啡豆因其濃郁的口味和低咖啡因含量而聞名。
根據地區和人們的獨特口味需求,可以將味道更濃、咖啡因含量更高的羅布斯塔咖啡豆加入到阿拉比卡咖啡豆中。在那不勒斯等南方,人們習慣多摻入一些羅布斯塔豆來製造更濃郁的Espresso。
如今以ESPRESSO為基礎的意式咖啡席捲全球,加入牛奶,奶油,巧克力醬等幻變成各種花式咖啡,義大利是一個早期的殖民國家,在歐洲的後起之秀在海外大興殖民地時,義大利的殖民地大多被新興的殖民國家所掠奪,在歐洲咖啡之風最為興盛之時。
義大利人卻沒有條件獲取最優質的咖啡豆,天生愛美食的亞平寧人,不得不利用當時所能獲得的劣質的咖啡豆,通過拼配的方式和改良製作萃取工具來改進咖啡的口味。
義大利人首先發明了摩卡壺,利用增加壓力的原理來獲取比普通滴濾式更醇厚的咖啡,在南歐和拉美、南美等拉丁語系國家,摩卡壺的使用極為普遍,義大利家庭更是家家必備。在義大利,人們喝咖啡並不全是在咖啡店,通常是早上在家中用摩卡壺來製作。
摩卡壺是義大利咖啡的代表,並且是最流行的家庭沖泡方法。摩卡壺沖泡出的也許不能算是真正的意式濃縮咖啡,但是它的確創造了一種非常醇厚好喝的咖啡。
20世紀初,義大利人發明了拉杆式咖啡機,這種咖啡機可以製作出口感優良的咖啡,不過,如果沒有多年的工夫,是很難掌握這種機器的操作訣竅的,因此,在當時的義大利,「咖啡師」(Barista)成為了社會地位不高但卻極為難得的工匠。
1946年,第一台「泵式咖啡機」在義大利誕生,這在咖啡的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通過電泵給水加壓穩定地獲得製作咖啡所需的壓力,但此後的幾十年里,意式咖啡僅僅在義大利等少數幾個南歐國家流行。
上個世紀的義大利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機會,一度熱衷於移民,美國,南美,澳洲,紐西蘭是主要的移民目的地,意式咖啡也隨著義大利移民開始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星巴克最好賣的是各種花式咖啡,但是在義大利本土,添加牛奶的花式咖啡只占所有咖啡銷售的5%,義大利人認為加了奶的咖啡只能算飲料,所以早餐以後喝的咖啡都是不加奶的。
有趣的是,咖啡文化受義大利移民影響極大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花式咖啡的銷量占比達到了98%,現在流行的澳白就是隨著移民歐美的澳大利亞人開設澳洲風格的咖啡店而開始流行。
如果你去義大利,不管是米蘭、羅馬還是佛羅倫斯,大街小巷上遍布著各種咖啡店,在街頭咖啡店點上一杯意式濃縮,店家會給你一包糖,濃稠的咖啡拌入大量多到快溶解不了的糖是義大利人喜歡的地道喝法。
圖文源自咖啡評論(talkcoffee),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Leq0HMBURTf-Dn5G7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