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又丑又怪」的鄭板橋,為何能入專家青眼,啟功說了句公道話

2023-08-19     書法網

原標題:書法「又丑又怪」的鄭板橋,為何能入專家青眼,啟功說了句公道話

一說到堅韌不拔的高尚品質,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竹石》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鄭板橋所寫,他十分喜愛竹子,認為竹子內在中空,富有君子氣節,竹竿挺直堅硬,蘊含著文人的傲骨。

跟鄭板橋不受世俗濁世所污染的性格相同,因此鄭板橋曾說:「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他常年在竹林中研究竹子的形態,因此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有著「天下畫竹第一人」的稱號,但就是這樣一位生性高潔,藝術品味儒雅清健的文人,書法卻寫的「不堪入目」。

這是因為鄭板橋曾創立「六分半」書體,就是將隸書、楷書、行書等書體融合在一起,字體大小錯落有致,整個風格以隸書最為突出,盡顯拙質樸實之風,筆勢十分蒼勁渾博,姿態還呈現欹側,視覺衝擊力強烈,但這種衝擊力跟前人的秀逸婉轉,或者狂肆詭譎之美不同。

它就像重金屬音樂一樣,給人一種雄渾的金石氣息,讓喜歡的人痴迷不已,不愛的人避之不及,例如他著名的書法《難得糊塗》,這幅字是他在濰縣做縣令時,因趕上天災,當年遇到糧荒,為了讓百姓能吃上飯,他違抗命令打開糧庫,惹惱了朝廷大官,因此被撤職,於是在離開之前,他就在石頭上刻下「難得糊塗」這幾個字。

這幅字也常被人掛在家中,當作感受人生的裝飾品,從中體會鄭板橋散淡通悟的人生態度,豐富自身的修養與閱歷,不過這種修身養性的風格跟文徵明、王寵可不一樣,他們是憑藉著書法的蕭散雅致,被人當作修身雅品,而鄭板橋的書法卻沒有那麼清新靈動。

這幾個字寫的狂逸歪斜,點畫古拙怪異,墨色濃重渾厚,一個個都跟喝醉了一樣,呈現出圓胖之態,給人「丑萌」之感,乍一看確實富有十足的「怪異」衝擊力,但是在專家眼中看來,這樣的書法就是藝術之美,深得他們的青睞,這讓很多學書者有些難以理解,認為專家的評判有誤。

直到啟功出來說了句公道話,才讓人們逐漸理解了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啟功看來其字:「結體精嚴,筆力凝重,而運筆出之自然,點畫不取矯飾」,他認為鄭板橋的書法筆力精鍊穩固,運筆全過程收放拿捏的恰到好處,雖然點畫十分怪異詭譎,但是沒有一處敗筆跟懈怠。

可謂將古人的篆隸之風與前朝盛行的秀逸靈動之美結合的頗為精妙,而且藝術風格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如果書壇一直延續劉墉、成親王等人秀媚輕靈的書體,也未必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可能會造成筆力的缺失,因此大家在評判鄭板橋的書法時,不能只從表面來看,而是要深入到風韻、筆力、章法等各方各面。

您對鄭板橋的書法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9de65a7c48193f418157e4f88e7d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