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碩 無錫報道
「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全有能力培育出新一輪的汽車晶片產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如是表示。
12月5日—6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全球汽車晶片創新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汽車晶片高峰論壇在無錫舉辦。本屆晶片大會以「共享中國機遇•共謀創新發展•共贏產業未來」為主題,設置了1場高層峰會、1場主旨論壇、4場主題論壇共6場會議。其中,在12月6日上午舉辦的「主旨論壇」上,付炳鋒就汽車晶片行業未來的發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業內專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汽車產業在變革中,成為創新應用的引領者。
國產汽車晶片迎來發展窗口期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帶動下,國產汽車晶片迎來發展窗口期。目前中國已有近300家公司開發汽車晶片產品,聚焦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2022年中國汽車晶片市場規模為16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90億美元。在NOA智能駕駛晶片領域,中國初創企業地平線的占比已經是49.05%,超過英偉達的45.89%。
付炳鋒表示,在充分市場化的原則下,要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堅信,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全有能力培育出新一輪的汽車晶片產業。
近兩年,中汽協會利用T10峰會的議事平台,在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聯合半導體行業,在車用晶片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開啟了兩化融合的全新局面。付炳峰表示,在眾多應用領域,這些創新的晶片可以成為全球汽車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智能算力領域,還需加強全球化合作,共築未來發展新格局。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加速領跑全球、實現跨越趕超。順應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發展趨勢,車內晶片數量不斷增長,已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重要基石,強力推動著現代汽車技術的變革方向。
資料顯示,無錫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先行區、產業核心聚集區,有深厚的產業積澱和眾多的先行企業,具有天然的晶片創新文化。為此,協會聯合中國電科和無錫市政府,共同創辦本次大會,旨在搭建高端務實的專業交流平台,共享中國機遇,共謀創新發展,共贏產業未來。大會邀請了院士專家、頭部企業代表,分享創新成果,打造產業生態,構建標準體系,交流思想,貢獻智慧。
汽車晶片的創新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
資料顯示,過去5年,行業經歷了轉型的關鍵期,度過了市場的三連降,迎來了電動化、智能化的新曙光,新能源汽車成為增長的主要引擎,智能網聯成為消費的新選擇,引領著全球汽車的發展方向。今年產銷量將創歷史新高,但同時,挑戰也接踵而至,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對晶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技術要求和計算能力也快速升級,原有的成熟品種不能滿足功能要求,需要車企與晶片企業進行融合創新。
付炳鋒強調,晶片作為汽車的大腦,其安全可控、創新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近幾年,恰逢中國汽車從電動化到智能網聯的轉場關鍵時期,中國汽車晶片產業鏈急需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產業體系升級,贏得發展主動權,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持發展優勢。
分析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加速領跑全球、實現跨越趕超。順應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發展趨勢,車內晶片數量不斷增長,已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重要基石,強力推動著現代汽車技術的變革方向。
此外,分析認為,未來,汽車晶片是全新產品平台、全新系統架構、更高效的動力控制和更智能的駕駛體驗等汽車技術發展的核心基礎,是重點創新領域,是電子和製造業「兩化融合」的排頭兵。
(編輯: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