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找我做諮詢的,訴求很多都是這樣:卡瑪,我不想離婚,你能讓我老公(老婆)不和我離婚嗎?或者:卡瑪,我怎麼才能留住ta呢?
面對他們的訴求,我總是微笑,心想:我可比你更有野心,我想讓你成長,並最終到達幸福。
她來找我諮詢時,訴求也是如此:怎樣才能讓我丈夫不拋棄我?
我想她心裡知道那個婚姻已成廢墟,她只是沒有推倒的力量,也不知如何重建自己。
我記得剛開始的諮詢,花很多的時間來和她討論,離或不離的利弊,以及一次又一次,幫助她去直面內心的恐懼,最終她做出了離婚的決定。
在之後的諮詢中,我和她多次為她選擇離婚而大笑、慶幸。
中間,她曾停過一段時間諮詢,我的習慣是來去自由,順其自然。後來,她又來找我,明顯感覺到她的刻薄、消極、無力和茫然。我想那段日子應該就是她在這篇文章里說的「恨意將我吞噬」的日子。
於是,我們的諮詢又開始進行。
是哪一天呢?她認真地向我道別:「卡瑪,我要和你說再見了。」
我說:好的。我沒有說的是:親愛的,我已經期待這一刻很久了。
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相守,唯有諮詢的相遇,是為了告別。
她的好消息陸續傳來:升職了,加薪了,考試通過了,前婆婆一家對她終於有發自內心的尊重了……
直到,我看到她寫來的這篇文章。
這真是每一個字都如金子一般寶貴的文章啊,是經歷過多少痛苦的長夜才可以得到的領悟。看完文章最後一段——「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人生的每一天的時間,所做即歸依,切勿想太多,把今天過好了,該做的事做了,也就是把這一生過好了。」
我掩面痛哭。很久。
因為我知道這樣平淡和平靜的描述背後,她走過的路,我們走過的路,以及深知這有多難做到——那是內心真正的篤定和有力。
那麼,親愛的,你是真的完美地實現了我的野心了呢,謝謝你,擁抱你,我愛你。
一晃眼四年多過去了,四年多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記得第一次找到卡瑪的時候是春節期間,然後她在大年初二接受了我的諮詢,其實在那之前我已經三天三夜沒有睡覺了,人已經崩潰了,大腦瘋狂地轉,跑上32樓的樓頂一隻腳都已經跨出去過一次了......
經過半年的拉鋸戰,到了那年夏天,在他急切地催促下,我拿了房子,一部分債務,孩子撫養權給他,實際上四年來是爺爺奶奶負擔周一到周五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我下班後一個小時輔導功課,然後所有的周末節假日都歸我照顧,他一年之中見兒子的次數一隻手可以數過來,一是他父母不願意讓他承擔責任,對他長年以這種方式溺愛,二是他真的沒有長大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父親的責任」......
離婚前後的諮詢,從一個星期一次,到兩個星期一次,到一個月一次,陸陸續續兩年多,慢慢的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工作生活回到了正常的軌道......
人在低谷,如果勇敢一點,總會得到禮物。
再回想起之前的那段婚姻,主要客觀問題在哪裡呢?
年少相識,彼此都沒什麼感情經歷,就結婚生子,對婚姻沒有足夠的了解,對彼此也不夠了解。
長久的婚姻是由各個階段組成:從熱戀,到發現彼此的真實面目,到慢慢接受彼此真實的樣子,再到不斷地磨合和摸索,再相濡以沫一生,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可是當我們的關係出現問題,我們都無力解決,而他懦弱地選擇了出軌;
經濟原因。我們一起開公司,業務是可以的,可是我對他的能力嚴重誤判。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機會挺好的,我負責拉單子,很多都是比較好的單子,做一件事情,他雖然有激情,但核心業務不專是硬傷,再加之他確實是涉世未深,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都不足。現在想起來,經濟是婚姻的根基,如果經濟出了問題,彼此壓力都會很大,關係其實很難承重的;
父母干涉。他的父母是一對極度溺愛他的父母,比如說我讓他做點照顧孩子的事,他爸爸就會陰森森地來一句,他不是給你帶孩子的。對兒子的極度溺愛,和對媳婦的極度挑剔;
門不當戶不對。房子都是他們家的,必須常年與他父母住在一起,一開始的天平就失衡了,我是有多不被待見地嫁給這家人。以前我覺得這是迂腐的封建觀念,現在我覺得這是婚姻的鐵律,人性裡面的那些陰暗面,會因為門不當戶不對,一下全部折射出來,如果內心不夠強大,自身防禦能力又不夠,就會被刺得很深。
再來看看主觀問題:
我對婚姻認識不夠,婚姻需要無條件的愛,需要經濟基礎決定話語權,需要和「隊友」一起去面臨各種風風雨雨,而我一無所知。婚姻需要智慧,需要能力,我是啥也沒有,就一頭扎進去了;
我內心不夠強大,並且對人性認識不夠。婚後好幾年,我需要面對他和他的家人,其實我不了解人性,以至於我一直處於討好被動的狀態,對他和他的家人,我都不敢反抗,一味地妥協,在那個家裡,他父母是一塊站的地方都不會給我的,恨不得讓我天天跪著,求著,他們高高在上,而面對家裡出現的常見的婆媳矛盾,他總是躲避,對我一頓吼,我又沒有能力解決,他在外面玩,我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只是我隱忍,天天不開心。一個完全沒有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不了解人性和婚姻本質的人,其實不適合進入婚姻。在婚姻里唯唯諾諾的那幾年,我懦弱不堪,內心完全沒有力量,能力也薄弱,稍有外力,婚姻也就岌岌可危;
我自身能力不夠,不僅僅是謀生的能力,而是全方位的能力,處理內心的情緒,處理關係,處理事情,反正各種不及格。
再來談寬恕:
我恨過他和他的父母嗎?我真的恨過,恨得牙痒痒,他們憑什麼那麼對我,他們太過分了......
連帶著我回顧我的成長經歷,所有事情的前因後果,我開始恨所有,包括自己的父母,我變成白天上班,晚上躺在床上就想自殺,這種情況大概有一到兩年時間,每一天都是黑的, 只有兩件事,卡瑪的定期諮詢和周末帶孩子,我能見到光。
慢慢地,我開始明白我最最恨的人是我自己,我恨我自己就這麼被動地過著我的人生,我恨我自己沒有任何力量去保護好自己,我恨我自己瞎了眼不會看人,我恨我自己為什麼要任憑自己的虛榮心作祟去嫁給這樣虛偽自私的一家人,我恨我自己,深深地恨我自己......
這種恨意把我徹底吞噬了,但是我又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去恨,不要去恨任何人,我矛盾得不知所以......
後面我慢慢地明白了:
1,這段關係的失敗,不是我一個人的錯,而是所有人在這段關係中都有不光彩的存在。最終這段關係錯誤最多的人並不是我,而是他, 本質上他希望得到救贖,可是他希望通過女人得到救贖,這本身就是走不通的,我沒有救贖的能力,當關係演變到死亡,他很害怕,急於出軌找到另一根救命稻草,所以他拋棄了我。其實人只能自救,沒有人能承擔救贖他人的角色,別人也沒有義務來救你,每個人都要自己救自己,如果在人生的路上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個人結伴而行,那是幸運,可是絕對不能把自己的痛苦需要救贖的責任都給了對方,一旦發現對方沒有這個能力,就拋妻棄子,那生而為人的責任呢,對自己的責任呢,對他人的責任呢?
2,如果只是追尋一個人的錯誤,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人做事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動機是他從小生活的環境,接觸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從小的經歷,人類底層的共性,虛榮攀比,自私自大貪婪,恐懼等等,林林總總組成了這個人,你很難去追尋這個人做事的動機,動機太深太蜿蜒曲折,這個人自己也是無知的,所以從人的角度去評判一個人,去憎恨一個人,感覺就是一件挺沒意思挺沒意義的事;
3,還有一個是能力層面的,很多人的動機無法追尋,然而或許動機從一開始是善的,可是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有限,不知道一件事情一段關係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當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力不能說有就有,一旦缺乏,結果就變成了明明想去的北方,卻去了南方撞了南牆,滿眼金星;
4,人無法分對錯,因為受到人自身形成動機的複雜性和能力的局限性,所以我不恨他和他的父母了,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恨我自己了,我沒有錯,我本身真的沒有錯,我身上的虛榮怎麼來的,我頭腦里一些亂七八糟的念頭是哪裡來的,我的動機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加上自身能力的不足,結果事情一件件累計變成了最終的分崩離析,他們也一樣,這是他們想要的結果嗎,未必;
5,雖然人無法分對錯,但是,事情分對錯,事情有因果,人需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擔所有的責任,也就是面對現實情況,面對這個事情現在的樣子,我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我要去提升自己的認知,去做屬於自己責任的事,真正去行動起來,去改變自我,成為一個成熟負責任的成年人。至於其他人,這世界上的所有人,我不評判不憎恨,但是所有人做的所有事情皆有因果,每個人都必須給自己所做的買單負責任,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的情況:
1,現在工作上基本上能獨當一面,有了工作經驗,也有了一定含金量的職業證書,疫情也好危機也罷,至少有一技之長,不害怕餓肚子了;
2,小孩慢慢長到8歲了,所幸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有保護好孩子,不允許任何人在他面前詆毀他的爸爸,並且告訴他,父母離婚是父母經常吵架不想在一起了,跟孩子是沒有關係的。孩子活潑開朗,雖然爸爸依舊沒有任何改變,一年之中也不看他幾次,但是我讓他相信爸爸是愛他的,他從內心也很喜歡他的爸爸。四年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培養好他閱讀做家務的習慣,訓練他的英語,最近在練習寫日記,性格熱情,在學校朋友也很多,快快樂樂成長著。
3,每天自己的生活很規律穩定,工作專注,和他人友好相處,生活很開心,內心也很平靜,堅持學習,每天都在進步之中。
寫完了,感謝卡瑪,在生命最最脆弱和命懸一線時的遇見與後期持續的幫助,對我的人生有莫大的意義。我一直很好奇諮詢師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工作,坦誠地說我是絕對做不了的,去傾聽別人的負面情緒,去分析所發生事情的抽絲剝繭,去判斷下一步行動,這個對一個人的內心容量和理性思維有極高的要求,一般人很難做到,並且市面上就算是研究生博士心理學專業畢業,也未必能做諮詢師。我親眼見過一個中科院畢業的心理學碩士,內心充滿焦慮不安,雖然懂很多心理學理論。
卡瑪有四個詞,之前不懂,現在深以為然!人生無非是接納,面對,處理,放下!從心底去接納人就是一種複雜的動物,接納事情發生的樣子,接納世上一切皆在變化之中;有勇氣去面對當下面臨的事情,承擔自己對事情該承擔的責任,理性從事情本身的角度就事論事去處理所發生的事情,盡努力處理完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動搖,從心裡把這個事情放下!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人生的每一天的時間,所做即歸依,切勿想太多,把今天過好了,該做的事做了,也就是把這一生過好了。
卡瑪婚戀諮詢(收費)預約郵箱:kama21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