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關於張藝謀和陳婷離婚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不過當事人都沒有公開承認,也沒有任何官媒證實此消息。
我寫這篇文章,想說的是,不管他們有沒有離婚, 他們的婚姻一定不是他們曾經表現得那麼妻賢子孝歲月靜好——就像陳婷在微博里表現得那樣,他們之間必定存在著分歧和衝突。
要想認識他們的婚姻,需要從他們各自的結婚動機說起——
張藝謀的動機:那一年張藝謀已經 49歲,和鞏俐已經分手四年,父親已經去世兩年,最重要的是,父親臨終前囑咐他,得生個男孩子傳宗接代。而身為國際大導演的張藝謀,骨子裡還存在著西北男子的傳統思想和大男子主義,在他看來,如果只是喜歡一個女人,是不需要結婚的(鞏俐求了又求,也沒能求來一個婚姻),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結婚,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他和陳婷 1999年相識, 2011年領證,這 11年當中,陳婷的任務,就是不停地生孩子,生了兩男一女,才換來一個「張太太」的名分。
陳婷的動機:是崇拜、愛慕,也有虛榮……國際大導演啊,多少人仰望的存在啊,我能成為他的妻子,他孩子的母親,對於一個 18歲、正做著明星夢的北漂女孩來說,幾乎是一個不會猶豫的選擇。
張藝謀犯了一個錯誤:他覺得自己搞定一個小女孩是分分鐘的事,給你名分,給你優越的環境,給你富足的生活……你該滿意了吧?此後他就一頭扎入他的電影世界,畢竟,電影才是他鐘愛的永遠的情人。
但小女孩會長大,她逐漸怨恨起了這「活寡婦」一樣的生活,不甘於自己是 「小透明」一樣的存在,她從來就不是別人以為(尤其是張藝謀以為的)的,是一個乖乖傻傻、寧靜淡泊的女人,否則她不會在 17歲那年,就有這樣的主見——放棄無錫舞蹈團的「鐵飯碗」,傾盡所有,報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進修班,學習表演,成為一名「北漂」。
她是有野心的。她可以容忍那漫長的「活寡婦」一樣的生活,是因為她心存希望,她覺得,孩子們大了,我的任務完成了,可以從「張藝謀妻子」這個身份背後走到台前,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站在大導演的旁邊,享受「夫貴妻榮」。
她試探過, 2022年的情人節,她在微博發文——
由張藝謀執導的冬奧開幕式評價不錯,她以為自己作為張大導演的夫人,總可以說點兒什麼,引起大眾的注意,得到大眾的讚美和認同,她沒想到的是,大眾並不買她的帳,評論里一片鄙夷之聲,說她「矯情」,說她「藉機刷存在感」。
這次試探讓她明白,她身為張藝謀的夫人,為他生了三個孩子,但他的成就和光榮,和她是沒有關係的。最讓她覺得不值得是,張藝謀是不喜歡或是不允許她這樣的,也許他會質疑她的能力,也許他會反感她的虛榮——在他心裡,給她的定位是:賢妻良母家裡蹲。
也就是這次微博發文不久,她將微博認證里「導演張藝謀夫人」的簡介去掉了。
她終於認清,這麼多年的付出和隱忍,除了一個「張夫人」的名分,她不會得到她真正想得到的。
他們最大的分歧就在於:她想「夫貴妻榮」,想藉助他的能量,實現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賢妻良母);他卻認為,我給你的夠多了,你老老實實享受生活吧,至於我的事業,你就別摻和了,至於我的光榮,那更和你沒關係。
他們故事並不新鮮,每一天都在上演,關於一個自私的男人和一個可悲的女人。
卡瑪婚戀諮詢(收費)預約郵箱:kama21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