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高考是他們一生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每一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考生在高考中奮力拚搏,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但是,高考也是一場殘酷的競爭,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
有些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選擇了復讀,復讀,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博弈。
復讀者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壓力和挫折,面對比常人更多的質疑和困惑。
復讀者,究竟是勇敢的追夢者,還是固執的逃避者?他們的復讀之路,又是怎樣的?
本文以唐尚珺為例,探討了他的復讀動機、經歷和困境,分析了他的復讀之路所體現出的理想與現實、堅持與放棄、自我與他人、夢想與責任等多方面的博弈。
唐尚珺:一個復讀14年高考15次的男子
唐尚珺,出生於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一個小山村,家裡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姐姐,父親是一名農民。
從小學開始,唐尚珺就立志要考清華大學,因為他聽說過村裡有一個老鄉考上了清華大學,並在村裡修了一條路。唐尚珺覺得清華大學是一個神奇而偉大的地方,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參加高考,只考了372分,沒有上本科線。他不甘心,決定復讀,從此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辛的復讀之路。
2022年,唐尚珺已經33歲了,已經經歷了14次高考,這一年,他考了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專業錄取。
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但唐尚珺還是猶豫了。
他覺得專業不合適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他覺得自己還有希望再考得更好一些。於是,他又放棄了這次上大學的機會,這樣迎來了人生中第15次高考。
理想與現實的博弈
唐尚珺的復讀動機,最初是出於理想。
他有一個清晰而堅定的夢想:考清華大學。這個夢想源於他對清華大學的崇拜和嚮往,也源於他對自己和家庭的期待和責任。
他認為,只有考上清華大學,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才能讓父母驕傲。
但是,理想並不等於現實,唐尚珺雖然每年都參加高考,但他並沒有真正了解過清華大學,他不知道清華大學有哪些專業,哪些專業適合自己,哪些專業有前途。他也不知道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他只是盲目地復讀,盲目地追求一個分數。
唐尚珺也沒有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復讀的成本和風險也在增加。復讀不僅耗費了他的時間和金錢,還耗費了他的精力和健康。他曾經因為壓力過大而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需要輸液治療。他也因為復讀而錯過了很多人生中重要的階段和經歷。他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參加過工作,沒有談過戀愛,沒有成家立業。他只是一個孤獨而固執的復讀生。
堅持與放棄的博弈
唐尚珺的復讀之路,也是一場堅持與放棄的博弈。在這個過程中,他既表現出了令人敬佩的毅力和信念,也表現出了令人擔憂的固執和逃避。
唐尚珺是一個勇敢的追夢者。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惜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他每年都認真地備考高考,刷題、糾錯、總結、提高。他每年都能看到自己成績的進步,這給了他信心和動力。他每年都能考上一本甚至名校,這給了他希望和鼓勵。他每年都能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被外界的質疑和困惑所動搖。
唐尚珺也是一個固執的逃避者。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惜放棄比常人更多的機會和可能。他每年都拒絕去讀已經被錄取的大學和專業,不管它們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有前途。他每年都拒絕去接受社會和生活的挑戰和鍛鍊,不管它們是否能讓自己成長或者改變。
自我與他人的博弈
唐尚珺的復讀之路,還是一場自我與他人的博弈。在這個過程中,他既表現出了自信和自主,也表現出了自私和自欺。
唐尚珺是一個自信和自主的人。他有自己的目標和判斷,不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他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不輕易依賴別人的幫助和指導。他有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不輕易妥協和屈服。
唐尚珺也是一個自私和自欺的人。他忽視了家人和朋友的感受和期待,不顧他們的勸說和反對。他忽視了社會和生活的規律和變化,不適應它們的挑戰和機遇。他忽視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矛盾和困境,不正視它們的原因和後果。他忽視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清楚它們的意義和價值。
夢想與責任的博弈
唐尚珺的復讀之路,最後是一場夢想與責任的博弈,在這個過程中,他既表現出了對夢想的執著和追求,也表現出了對責任的逃避和推卸。
唐尚珺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對理想大學的崇拜和嚮往,也源於他對自己和家庭的期待和責任。他認為,只有考上清華大學,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才能讓父母驕傲。
唐尚珺也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惜放棄比常人更多的機會和可能,他每年都拒絕去讀已經被錄取的大學和專業,不管它們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有前途;他每年都拒絕去接受社會和生活的挑戰和鍛鍊,不管它們是否能讓自己成長或者改變;他每年都拒絕去面對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和責任,不管它們是否需要他或者重要。
l 寫在最後:
唐尚珺是一個複雜而矛盾的人物,他用14年時間參加了14次高考,展現了令人敬佩但也令人擔憂的復讀之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理想與現實、堅持與放棄、自我與他人、夢想與責任等多方面的博弈。
我們不應該簡單地讚美或者批判唐尚珺,而應該理解和尊重他的選擇。
我們也不應該簡單地羨慕或者嘲笑唐尚珺,而應該反思和啟發自己的人生。
我們更不應該簡單地模仿或者排斥唐尚珺,而應該探索和找到自己的道路。
人人有夢,人人有責。怎樣在理想與責任中尋找平衡點,怎樣在理想與現實中尋找出路,怎樣在堅持與捨棄中尋找智慧,怎樣在自己與別人中尋找和諧,這些都是每一個人必須要面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唐尚珺的復讀之路,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他自己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但不能從中判斷,我們可以從中感悟,但不能從中指責,我們可以從中啟發,但不能從中干涉。我們可以從中理解,但不能從中替代。
今年的高考,唐尚珺還在為考心目中的理想大學而努力。
我們祝願他能夠成功,也祝願他能夠幸福。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