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對2023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題詢問

2024-10-29     東南沿海消息通

納入揚塵、噪聲污染防治台帳管理工地776個,累計檢查上萬項次;鼓樓、台江、倉山、晉安四城區政府上半年發布首批重餐飲禁設清單共453個地址,涉及85個重餐飲項目,已退出13家重餐飲經營商戶,目前正逐步推進第二批禁設區域清單發布工作……10月2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對2023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題詢問,不少民生熱點得到主動回應。

聚焦「問題清單」

推動任務落實

市人大常委會城環工委負責人說,6月份專詢之後,市人大常委會梳理形成「專題詢問問題清單」,交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辦理。清單共涉及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碧海保衛戰、自然生態保護、綠色低碳發展、環境監督執法7大類20個問題36項任務,大部分問題已得到解決,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推進。

堅持用事實說話,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生態環保行業、城市管理行業、建築行業代表聯絡站成員深入一線,同時邀請紀委同志參與,對餐飲油煙污染、內河水質等「專題詢問問題清單」辦理進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用監測數據準確反映問題整改實際情況,我們還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內河水質、入海排水口水質、鰻魚養殖企業廢水排放狀況進行了抽樣監測。」市人大常委會城環工委負責人說。

問水問空氣

綠色福祉來

會上,廣大市民關注的城區內河水質、餐飲油煙污染等問題接連被拋出,一問一答間傳出了許多好消息。

一汪水就可以折射出生態環境質量的好壞。金綸委員和羅明偉委員問的都是「水問題」,一個講內河水質不穩定,一個說養鰻污水。如何讓水更清,局長們道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市住建局副局長高尚說,內河水質與排水戶雨污分流改造、排水設施修復更新、水系精準調度等工作相關。經排查,發現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等排水戶雨污錯混接問題1191個,均已由屬地政府推進整改。今年六城區計劃新建改造市政府污水管網64公里,目前已完成57.7公里;117個老舊小區管網改造工作已全部開工,計劃於明年6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務。

市海漁局副局長林海濤表示,全力推動鰻魚養殖尾水治理工作,我市已編制《福州市鰻魚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及規劃環評,科學劃定鰻魚養殖區、禁養區和限養區,規劃已印發實施。「上月,市人大常委會委託第三方機構對19家鰻魚企業尾水排放進行抽樣,發現有9家不達標,我們正在積極開展技術探索,委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採用微生物技術去除總氮,目前在福清的試點已取得初步成效。」他還說,養鰻廢水通過資源化利用農田消納也是一種辦法,相關指導意見已印發,福清和長樂也分別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

民以食為天,但餐飲油煙問題一直是制約空氣品質提升的一個瓶頸,林韻潔委員和吳芬代表不約而同圍繞整治餐飲油煙污染提出問題,切中了「空氣要害」。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林從宇表示,積極受理餐飲油煙擾民信訪投訴,4個月來共檢查各類餐飲服務場所約1.9萬家次,組織「測管聯動」83家次,發現各類問題1140個。「針對群眾反映的煙道少、煙道無、餐飲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規範導則,著力從源頭上解決餐飲油煙污染。」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宗勝也表示,首批重餐飲禁設清單發布至今,該局已對清單內的13家申請經營許可的商戶啟動函詢機制,嚴格把關、嚴控污染增量。「禁設清單的設置,是管好源頭的關鍵。待第二批禁設清單發布後,我局將繼續嚴格落實《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及《餐飲許可把關流程》,與生態環境、資規、住建等部門共同控制新增餐飲油煙污染的產生。」

市人大代表吳芬還以投屏方式展示了代表們在暗訪中發現的餐飲企業未按規定設置油煙排放通道的照片。對此,市城管委主任陳登峰坦言這個問題客觀存在,被列入「點題整治」,目前已對朝向街面的排污口開展巡查摸排,累計發現470處,對15家未經審批埋設油煙管道的餐飲單位進行處置。對投訴強烈、污染嚴重的排放口則堅決予以封堵,目前已封堵53處。

堅持舉一反三

健全長效機制

會上, 市委常委、秘書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鄭彧代表市政府報告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及第一次專題詢問問題清單辦理落實情況。

我市印發實施了《美麗福州建設規劃綱要(2023-2035年)》,制定《深化閩江流域(福州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措施》,研究出台《創新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融資機制推進美麗福州建設的若干措施》,動態更新全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推動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全部按照序時進度推進,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今年1-9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97.8%;PM2.5年平均濃度19.3微克每立方米,PM10年平均濃度31.2微克每立方米。9個主要流域國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為100%。2024年春夏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93.6%。

下一步,市政府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落實今年兩次專題詢問會議應詢事項為契機,堅持舉一反三,健全長效機制,用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讓百姓享受到更多生態福利。

其中,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要加快閩清建陶企業整治、城市污水提質增效、入海入河排污口整治、生態破壞治理修復等工作進度,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

在切實解決群眾「家門口」生態環境問題方面,要堅決徹底抓好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拓展城市餐飲油煙污染擾民問題「點題整治」成效,持續解決揚塵、噪音等擾民問題。

在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方面,要搶抓中央出台一攬子增量政策契機,用好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融資機制,積極謀劃更多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第一次專題詢問後,我們堅持創新實踐,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信用監管、生態損害賠償等領域改革,特別是聚焦生態環保項目融資難問題,創新出台了生態治理項目投融資機制,精準實施了一批治理項目。」鄭彧說。

相關連結

首輪專詢問題整改提交亮眼「成績單」

截至9月底,針對施工揚塵問題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332份,對33家問題責任單位進行行政處罰。

餐飲油煙擾民信訪投訴信訪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超過90%。

截至10月14日,共發現涉及露天燒烤的占道經營問題1265個,均已督促立整立改,全市設立70個便民疏導點,引導1000多個流動攤點到疏導點規範經營。

截至目前,六城區污水集中收集率為75.49%,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濃度達省、市下達的年度任務目標。

截至目前,閩江幹流376個入河排污口均已完成溯源,基本完成284個入河排污口整治,整治完成率78.2%。

18個入海河流和溝渠除黑任務完成16個,132個入海河流和溝渠消劣任務完成116個,140個工業、農業等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務完成126個。

通訊員:福州日報 李白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7bcc0a88615a80515eb0dfeacff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