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難產昏厥,被誤認為已死下棺安葬,200年後棺中景象悽慘

2022-03-29     面對生活要勇敢

原標題:女子因難產昏厥,被誤認為已死下棺安葬,200年後棺中景象悽慘

前言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洗兒詩》

俗話說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即便是再柔弱的女子在成為母親後都能做到「為母則剛」,這種刻骨銘心的疼痛是每一位女人角色轉變的標識,為了孩子順利出生,她們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每一位母親都值得被愛。

即便在醫學發達的時代,產婦難產的情況也十分普遍,更不用說在遙遠落後的古代了。古代女子在生產時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疼痛,還需要面臨著難產致死的極大風險以及生產之後的各種後遺症疾病。古代因為產婆誤判的情況導致產婦死亡的事件可不少,在曾經出土的一具棺木中便可得到證明,女子因難產昏厥,被誤認為已死下棺安葬,200年後棺中景象悽慘。

古代生產

在遙遠的古代,因為落後的社會環境,所以醫療條件也十分有限,對於每一個要生產的女性而言,生孩子即便不死也會去掉半條命。在古代,女性地位本就不高,她們被視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男人們自是體會不到生產的痛苦,即便她們自己明白生產是面臨著巨大生命危險的,但她們也深知沒有反抗的可能。

事實上,古代死亡比例最高的就是女性難產的情形,可見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因為難產導致了多少無辜生命的丟失。不同於當今,古代生產哪裡會有什麼產檢,哪裡知道自己所懷孩子是否健康,哪裡知道生產的時候孩子是頭先出來還是腳先出來,哪裡知道不同的情形應該選擇不同的生產方式。在古代,女子都是以順產的方式生孩子,也就是不管正確與否,硬生生地生下來。所以,當出現錯誤的時候,巨大的疼痛往往會使得產婦痛暈過去,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休克狀態,而這也就導致了悲劇。

誤判致死

古代的產婆多是不專業的,她們或許什麼也不懂,經常誤判情況。所以當產婦疼暈過去的時候,她們經常判斷為女子難產致死了,因為生產之時死亡是極為不吉利的事件,所以一般夫家都會緊急安排下葬,免得家庭沾了晦氣。所以當產婦假死的時候,其實已經被人視為真正死亡的狀態而被下葬了,最後落得被埋的結局,即便在棺材中轉醒過來,也只有忍痛死在其中了,十分淒涼。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2006年的時候,在黑龍江便出土過一個古墓,古墓中的棺材保存完好,據專家推測,這座古墓應該是清朝年間修建的,所以墓主人應該也是清朝人士。這座古墓的發現也源於一場意外,因為當地接連下雨,導致許多地方泥土疏鬆,出現了一些大坑。當地一農民便是在此種情形下偶然發現的這座古墓。

古墓女屍

後來,農民上報了這一情況,文物局也很快派來專家考究,經過一番勘探,專家們表示這座古墓已經有被盜的痕跡了,價值很低。如今也只有打開棺木看看棺木中還剩什麼有歷史研究價值的東西了。當專家們合力撬開了棺木的時候,都被裡面的景象驚呆了,因為棺木中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令人感到不適,十分悽慘。

裡面躺著的是一名女性遺骸,整個身子佝僂在一起,棺木的周圍布滿抓痕,隱約還能看見血跡,這怎麼會在棺木中出現抓痕了。後來專家們仔細調查,發現這女屍有過臨盆的痕跡,再結合一些史料和她棺木中的情形,於是專家們大膽推測,這名女性遺骸其實是被窒息而死的,而且就是在這棺木中被窒息而死的。

加上她有過臨盆的情況,專家們認為這女子應該是在生產的時候因為疼痛而短暫進入到了休克的狀態,但當時的人就誤認為她死了,於是便很快準備了後事安葬了她,誰也沒想到她之後還會活過來。於是在封閉的空間當中,當空氣越來越少,她也會越來越難受,拚命的抓東西釋放不安和恐懼,當最後一絲空氣消失的時候,她也就窒息而死了。

結語

在現代人看來這種情況也許是離奇的,甚至有人會覺得難以置信,但在古代,這樣的誤判事件卻時常發生,因為落後的條件他們不能正確判斷人的生命體徵,所以不少人也因此枉死。如今,得益於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許多疾病和不治之症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應該感到幸運。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7ba739c22d2370a5d985b2b8b1c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