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殘酷的社會真相:底層人拼體力,中層人拼腦力,頂層人拼心力

2023-10-25     富書

原標題:最殘酷的社會真相:底層人拼體力,中層人拼腦力,頂層人拼心力

文|凱瑟藍(富書專欄作者)

《怦然心動》說:人生千姿百態,有人光萬丈,有人銹滿身。

我們不得不承認,世界是不公平的,人與人之間也沒有絕對的平等。

而造成這種不平等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認知上的差距。

說到底,認知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

《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花一分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才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有著雲泥之別。

認知高低決定人生格局的大小。你的認知在哪個台階,你的人生就處在哪個階層。

當今社會上最殘酷的一個真相就是:底層人拼體力,中層人拼腦力,而頂層人則在拼心力。

普通人要想突破階層,就得先認清自己所在的層次,然後提高認知水平,不斷成長,最終實現人生逆襲。

底層人拼體力,重在提升認知

《躍遷》中說:「認知決定命運和格局,梯子只有搭對了牆,努力攀爬才有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假如你既無背景資源又想錦衣玉食,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拚命幹活。用俗語來形容就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雖然勤勞苦幹是美德,但盲目的勤奮不僅不能創造財富,反而會讓人深陷生活的泥潭。

小說《駱駝祥子》裡面的祥子,就是這樣一個只知道拼體力的人。

他魁梧健壯,踏實肯干,並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麵包車,然後努力拉車,就一定會過上安穩無憂的日子。

為了掙錢,祥子早出晚歸,風雨無阻,即使生病了,也不肯休息。哪怕是拖著病懨懨的身體,冒著暴風雨他也要出門拉車。

在那個動盪不安、匪兵橫行的年代,其他車夫為了保命都不敢出車,可祥子卻毫不在意。

為了多掙兩塊錢,他甚至鋌而走險拉車出城。結果不僅被匪兵抓到軍營里充當苦力,新車、積蓄全沒了,還落得一身傷。

儘管如此,祥子仍不死心,在婚後依舊干起拉車的老本行。

掙到錢後,祥子拒絕接受高媽的理財建議,以為只有把錢揣在兜里才最安全,沒想到最後竟被黑心的孫偵探敲詐得一乾二淨,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正是因為祥子不願接受新事物,只顧埋頭拉車,導致自己即使拼盡了全力,還是半生潦倒。

正如《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中所說:大部分人看似勤勞苦幹,實際上是思維懶惰的體現。

如果祥子在勤勞苦幹的同時,不斷提升認知水平,懂得隨機應變、順勢而為,那麼他的人生將會是另一種結局。

生活中,有不少人和祥子一樣:以為只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苦幹就可以得到回報。

殊不知,人不是孤島,而是社會的一分子,一旦固步自封,就只會把自己桎梏在疲於奔命的模式里,最終被時代拋棄。

記得在埋頭苦幹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看路。

千萬別妄想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乾乾終日,與時偕行。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兢兢業業工作的同時,不忘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思維認知,努力突破階層,最終實現人生自由。

中層人拼腦力,贏在思維破局

馬興華在《思維破局》中寫道:

「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願變通的人。解鎖生活中很多困局的秘籍,就在於思維。」

當你的思路遇阻時,就意味著要轉彎了。思維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還會決定他的人生走向。

一次,朝廷想選拔一名首席畫師,於是就出了一道畫作命題「踏花歸去馬蹄香」,看誰能出奇制勝。

開始,畫家們面面相覷,束手無策,過了很久,才陸陸續續地動起筆來。

他們有的在「踏花」二字上冥思苦想;有的在「馬」字上絞盡腦汁;還有的則在「蹄」字上熬心費力……

只有一位畫師獨闢蹊徑,他在全面體會詩句涵義的基礎上,把側重點落在詩句末尾的「香」字上。

最後,他在畫面上展現出來的是:在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黃昏,出門會友的官人騎著一匹駿馬回歸故里,馬兒在的大道上疾馳,馬蹄高舉,幾隻蝴蝶在追逐著馬蹄翩翩起舞。

毫無疑問,這幅畫作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因為,唯有它讓「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這個詩句里,「踏花」「馬蹄」都是看得見的東西,容易體現出來卻沒啥新意;而「香」字則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畫師通過畫幾隻追逐馬蹄的蝴蝶,就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馬蹄在踏花後泛起了香味。

寥寥幾筆,高下立見。

這位默默無聞的畫師也因此晉升為眾畫師之首。

《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人生路漫漫,困難無處不在,只有靈活變通,方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人要想攀得高,走得遠,取決於他是否能打破思維的局限。

善於變通的人,不會一味地固守思維的高牆,封閉自我,原地踏步;而是積極地打破原有的思維慣性,推倒阻擋在面前的藩籬,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當你打破思維的桎梏,懂得變的時候,一切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頂層人拼心力,重在百折不撓

哈佛大學教授曾對一組MBA的研究生,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觀察和研究。

結果發現取得突出成就的,往往是那些對成功更執著,抗挫能力更高,且復原能力更強的學生。

這種把執著、抗挫力及自愈力結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心力」,俗稱心理韌性

真正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既不是體力,也不是腦力,而是心力。

心力越強的人,對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不管身處何種糟糕境遇,他們都能淡定從容地應對。

身家千萬,甚至被譽為「中國旗袍先生」的企業家崔萬志,就是一個心力特彆強的人。

他天生殘疾,行動不便、說話困難,因此受盡別人的冷嘲熱諷。儘管如此,崔萬志並沒有自暴自棄。

為了爭口氣,他焚膏繼晷,刻苦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級重點高中。

可沒想到,身體的缺陷,終究還是讓他被校長粗暴地拒之門外。

可崔萬志不願放棄學業,他和父親四處求人,期間受盡冷眼和奚落,只為有學可上。

歷經幾番周折後,他才得以在鎮上的高中就讀,最後如願考上大學。可這依然沒能擺脫命運的戲弄。

畢業後找工作,屢遭拒絕;自己創業,也接二連三失敗,不是書店被燒、網吧被拆,就是超市的貨物被偷;甚至連開的網店,也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崔萬志內心潰不成軍,但倔強的他並沒因此屈服。後來,他又想方設法開了一家專門打造女裝品牌的電子商務公司。

因為對產品用心到極致,追求精益求精,事業隨之節節攀升,最終他從命運的牢籠中成功脫困。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必將讓我更強大。」

儘管被苦難纏身,被生活磋磨,被命運戲弄,崔萬志硬是憑著堅不可摧的意志和強大的復原力,戰勝了一重又一重磨難,最後逆風翻盤。

身處變幻莫測的社會,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擁有強大心理韌性的人,往往都有足夠的勇氣直面慘澹的人生,抵禦未知的不確定性。

真正的英雄,都是在認清生活的殘酷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哪怕是含著淚,也要咬緊牙關、忍著疼痛努力向前奔跑。

一言以蔽之,心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馮唐曾說:「認清現實的殘酷,不輕易讓人開心,但是也不容易幻滅。

現實是殘酷的,但只要你願意走,總能找到出路;願意爬,總能抵達頂峰。

身處其中的我們,要想實現階層躍遷,就得明白:

拼體力可以自食其力,但盲目地勤勞苦幹,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拼腦力可以事半功倍,可一旦墨守陳規,就會困於方寸之間,難成大氣;

只有擁有強大的心力,方能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願我們用體力開道,用腦力搭橋,用心力過河。

當你不斷提升認知,勇於創新,敢於挑戰並超越自我時,生命中所有的美好終將如期而至。

作者簡介:凱瑟藍,富書作者,本文:富書生活館,富書嚴選,優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質量,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5ef61122eb0f9cc58b7ac3c634405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