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姐姐不搶保時捷了

2023-12-29     市界

原標題:中國小姐姐不搶保時捷了

銷量明顯下降

「Macan打骨折啦!」

北京的保時捷銷售袁芳承認自己有些標題黨,但是社交媒體上關於保時捷降價的內容很多,一個有噱頭的標題是引起關注的關鍵,只能非常規操作。

其實說是「打骨折」也不算特別誇張,畢竟放在以前,不加價都拿不到保時捷的車。但今時不同往日,銷售們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賣力吆喝。

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隨手翻翻保時捷相關內容,時不時就會出現「特價」「最低價」「清庫存」等字眼,仿佛誤入羽絨服反季清倉活動。

近日,「市界」走訪了北京的保時捷門店,據店員介紹,店內一輛2024款卡宴現車,基礎報價94.8萬元,在經過車燈、輪轂、內飾等一系列選配後,指導價是113多萬。「目前我們能給到10個點優惠,大約能便宜11萬元。」此外,入門級車型Macan能打九折,純電的Taycan能給到八折。

在北京另一家門店,3.0升保時捷卡宴優惠10萬左右,分期購買能優惠到12萬元左右。2024款的油車和插混優惠力度差不多,因為不免購置稅了。

而袁芳所在的店面,Macan目前可以優惠17個點,Panamera優惠12個點,卡宴則是優惠11個點,其他車型也有不同程度的折扣。但這些折扣只適用於裸車,選配不參與。一台廠商指導價在57.8-85.8萬元的Macan,降價接近10萬元。

自2001年進駐中國內地市場以來,保時捷在中國已擁有149家銷售網點。在諮詢了多家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豪車經銷商後,「市界」發現,由於庫存深度、銷量情況等差異,不同城市和區域的經銷商給出的優惠力度雖有差異,但基本都在10個點左右,並且都有現車。

坐標上海,一位豪車經銷商表示,他的店內只有保時捷品牌的優惠力度最大。「2024款的都可以做到便宜18個點。」而且該優惠政策不只適用於裸車,選配同樣參與折扣。

另據深圳的銷售人員透露,保時捷的優惠政策從2022年年底就顯露出苗頭。「那時候折扣就有10個點以上了。」

作為大眾集團旗下最會賺錢的子品牌,保時捷在過去是不愁賣的品牌。保時捷曾公開透露,Macan目前最大的市場在中國,中國車主的年齡主要在20歲到55歲之間,平均年齡比歐美客戶要年輕20歲,其中有61%還是女性車主。

2021年,保時捷全球超過1/3的車都銷往了中國;2022年,保時捷中國市場以117.64億歐元的營收領跑,超過北美市場,成了中國小姐姐們的最愛。

2023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公布了交付數據,全球市場實現了10%的增長。然而在這份優秀的成績單中,中國市場的業績卻很刺眼。繼去年在中國市場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後,保時捷今年銷量下滑程度有明顯的擴大趨勢。

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中國總交付量為60748輛,同比下降了12%,為近5年來的最低水平。具體來看,保時捷Q1-Q3在華銷量分別為2.14萬輛、2.25萬輛、1.69萬輛,同比增幅分別是21%、-2%、-40%,第三季度在華銷量斷崖式下跌。

讓人唏噓的是,這份成績單還是在今年優惠放量的前提下換來的。

目前,保時捷在中國的產品構成有:跑車(保時捷911、718),轎車(Panamera、Taycan),SUV(Macan、卡宴)。

相比於跑車,中國消費者更喜歡SUV。也因此,Macan和卡宴成了保時捷在華的銷量支柱。

根據易車整理的數據顯示,2022年,保時捷在華全年銷量為94361台,其中Macan的銷量為27161台,卡宴銷量為33270台,分別占比27.3%和35.3%。

但今年前三季度,Macan在中國的銷量約為1.2萬輛,同比下滑25.9%;卡宴銷量約為1.8萬輛,同比下降了16.8%。

兩大主力車型,各有各的問題

談及第三季度在華銷量大幅下跌,保時捷中國CEO柯時邁在11月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列舉了三個原因:一是主力產品卡宴新舊款切換,二是市場價格戰異常激烈,三是把一部分中國市場車源調配給了全球其他市場。

「市界」根據保時捷公布的前三季度和上半年銷售數據計算,今年第三季度,保時捷在德國、北美、歐洲(除德國)以及海外其他新興市場銷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漲幅分別達到了8.93%、20.25%、22.61%、39.01%。其中北美市場三季度銷量超過2.2萬台,反超中國,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市場。

周輝是資深的保時捷車主,他目前定居加拿大,已經擁有兩台911、一台卡宴和一台Macan,即便是對保時捷品牌如此忠誠,他都沒能拿到自己的夢中情車——911 GTS(豪華敞篷跑車)。

2020年,周輝想以自己的2020款911 GTS置換2022款的911 GTS,因為舊車只行駛了5000公里,車行願意原價回購。但兩年時間過去,周輝都能沒拿到配額,最終忍痛放棄了。「還是不夠VIP。」周輝自嘲道。

在他看來,北美市場的保時捷銷售系統越發向法拉利看齊了,「他們把客人分為好幾個檔次,根據客戶的累計消費金額決定配額。」而且非GT這類的搶手車型,購買門檻也不低。「一些加價能拿到的車型,德國總部通知加拿大的經銷商,選配要達到5萬加幣(約26.7萬)才能接單。」周輝表示。

而中國經銷商也表示,這麼多年保時捷在中國一直是通過「供貨失衡」,加價維持高額利潤。今年保時捷也在刻意控制給中國經銷商的車型配額。「正常我們店是1300台的配額,今年大概只有600多台。因為中國市場行情不好,所以廠家著重點沒有放在中國市場。」

按理說配額減少,中國市場應該物以稀為貴,價格應該是炒高才對。為何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一邊打折,一邊還同比少賣了8000多台車?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兩大主力車型卡宴和Macan銷量下降,總價最低的Macan銷量下滑尤其嚴重,兩個車型銷量下滑各有各的原因,但恰巧都在2023年集中發生了。

先看Macan,雖說保時捷出色的操控性和強勁的發動機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但Macan是2013年推出的,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後,至今已經5年沒有做過改款,現在差不多到了該換代的時候。保時捷計劃,純電Macan 2024年就會開啟交付,但具體時間節點沒給出。按照「買新不買舊」的購物心理,大部分消費者很難有意願在臨換代前出手。

而卡宴,柯時邁曾解釋稱,卡宴新款車型在全球各市場上市時間不一,其在中國市場是9月底開始到店交付,新舊款的切換影響到了第三季度的交付量。

新浪汽車數據顯示,今年7-9月,卡宴單月終端銷量分別為912輛、674輛和1896輛。對比之前,7、8月份的確是卡宴銷量的低谷。而進入10、11月以來,隨著卡宴交付速度跟上,其終端銷量每個月都呈現環比增長。

保時捷德國總部不忍「割肉」,早前就出手制止過中國經銷商的降價行為,向中國合作夥伴致信稱,豁免2023年下半年的新車銷售目標,並為後者提供倉儲支持。2024年,保時捷方面將會通過生產優化和庫存支持釋放銷售壓力,同時也要注意銷售質量。

北京某經銷商告訴「市界」,當前優惠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明年是否會有新政策還不好說。另有經銷商建議12月底前買,「明年廠家給到經銷商的配額更少了,車少的情況下,肯定優惠力度就沒這麼大了。」

之所以用「犧牲」銷量來維持市場平衡,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鍾師表示,這是因為保時捷的經營理念一向是利潤優先,而不是市場份額或銷量優先。

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負責銷售與市場業務的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馮佩德,在談到中國車市的價格戰時曾表達過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價格戰只會傷害客戶對產品、對品牌的信心,並非長久之計,保時捷從來不想參與到價格戰中,更不會受任何量化目標的影響。

雖然保時捷的經營理念是以利潤為導向,但中國作為占據其三成銷量份額的市場,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保時捷對待中國市場還是十分謹慎。

德國當地時間5月3日,保時捷財務長麥思格在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計劃下半年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新車型的價格提高4%-8%。不過對於中國市場,新聞發言人稱保時捷不會漲價,而是繼續緊密關注利潤、需求和競爭環境來保持價格定位。

今年9月份,摩根史坦利的一份報告指出,保時捷已下調2023年中國市場的銷量目標,從超過9萬輛下調至8.2萬輛,2024年下調至8萬輛以下。

市場被誰搶走了?

既然保時捷的城池大部分是被Macan丟掉的,那麼這部分市場是被誰搶走了?一是寶馬X5等燃油車老對手,二是新能源豪華車。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傳統豪華車銷量是166萬輛,同比增長13%;新能源豪華車銷量為58萬輛,同比增長89%。換句話說,雖然豪華車市場保持了增長,但傳統豪華車不再是其增長的主要動力,新能源豪華車才是。

根據乘聯會對豪車的定義,起售價高於30萬元的車都是。從細分市場來看,今年1-9月份,高端SUV車型的銷冠是特斯拉Model Y,第二三名分別是奧迪Q5L、奔馳GLC。此外,前十名里還有理想L7、L8、L9,以及寶馬X3、X5的身影。

曾經Macan在保時捷品牌的加持下,成為不少中產和年輕白富美的青睞。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選擇越來越多,Macan的風頭被搶走了。

因為Macan算上選配總價是68.66萬元起,即便打九折,也超過了60萬元。而一台中國品牌的高端緊湊型SUV,頂配普遍也難達到60萬元。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路線已取得了突破性成績,在30萬元以上的市場中,很多自主品牌的產品力很突出,對傳統的豪車品牌已經形成了擠壓效應。

「市界」注意到,現在不只是中產開始注重性價比,有錢人也在嘗鮮。

今年10月,網傳王思聰訂購了一台價值40萬理想L9。近期,自媒體博主艾維奇Vic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參觀富豪住宅的視頻。主人公是美高教育集團董事長方正,作為上海一所知名國際學校的創辦人,座駕不乏百萬級以上的豪車。

但他的家中還有一輛不到40萬的阿維塔11,一輛超過40萬的理想L9。「自從咱們國產車、電動車出來以後,我做了一個決定,以後買車子儘量買國產的。」他在視頻中說。

有意思的是,他還介紹了自己小時候的夢中情車——一輛價值200萬的保時捷911 GT3。但他說這輛車自己現在開的很少了。

而保時捷的另一最受歡迎的車型——卡宴,目前在百萬級的SUV市場仍能呼風喚雨,尚未出現強有力的對手,但其帶給中國消費者的驚艷與震撼不復當年。

燃油車時代,變速箱、發動機、底盤是各品牌之間拉開差距的關鍵,如今的電動化時代,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成為產品的核心,豪華品牌原本的技術護城河也需要重新建立。

然而從實際的表現來看,保時捷在新能源賽道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據報道,12月下旬,保時捷召回北美市場41345輛新能源汽車,原因是充電電纜可能過熱,存在起火風險。這些車包含純電動車型 Taycan、插電混動車型卡宴 E-Hybrid 和 Panamera E-Hybrid,涉及2018年8月16日-2023年12月31日期間生產的2019-2024款車型。

另據易車統計,保時捷的首款純電車型Taycan只有一季度在華銷量超過了1000輛,在第二、三季度均在1000輛以下。而卡宴 E-Hybrid和Panamera E-Hybrid,前者上半年銷量還是4889輛,而到了三季度僅有566輛;後者在前三季度累計銷量也不到1000輛。

可見,中國消費者對於保時捷的信任感更多停留在燃油車上,並沒有勻給它的新能源汽車太多。就快進入2024年,保時捷如何把新能源車的高溢價撐起來,如何讓中國的消費者心甘情願買單?這不僅是一場挑戰,也是一場豪賭。

(文中袁芳、周輝均為化名)

作者 | 劉冬雪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a9b68b0e9ad348f064562794e33f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