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 聚焦重點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06-20     第一財經

[ 下一步,交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遵循市場規律,提升綜合服務水平,緊跟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提供更大助力。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科技金融要迎難而上、聚焦重點。這從根本上為我們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我們要深刻領會發展科技金融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其中的路徑方法,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從戰略高度主動引導各類金融資源向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領域聚集。

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產業創新意義重大,服務推動科技創新是金融必須承擔的職責和使命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一個關鍵變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既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

其一,發展科技金融是交行積極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服務「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和重大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業要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優先滿足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要發展完善科技金融。交行作為國有大行,做好科技金融既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舉措,也是新時期推動自身經營管理改革轉型、業務結構調整優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其二,支持科技創新是金融機構服務推進金融強國建設的內在要求。

建設科技強國與建設金融強國始終是相輔相成、交融互進的。一方面,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服務科技創新本身就是金融業的職責使命;另一方面,建設科技強國充分激發金融業內生動力,大幅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並把科技金融擺在首位,為金融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作出明確部署。

堅持迎難而上、聚焦重點,全力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國金融業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進行了大量嘗試,取得顯著成效。但隨著技術革新加速、產業疊代升級,當前也還存在一些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比如,傳統信貸模式與科技型企業「小、輕、快」的融資需求匹配度不高,信貸資金的需求端與供給端存在錯配。又比如,融資結構仍較為單一,服務體系尚不健全。處於不同周期的科技型企業需求差異大,而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精細化存在不足。再比如,風險管理面臨挑戰。科技型企業技術與資本交疊,與金融機構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風險評估和貸後管理存在較大難度。

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黨中央作出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密集出台政策措施,著力打通制約科技創新的卡點堵點,增底氣、強信心。交行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聚焦短板弱項,在統籌組織、產品創新、支撐保障、風險防控等方面積極探索,全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其一,強化組織統籌,加強戰略推動與制度設計。

在戰略推動上,交行2021年制定「十四五」規劃時明確將科技金融作為業務特色之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2023年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細化制定科技金融行動方案。在組織架構上,搭建四級經營體系,形成上下貫通、總分聯合、母行與子公司協同的推進機制。總行建立前中後台多部門協同機制,推動解決科技金融業務推進中的難點堵點;分行建立專門機構或團隊,組織各條線協同推進;轄行明確主責部門和人員;支行加快科技支行和特色支行布局,延伸服務觸角。

其二,優化產品體系,精準高效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聚焦科技型小微企業金融需求,創新推出「科技易貸」專屬產品線,根據不同階段企業特點,匹配差異化服務模式。

針對初創期企業經營剛起步,缺乏財務、納稅等數據的特點,推出「交銀人才貸」,滿足高層次人才和團隊的初創期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針對成長期企業小額、高頻的融資需求,積極對接各類數據,結合區域特色行業、資源稟賦及獎補政策等,打造場景化、特色化產品。

針對成熟期企業,推出標準化線上產品「科創快貸」,對於符合條件的科創類小微企業,提高單戶授信支持額度,提升服務適配性。完善「股貸債租」聯動機制,多元化多層次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

股權融資方面,發揮交銀資本、交銀國信等子公司股權投資基金牌照優勢,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引導各類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在募資、投資環節將各類金融資本向科技型企業聚合。信貸融資方面,創新推出專業評價系統,為客戶精準「畫像」,助力科技型企業准入及信貸核額。債券融資方面,搭建以科創票據、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為主的債券承銷產品體系,引導更多債券市場資金精準滴灌科技型企業。融資租賃方面,推出「快易租」「信易租」科技租賃創新產品,滿足「買、用、修、賣」四類需求。

其三,轉變思維,探索數據驅動主動服務模式。

加強大數據對接,提升數據建模、數字化經營能力和科技型企業服務質效。依託數字化轉型工程,加快推進經營中台、織網補鏈等系統工具建設,提升服務效率。通過引入整合內外數據,分層分類適配產品策略,變被動觸達為主動服務,探索主動授信模式,提高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可得性。

其四,多措並舉,強化政策支撐保障體系。

加大內部資源傾斜力度。將貸款資源優先向實體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同時充分發揮考核和資源激勵的指揮棒作用,引導分支機構積極服務科技創新。提高授信政策適配度。緊跟市場,深入研究先進位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新能源等科技創新重點行業,配套差異化行業信貸政策及指引。差異化設置科技金融業務不良容忍度和盡職免責細則,進一步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其五,完善全流程風控機制,提升科技金融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

綜合運用數字化手段監控用途和排查風險,持續做好科技金融業務貸前准入及貸後管理。豐富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手段,優化評審機制,提升風險防控質效。積極探索與地方政府風險補償基金、保險機構和科技擔保機構開展合作,持續完善服務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擔保模式。嚴守風險底線,密切關注部分新興產業投資過熱和新的產能過剩隱患,防止在特定領域和行業出現風險集聚。

下一步,交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遵循市場規律,提升綜合服務水平,緊跟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提供更大助力。

(作者系交通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3eafadadc6d2488480fc6228573c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