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因為一場疫情,吃了不少狗糧。

2020-06-16   Vogue服飾與美容

原標題:萬萬沒想到,因為一場疫情,吃了不少狗糧。

萬萬沒想到,因為一場疫情,吃了不少狗糧。

前陣子我們寫過 Ana de Armas和大本 ,兩個人沒事就戴著口罩在大街上遛狗;還有一對相戀近三年的CP,很少公開露面,但是「隱秘」地秀了回恩愛。

故事的女主角——「達妹」Dakota Johnson,最近登上了AD雜誌的封面:

也公開了她在L.A.的宅子:復古的家具,鬱鬱蔥蔥的竹林,有著凌亂雜草的小院……這風格跟洛杉磯的「豪宅」也太不搭了吧?能在浮躁的好萊塢有這麼一個極具生活氣息的住所,感覺連時光都會走得慢一些。

還有達妹的得意之作——廚房,她說自己很喜歡綠色,所以把小廚房設計成了這樣……等等,那個可拉伸的彈簧水龍頭,看起來很眼熟?

回憶了一下,之前達妹在線教大家如何正確洗手,不就是在這裡嘛~

但是仔細看這雙手的大小,毛茸茸的手臂,還有手腕處的紋身,這根本就不是達妹的手,而是她的男友、Coldplay樂隊主唱、Chris Martin的手呀!(把隔離期過成了蜜月期的兩個人~)

2017年10月,Martin和達妹走到了一起。算下來,今年即將跨入第三個年頭了。

注意達妹手的位置

兩個人一直以來都很小心,很注重隱私(達妹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很幸福,但拒絕透露更多感情生活),有時出門遛狗、吃飯、度假會被拍到,每次都是甜蜜蜜:

恩愛雖不明秀,但每次都是暗暗放大招,比如今年情人節,Coldplay發布了小甜曲《Cry Cry Cry》的MV,乍看是樂隊正常營業,仔細看「導演」一欄里寫著達妹的名字才發現原來是撒糖……

達妹做導演的第一個作品就是男友的MV

作為圈中有口皆碑的好男人,Martin曾和「小辣椒」Gwyneth Paltrow有過長達11年的婚姻。他對Gwyneth Paltrow的情深意切如今已傳為佳話——在Paltrow的父親去世後,他為她寫了《Fix You》:

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

光會為你引導回家的路

And ignite your bones

會讓你重燃

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

而我會試著治癒你

曾經的模範夫妻,分手也和平體面

即便是離婚後,他依然將《Everglow》寫給前妻,還邀請了她在背景聲中獻唱。

There’s a light that you give me

when I'm in shadow

你給了黑暗中的我光明

there’s a feeling you give me, an everglow

那是你給我的感受,永遠閃耀

離婚三年後,他跟達妹走到了一起,兩個人甚至還和Gwyneth Paltrow以及她現在的丈夫一起四人約會,簡直就是「Love & peace」的最好詮釋,「摩登家庭」的現實版本:

Paltrow在一次採訪中說:「我知道這看起來很奇怪,因為太非傳統了,但是我想說這件事就這麼發生了,我很喜歡她。」這應該不是客套話,達妹30歲的時候,Paltrow還專門在Instagram上發了帖子,說她是「 寶石女孩」:

還一起參加友人party,合影也是很親密:

不僅如此,就連Martin和Paltrow的大女兒Apple也跟達妹很親密,兩個人走在街上的模樣太美好了,這哪裡是「繼母和女兒」,完全就是閨蜜吶~

差了14歲的兩個人,怎麼看都很可愛

到底,達妹有什麼樣的魅力,讓這一大家子人都那麼喜歡她?

人們對達妹的整體印象可以用「又純又欲」來形容,是好萊塢不常見的「軟妹」。

銀幕上,無論是在尺度驚人的《五十度灰》系列裡,還是在文藝懸疑片《假日驚情》里,無論是棕發還是金髮,達妹都散發著一種慵懶的性感,如同法式美人的氣質。

《五十度灰》和《假日驚情》里的達妹

而私下,她的穿衣風格也非常法式,毫不費力,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協調美感:

紅毯上純色禮服就很美很優雅:

淡黃的長裙也能handle出公主的感覺:

這種「風輕雲淡」的氣質其實讓人有些意外——對達妹有所了解的人,應該聽說過她顯赫的家世,一家子傳奇、大腕,也少不了各種分分合合的八卦故事……

達妹的外祖母Tippi Hedren,希區柯克的繆斯,《群鳥》和《艷賊》兩部代表作已足夠讓她的美封神;

《群鳥》

(The Birds,1963)

《艷賊》(Marnie,1964)

但之所以只合作了兩部作品,Hedren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透露,是因為遭受了希區柯克的騷擾和虐待,你能想像片中那些飛向她的烏鴉和鴿子其實是實物而非道具麼?(原本商量好的是用機械鳥)他甚至還直接衝進Hedren的更衣室,並試圖跟蹤她。

不僅敢於在成群的烏鴉中搏鬥,Hedren還在《咆哮》中與獅戲水,甚至還曾在自家養了十幾隻老虎……

達妹的媽媽Melanie Griffith,奧斯卡提名影后,80年代經典女性職場片《上班女郎》的女主角,穿著簡約又強勢的權力套裝攀上了職業階梯的高點:

達妹的生父 Don Johnson也是名演員,跟家中的兩位女性比起來稍有遜色,看過《被解救的姜戈》的人應該對他在片中「大老爹」一角有印象:

這兩位年輕的時候故事多多,Griffith 19歲時就跟26歲的Johnson結婚,六個月後就離婚;經過了年輕時的不成熟和衝動,兩個人起起伏伏過了13年又再婚,但是七年後再度離婚……

達妹的繼父,Antonio Banderas,是影帝,更是熱情的西班牙人,年輕時是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佐羅」,老了依然在《痛苦與榮耀》里gay的可愛:

《佐羅的面具》和《痛苦與榮耀》里的Antonio Banderas

他做了達妹近20年的繼父,即便2015年跟Griffith離婚了,這對父女也依然維持著親密的情誼:

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達妹從小的生活也可以說是「見多識廣」:她會跟父親在科羅拉多州的牧場上待上半個月,學習騎馬、生活、射擊和騎摩托;然後去洛杉磯媽媽的房子裡看各種各樣的電影;跟著繼父學說西班牙語,並在他的導演處女作里第一次嘗試了演戲;去外祖母的家裡跟大貓們玩耍……

高中畢業後,達妹正式進入好萊塢,在《社交網絡》《龍虎少年隊》里都有露臉,但說實話,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直到《五十度灰》系列橫空出世。

這毫無疑問是當時最火爆的IP,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人們對它的貶遠多於褒——這不過是一部YY過頭的瑪麗蘇情色小說罷了。

一時間所有的注意點幾乎都集中到了達妹的大尺度出演上。

「你覺得Jamie在片中裸露的部位沒有你多,這樣是否公平?」

「這問題很有趣,我大概會因為這個回答惹上麻煩……是不公平,下一部我會讓他全裸。」

相比他人窺探的目光,達妹談起這些很磊落,「這非常難,並不是隨性的,也沒有樂趣。這一點都不輕鬆。」在結束了三部曲的拍攝時候,達妹甚至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

「我會再做一次嗎?是的,如果回到之前的情況,我肯定會再這麼做的……它將我的職業生涯帶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而我也成長了很多。即使路上遇到了一些挫折,我也從中汲取了教訓,這讓我變得更有韌性。」

達妹的作品其實數量不多,她選片的套路也跟一般人不大一樣,除了《五十度灰》系列,她基本遠離了商業製作,而選擇更有風格和小眾的作品,比如跟Luca Guadagnino(《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兩度合作。慢慢的,人們發現原來達妹是個並不張揚的文藝girl。

即便有著顯赫的家世,有讓她聲名大噪的代表作,還有Guadagnino這樣導演的賞識,也並沒有讓她的好萊塢之路走得更順利,「我仍然會自我懷疑和批判,我仍然在丟工作、沒法拿到我喜歡的角色。我夢想著和一些人在一些項目上合作但這並沒有發生。 這是個殘酷的行業,所以我習慣了停工。」

Guadagnino評價達妹「非常聰明,有決心,夠機智,總能讓人驚喜」,的確如此——既然沒有理想的項目,她乾脆自己成立了製作公司,自己做製片,自己去發掘好的片子拍。

「很長時間以來,我只是在拍電影,而沒有表達什麼,我其實可以做一些事,正經地。作為一個藝術家,我當然希望能有我自己的製作、我的藝術性、我的創意被尊重然後傳向周圍。我想參與這個過程。我也有著很特別的品味。」

「有很多人說,你不能這樣那樣,或者你必須要這樣做才能成功,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而她的「辦公室」其實就是自己家的書房,「這是我第一次擁有一個真正的自己工作的空間。」

她的工作內容也並不局限於影視和藝術——兩年前,她在Instagram上 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

在全世界遭遇到性別不公、暴力和騷擾的女性,都可以給她的語音信箱留言,她會一個個去聽,「我不想代替她們說話,我想讓她們說話……傾聽是你能為一個人做的最重要的事。」

去年,她建立了一個名為「The Left Ear」的播客,每一期節目都是她聽過的那些女性講述不公的故事(為了保證匿名性聲音都調整過,也抹去了人物標識)。

之所以叫「The Left Ear」,是因為左耳是離心臟最近的耳朵,用這隻耳朵用心聆聽,如果自己能因此提供哪怕一點點的幫助,也是好的。播客的頁面上還為那些遭遇困難、感到無助的人提供資源,比如應對危機的熱線電話、各種心理諮詢和治療的連結,包括專門為少數裔社區服務的治療師。

這樣一個細膩心善的女孩誰能不愛呢?

她並不著迷於浮躁的名利場,一直衷於內心的表達,做著不被別人看好、但為了理想不能放棄的事。想起她在展示自己家小花園的時候這麼說過:「每個茶包背後的小句子我都會仔細讀,我記得有一句話是『 花和野草的區別不過是在於人們的評價。』」這大概是她的花園不那麼「考究」、花花草草都能肆意生長的原因吧。

「每天都會有一件很棒的事情在特定的時間發生——早上七點的時候,陽光照射在水面的光線會在天花板上投射出波紋,我覺得這是最酷的事。」

你不必擁有一個很大的花園,你要做的是找到那個待發芽的種子,然後grow it in the garden of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