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董事長再度出山、老將頻出走 富安達基金遭遇多事之秋

2023-08-06     數據雜誌

原標題:昔日董事長再度出山、老將頻出走 富安達基金遭遇多事之秋

昔日董事長再度出山、老將頻出走 富安達基金遭遇多事之秋

這位董事長再度上任。8月5日,富安達基金髮布公告表示,原董事長張睿離任,由蔣曉剛任董事長,而這也是蔣曉剛離任三年後的再度出任「掌門」。除董事長變更外,近一年中,富安達基金董事、總經理崗位也迎變,還流失了三位資深基金經理。回顧近年來的業績、規模,富安達基金同樣表現平平,2022年凈利潤更虧損超5000萬元。有業內人士表示,董事長變更,可能會讓公司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而為提振業績,富安達基金應考慮優化產品結構,通過加強投研團隊建設,進一步提升投資決策質量。

昔日董事長回歸

又有公募官宣董事長變更。8月5日,富安達基金髮布公告表示,公司原董事長張睿因個人原因於8月4日離任,蔣曉剛於同日擔任董事長職務。

從蔣曉剛過往經歷來看,其已非首次上任董事長一職。公開信息顯示,蔣曉剛曾任富安達基金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現任南京證券副總裁、黨委委員。2017年12月25日,富安達基金曾發布公告表示,由蔣曉剛出任董事長,直至2020年8月張睿上任,彼時蔣曉剛則因工作調動原因離任。

就在富安達基金髮布董事長變更公告當日,一則董事變更情況公告也隨之公布,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於近12個月內變更超過50%。自2022年12月起,富安達基金共發生了四次董事成員變更,其中包括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成員換屆。

除董事長、董事變更外,公司總經理一職也在2個月前迎變,6月6日,富安達基金官宣其在任五年的總經理胥海因工作調動原因離任,由王勝履新總經理。近一年富安達基金更有多位資深基金經理卸任,具體來看,吳戰峰、張凱瑜、李飛三名基金經理均因個人原因卸任,在任時長分別達7年、10年、9年。

就上述人事變動可能對公司有何影響?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富安達基金,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上述人事變動可能會對公司運營、管理帶來一定影響。昔日董事長再度出任「掌門」,可能會對公司的戰略方向和運營策略進行調整,讓公司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董事、總經理變更也可能對公司決策、管理帶來影響。另外,在任超7年的基金經理可能掌握大量經驗和資源,他們的卸任也可能會影響基金業績。

需優化產品結構

在上述多項人才變動背後,富安達基金近年來業績、規模均表現平平。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截至8月5日,其旗下數據可統計的包含偏股混合、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在內的20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八成收益率均告負。具體到單只產品,年內富安達新動力混合收益率為-17.26%,此外,富安達旗下還有6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同樣跌超10%。相比之下,年內偏股混合基金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則分別為-2.85%和-0.46。不過,同期也有富安達長盈靈活配置混合A/C收益率達到10%或以上,跑贏同類平均。

若從近三年角度看,富安達基金旗下數據可統計的9隻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更全面告負,其中,富安達新興成長混合A近三年收益率為-52.87%,跑輸同類平均收益率54.31個百分點。同期,富安達新動力混合、富安達科技領航混合同樣跌超40%,分別為-43.95%和-45.44%。

規模方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原董事長張睿在任期間,富安達基金管理規模從2020年四季度末的62.07億元一度躍升至2021年四季度末的111.34億元,但此後,規模持續下滑,直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數值降至68.11億元。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富安達基金在管規模有所回升,達82.9億元,其中非貨基管理規模也呈現上升之勢,達34.99億元,較2022年末的25.51億元有所增長。

另外,從最新數據看,富安達基金旗下迷你基金情況較為明顯,截至二季度末數據可統計的18隻非發起式基金(份額合併計算,下同)中,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共有5隻。其中,富安達長盈靈活配置混合規模不足800萬元,富安達新動力混合規模則剛超過1000萬元。

江瀚表示,迷你基較多一方面可能限制公司投資範圍,影響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迷你基可能面臨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如果市場出現不利變化,迷你基可能面臨較大贖回壓力。因此,公司還需加強對迷你基的管理和風險控制,提高業績及穩定性。

官網信息顯示,富安達基金成立於2011年4月,至今已有12年,公司股東分別為南京證券、江蘇雲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南京市河西新城區國有資產經營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另據其股東南京證券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富安達基金營業收入同比減少61.49%,凈利潤則虧損5345.4萬元。年報中南京證券表示,上述情況主要是受市場波動影響,管理費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收入有所下滑。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解讀稱,市場行情不利變化可能導致投資收益下降,從而影響公司營收、凈利潤;此外,若基金公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較高,產品規模下降,可能會導致費用收入比例不協調,進而影響公司盈利能力;同時,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決策的準確性也會對業績產生影響。

「為提振業績,富安達基金應考慮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優化產品結構,減少迷你基金數量,提高產品規模和管理效益」,柏文喜表示。

江瀚則建議稱,富安達基金可以通過加強投研團隊建設,提升研究能力、投資決策質量。同時調整產品策略,推出更適應市場需求的基金產品;加強內部管理和流程優化,聚焦提高運營效率、風險控制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a5c0e01a830db4533b91ca73176c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