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首歌可以救人一命嗎?
2008年汶川地震,一個小男孩,因為房屋倒塌,被埋在了廢墟之下。
沒有吃,沒有喝,沒有親人,只有無盡的黑暗和絕望。
小男孩就要放棄活下去希望的時候,發現手邊有一個還有電的手機。
打開手機後,他發現有一首叫《等一分鐘》的歌曲,於是就單曲循環一直聽。
當「我再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這樣的歌詞傳到男孩耳朵里的時候,小男孩心中慢慢有了信念感。
他突然覺得,自己一分鐘一分鐘這樣等下去,會不會就有奇蹟發生,會不會就有人來救自己了?
就這樣,堅持了77個小時,小男孩最終獲救。
而聽流行歌曲拯救生命的這個故事,也就這樣被大家熟知。
事實上,這首歌是徐譽滕寫給任賢齊和黃品源的。
但兩人都沒有認可這首歌曲,徐譽滕只能自己演唱,並於2007年3月2日發行。
歌曲裡面,原本藏著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徐譽滕演唱之後隨即大火,這才有了被小男孩聽到的契機。
之後,因為這件事,徐譽滕受邀參加了全國慈善巡演,並專門為震區的孩子們寫了一首歌,名叫《星星和我睡不著》。
後來,他還和男孩相約,一起去看了北京鳥巢體育館。
也是通過這件事,皮哥意識到,原來歌曲,真的有拯救生命的力量。
苦苦掙扎在生活中的我們,曾經或某個時間,肯定因為一首歌或者幾句歌詞,重拾過生活的信心,鼓起過面對生活的勇氣,有過放下情感重新開始的經歷。
沒想到的是,這些普通人的故事,皮哥竟然在最近湖南衛視的一檔綜藝里看到了。
它就是《我想和你唱》第四季。
這檔綜藝,目的就是給素人和明星歌手一個相遇的「契機」,承載普通人夢想的同時,給大家追夢的動力和圓夢的機會。
上線後,節目不僅拿下全網超過8億播放量,還斬獲3個收視第一,熱度爆表。
舞台上,我們能看到關於歌曲的詩和遠方。
而舞台下,我們也能看到,每個人苦苦生活,從不丟失勇氣的堅持和毅力。
刷完十期,皮哥發現這檔節目的特點可以用三個詞概括來概括——
而這三個詞中,也隱藏著這檔節目爆火的真正秘密。
01、
「聯結」
寫歌少女和王心凌,挖掘機大哥和黃貫中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曾出現過一個網絡名梗:你的夢想是什麼?
後來,這個梗變成了一種調侃,而調侃背後,是現實的辛酸。
在生活壓力、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三重大山的當下,談夢想太奢侈了,心裡的詩和遠方總歸敵不過眼前的苟且。
但對年輕人來說,就像《少林足球》中星爺說的那樣:「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何分別」。
有人妥協,有人追夢。
《我想和你唱》中,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名叫曹於漫。
她長得不是很驚艷,但在舞台上卻落落大方,她聲音很好,稱得上「開口脆」。
而她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全靠喜歡音樂。
曹於漫開了一家兒童照相館,但從小喜歡王心凌,看她的影視作品,聽她的歌曲,在她心裡,王心凌就是自己的榜樣。
為了能與王心凌有接觸,她不再滿足於只聽歌,而是開始給王心凌寫歌。
她在一個小本子上,寫了幾百首歌,投給了王心凌的公司,但所有的歌,都石沉大海了。
不過,依舊有不少歌曲,被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看上,並成功賣了出去。
台下發言的曹於漫,看著王心凌的時候,眼裡閃動著淚光。
她說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寫歌給王心凌唱,不是現在也沒關係,因為她自己會一直努力。
因為對音樂的那份赤忱,也因為出色的唱功,曹於漫最終被王心凌選上,成了能和她同台演出的歌唱夥伴。
夢想的實現或許很辛苦,但努力總會獲得收穫。
雖然照相館的工作很忙,但曹於漫憑著自己對音樂的堅持,一步步被節目發現,才有了這樣的機會。
這也是《我想和你唱》的最大特點,它給了素人與歌星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讓興趣和專業產生了聯結,也讓技巧和情懷產生了聯動。
此刻的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被保鏢簇擁,只能在電視和演唱會上看到的人。
而是真實的,可以觸摸的,可以對話甚至可以給你帶來感動的人。
人、音樂和夢想,在此刻的統一,不就是《我想和你唱》的最大意義嗎?
同樣因為歌曲,實現夢想的,還有一位名叫唐文芯的大哥。
唐大哥在廣西北海工作,是一個挖掘機操作工,已經工作了19年了。
當汪涵去現場找他的時候,他還專心致志地在操作挖掘機工作。
見到汪涵,唐大哥的第一反應是:「你怎麼過來了?」
後來,兩人交談,汪涵才得知,唐文芯雖然是一位老技術工,但最喜歡的還是音樂。
沒事兒的時候,他會跟老哥幾個唱唱歌,而他最喜歡的樂隊,是Beyond。
情到深處,唐大哥乾脆戴著安全帽,抱起吉他就唱了起來。
也正因如此,他也被汪涵邀請,來到了這個舞台上,與自己的偶像黃貫中見面。
舞台上,唐文芯講述自己喜歡上音樂的經歷。
他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收音機之類的東西,而第一次聽到Beyond的歌曲,是隔著別人家的牆壁。
黃貫中聽到他的故事,表情也嚴肅了起來,唐大哥雖然是笑著說出這句話,但臉上也掩蓋不住辛酸。
唐文芯說,因為Beyond中有那種搖滾精神,才能支撐自己一直走到現在。
讓皮哥動容的是,這時候的黃貫中,也突然有感而發。
他說,自己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感受到自己特別重要。
看到沒,《我想和你唱》不僅僅是給素人和明星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對明星來說,他們也能從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收穫屬於自己事業和人生的價值。
黃貫中說感覺自己重要,其實不誇張。
歌手和歌迷之間的陪伴,就會是產生一種精神和信念上的支持力量。
正如王心凌所說:
「有時候大家覺得我的歌聲陪伴了大家,可是有機會看到大家跟我一起合唱的樣子,其實也非常治癒我。」
02、
「人間煙火」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看《我想和你唱》,給皮哥最大的感觸,並不是素人和明星們的表演有多麼帶勁。
而是節目本身不再將大多數鏡頭,給高高在上、裝扮精緻的明星。
而是給到了田間地頭,去看看那些喜歡音樂的,普通人的生活。
為了尋找到最真正真實的音樂愛好者和追夢人,節目組走出演播大廳,派汪涵去搜尋散落在生活角落中的那些充滿故事的聲音。
讓皮哥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人。
第一位,是一個賣水果的大哥,名叫陳國彥。
陳國彥喜歡音樂,但他的生計,是街道上一個流動的水果攤。
他從小就喜歡音樂,可為了支撐生活,他不得不開始經營水果攤,已經擺了5年了。
陳國彥生活簡樸,就是實實在在的小販,有人的時候就忙個不停,沒人的時候,他就抄起話筒,在攤前歌唱。
因為音樂已經深深烙印在他的心裡,所以他唱歌的時候,從不顧及面子,而是引吭高歌,心無旁騖。
汪涵在對面看著這個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歌者,內心一種關於努力生活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嘈雜的街道,在人來人往的街頭,這樣的歌聲,不就是市井煙火氣,不就是我們追逐的,真實的浪漫?
第二位,是個修車的小伙子,名叫李翼。
汪涵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戴著手套,做著修車的工作。
兩人見面,直接就在店面上找了兩個凳子,開始坐下聊。
李翼說,自己工作很累,在十分疲憊的時候,他覺得聽歌唱歌,能緩解勞累。
甚至他還因為唱歌開起了直播。
汪涵讓他搞兩句,他也張口就來,毫不怯場。
而那雙眼睛裡,雖然沒有了一個小伙子的青澀,但依舊有些晶瑩的東西閃動。
李翼生活辛苦,一家人擠在一個小平房,後來學了修車,開始有了夢想。
當汪涵問他,錢賺夠了要幹什麼的時候,李翼說出了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的答案:買房。
買房接爸媽來住,然後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在舞台上,聽李翼唱歌,台下的母親老淚縱橫,走上台止不住地哭,說兒子懂事聽話,自己沒能給他提供好的環境。
這對母子,也讓台下的觀眾和台上的嘉賓和主持人汪涵,都感動得哭泣。
這種最為真實的情感,不就是人間煙火氣的體現?
夢想不一定就是要唱歌,不一定就是要做音樂,買房並不俗氣,反而很有擔當。
講素人的故事,用音樂拍出人間煙火氣,這才是《我想和你唱》這檔節目的初心和精髓。
節目標題中,最重要的,並不是代表明星大腕的那個「我」,而是來自民間,來自社會,來自各行各業,散落在生活角落中,仰望天空的那群「你」。
在這裡,大明星成了配角,而普通的你,才是主角。
03、
「失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要和你唱》,讓皮哥看到一種難得的真誠。
現如今,大多數的真人秀都有劇本,但《我要和你唱》,卻是一股清流。
怎麼看出來的?因為它有一種十分自然的「失態」。
第四期,節目組請來新褲子樂隊,而素人,則叫來了苗族的四位少年。
他們提到,特別喜歡新褲子的《彈著吉他的少年》。
這時候,新褲子主唱彭磊,還是十分有禮貌,跟他們幾個正常對話。
後來,他們在新褲子面前,唱了一首自己的原創歌曲《喊山》。
當那句「春夏秋冬都完了,我的幻想還沒有實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明顯看到,彭磊已經有點情難自製。
很難想像,一個素人樂隊的原創歌曲,會戳中歌星感動的點。
唱完以後,還沒等主持人發話,彭磊自己已經過去主動交流了起來。
他情緒十分激動,一時語塞,不停地做著摸頭髮、推眼鏡這些動作。
他問起他們惆悵的來源,問起他們為何如此。
還說起自己歌曲里,別人體會到的快樂,其實是一種艱難。
動情之處,彭磊甚至說不出話來。
作為一個歌星,彭磊應該見過不少大場面,而作為主唱,他的表達能力自然也沒有問題。
只不過,皮哥相信這種失態,是因為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一個地方被戳中,他與這個苗族小伙,發生了深深的共情,才導致情緒激動。
這種小情緒,反而十分吸引觀眾。
它讓觀眾看到了歌星們真正創作的來源,以及他們雖是高高在上的歌星,但也食人間煙火,也會被一些業餘歌手的歌詞和旋律觸動。
除了歌星,素人們的各種「失態」場面,則更多,更有趣。
皮哥印象很深的是,第五期有一個名叫李楚楚的女孩,她的職業是工程造價,來自福建泉州。
她十分內向,喜歡薛凱琪。
雖然已經到了舞台,薛凱琪就站在她身旁,但整個介紹和對話過程中,他們中間就像有一堵無形的牆壁。
從頭至尾,李楚楚沒有跟薛凱琪,發生眼神接觸,甚至連頭都沒敢轉到薛凱琪那一邊去。
最後,為了破冰,還是薛凱琪專門跑到李楚楚眼前,故意跟她眼神對視。
這一下,李楚楚不僅臉紅,連耳根子都紅了,說話更是語無倫次,全方位展現了什麼叫「社恐人的日常」。
不過,到後面的合唱環節,李楚楚卻表現得十分自然,就像經歷過大舞檯曆練的歌手一樣。
而皮哥相信,這些東西,是人的本能反應,是性格決定的,是演不出來的。
這也讓《我想和你唱》,多了一層真實在裡面。
失態也好,失控也罷,不過是節目的一個註腳。
從2016年到2018年前三季播出以來,《我想和你唱》已經停更大概5年時間。
今年的復播,更像是一次素人和明星,在音樂層面的雙向奔赴。
通過星素共唱,實現音樂上的共創,也通過素人參與,展現音樂對普通人的影響,從而讓音符,化作能讓大家奮發向上的能量。
音樂本身就是展現情感的藝術,這裡面有悲傷,有浪漫,有快樂,有興奮,但其本質,都應回歸生命和生活。
就像導演王琴在談到這檔節目初衷時說的話一樣:我想讓觀眾看到電視的溫度和色彩。
看著節目中那一個個陌生卻又熟悉的面孔,聽著那些曾經陌生而又熟悉的旋律,熒幕前的我們,自然也會感受到感動和美好。
雖然平凡,但卻充滿力量。
這也正是音樂的魔力。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