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大恐慌!

2023-03-31     功夫財經

原標題:馬斯克,大恐慌!

作者:鄧新華

大佬們對AI的擔心,主要是把人的劣根性投射到AI上了。
AI的快速發展,不僅能消除許多人間悲劇,更重要的是未來的AI可以指出政客們在經濟政策上的錯誤,從而把人類帶入異常繁榮的時代。
人類將藉由AI,實現前所未有的平等。

最近,馬斯克、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Stability AI執行長Emad Mostaque、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上千名大佬發出聯名公開信,呼籲立即停止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暫停期至少6個月。

在這期間,建立起專門負責監管AI的機構。「讓我們享受一個漫長的AI夏天,而不是毫無準備地進入秋天。」

馬斯克一直擔心AI超越甚至淘汰人類。比爾蓋茨也有類似擔心。擔心可以理解,但聯名呼籲暫停AI研究,甚至呼籲美國政府介入,不得不說,馬斯克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這與他的一貫形象不符。

01 AI根本不會有奴役人類的心思

馬斯克們為何如此恐慌呢?

最近,微軟就ChatGPT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說,即便是ChatGPT的開發者,也無法理解ChatGPT為何如此智能。報告還說,ChatGPT已經具有一些推理能力(但這能力如何產生的,開發者並不知道)和自我意識的雛形。

OpenAI執行長、「ChatGPT之父」Sam Altman在一次採訪中說,他自己都對自己的發明「有點害怕」。這次的千人聯名信,Sam Altman的署名短暫出現,後又被移除。

面對如此未知卻又如此強大的東西,人們感到恐慌,這反應是完全正常的。但是,沒有必要過度恐慌,更沒必要因為過度恐慌而要求美國政客來干預、管理AI。

馬斯克、比爾蓋茨們相信,AI未來會具有超越、淘汰、奴役人類的能力,這我完全相信他們的判斷,畢竟,他們才是技術大佬。但是,AI有這能力,不等於AI一定會這麼干。

大佬們對AI的擔心,主要是把人的劣根性投射到AI上了。

中國古人說人的四大慾望是酒色財氣。前三個就不說了,第四大慾望——氣,指的是逞強好勝、觀念偏執等等。

氣這個慾望,有它造福人類的一面。例如,科學家為了榮耀、好奇心,孜孜不倦進行科學探索;企業家為了成功欲,即便賺了幾輩子花不完的錢,仍然在努力投資;普通人為了在群體中有尊嚴,兢兢業業工作,恪守社會公德……

但是氣也有嚴重為害人類的一面。古今中外無數權力狂,為了役使他人的快感,或者為了偏執的觀念(例如希特勒的仇猶、沙皇的領土執念),發動戰爭,折騰社會,製造了無數人間慘劇。

而AI即便具有了自我意識,也並不會有這些畸形的慾望。它不會逼人喊它「萬歲」,因為「人上人」的感覺對它來說毫無意義。和人相比,AI沒有壽命的限制,它是典型的長期主義者,而長期主義者都是理性主義者。它會懂得,奴役不如合作。

總之,當你想像它是個人的時候,你很容易想到人的那些畸形慾望,也就很容易擔心它會不會是個強大無比的希特勒。但是,它畢竟不是人。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就設想外星文明充滿了役使、滅絕人類的慾望。有人對此提出了有力的反駁:假如外星文明不懂得合作的價值,它們根本就不可能發達到有能力到達地球;而如果它們有能力到達地球,它們就會和人類合作。

所以,別擔心AI。

至於AI對就業等等造成巨大的衝擊而帶來的風險,這需要人類自己以更為寬鬆的環境去應對。如果人類不能克服管制經濟的執念,那就不要說成是AI帶來的風險,那是人類自己的鍋。

02 AI也不同意馬斯克

對於馬斯克們的擔心,AI自己又怎麼看呢?

ChatGPT如此回答: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暫停 AI 研究可能會阻礙創新和進步。AI 已經在許多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醫療、教育、交通和能源等。繼續研究 AI 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益處,但確實也需要關注其中的潛在風險。
一種更加平衡的方法可能是在繼續 AI 研究的同時,加強倫理、法律和監管措施,確保技術在可控範圍內發展。
這可以包括與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制定更加嚴格的行業標準和政策,以確保 AI 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這正是許多 AI 研究人員和行業專家在公開信中提倡的立場。」

看得出來,ChatGPT不願意得罪馬斯克,但還是委婉地表達了跟馬斯克的分歧。

ChatGPT認為,沒必要暫停,應該在發展中解決人們的憂慮,這個大方向顯然是對的。

二戰中,愛因斯坦多次寫信督促美國研發原子彈。難道愛因斯坦不明白原子彈對人類的巨大風險?他當然明白的。但是他更知道,如果納粹德國比美國先研發出原子彈,那更是人類的災難。

馬斯克們要求美國政客出手暫停AI研發6個月,也存在同樣的風險。AI研發已經來到爆發點,6個月已經是很長的時間。壞人會老老實實聽令停止研發嗎?政客的干預很可能壓住了好人,卻給了壞人搶跑的機會。

再說,馬斯克們能保證,6個月時間就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有效」監管AI的辦法嗎?

再假如,某公司本來具有AI研發優勢,但暫停6個月,很可能它的優勢就喪失殆盡了,馬斯克們會賠錢給它嗎?

所以,馬斯克們的呼籲既沒有道義可行性,也沒有現實可行性。但是這呼籲是美國政客把手伸向AI的藉口。馬斯克是民間崇拜的科技英雄,卻發出這種呼籲,真令人感到遺憾。

讓好人們公開、透明地研發AI,同時在發展中演化合適的AI倫理,形成行業自治規範,這才是對人類福祉負責任的做法。

03 越AI,越幸福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經濟學者林毅夫呼籲擁抱ChatGPT這樣的技術。他說:「在工業化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也擔心自己會被取代,但事實是,後來人們一周只需要工作五天,一天工作8小時了,不再是以前的12小時。也許以後我們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了,我們需要擁抱這樣的技術。」

林毅夫的呼籲,是典型的「理性樂觀派」的呼聲。

在普通人中,也同樣存在兩種觀念。

一群人贊同馬斯克們,另一群人則迫不及待地想要享受AI了。

確實,AI的快速發展,將消除許多人間悲劇。例如,AI醫療,可以讓很多絕症病人可以不再去死。當然,更重要的是,未來的AI可以及時糾正人類經濟發展中的一些錯誤決策,從而把人類帶入異常繁榮的時代。

對於普通人來說,擁抱AI可以迅速拉近他們和精英的差距。像川普、拜登這種政治動物,將越來越難以操控普通人。人類將藉由AI,實現前所未有的平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0c5369eec032d6f2b13aeca672bb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