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歷】7 月 29 日,忌 007

2022-07-29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單向歷】7 月 29 日,忌 007

這個沒有愛情的世界真好比死人的世界,總有一天人們會厭倦監獄、工作和勇氣,去找回可人的面龐和柔情似水的心曲。

——《鼠疫》

反虛無主義敘事的興起與流行,正是對一個時代的虛無情緒流行的印證。

加繆之所以能成為直面無意義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儘管他本人因與薩特的決裂多次否認),也正是因為他充分意識到了生存的荒誕。

只不過,有的人選擇沉入虛無的波流,而加繆選擇 「永恆地自我追求、自我尋找答案」 (福克納在得知加繆獲得諾獎後發來的電報內容)。

阿貝爾·加繆

對青年時代的職業生涯,加繆也曾有過不少痛苦與困惑。

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足球對於加繆而言是唯一 「了解人及人的靈魂」 的途徑。但因突患肺病,他不得不終止自己所熱愛的足球事業。

在困頓的生活中,加繆偶然獲得了一次任職教師的機會,而他卻回絕道:

會讓我想逃的,無疑不是怕讓自己安定下來,而是怕自己會定在一種毫無美感的東西裡面。

即使後來成為了作家並獲得極高的讚譽,加繆仍不時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迷惘:

對於我的職業和志向感到恐懼,忠於它是萬丈深淵,不忠於它則是一片虛無。

「一種沒有幻想的生活是空虛的。一個人沒有希望,心境就不會得到安寧。

加繆在《鼠疫》中如此寫道。

而所謂幻想、希望,在如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非必要。

但別忘了,在最殘酷的戰爭里,支撐人活下去的不是勇氣,而是那微小的對超越現實的盼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0ab5e45a4689ff4b73a2e8552c31e65.html